2023“十强工业城市”收官战:深圳有望卫冕,重庆反超上海,武汉挤掉东莞
随着地方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2023年中国“十强工业城市”的竞争态势渐趋明朗。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数据分析发现,深圳卫冕“工业第一城”的几率越来越大。前五名城市则有望继续锁定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和广州,其中重庆有望连升两位冲到榜眼,上海和苏州则可能要为探花之位展开争夺。
而在第六至第十名区段,去年位列第九名的东莞,今年很可能掉出十强之列。武汉则可能强势入替。各城市之间的位次或发生较大变化。
由于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公布工业增加值数据,而只公布了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数据,本文的排名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准,并考虑工业增加值增速因素。
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第二产业约等于工业 建筑业。而根据2022年国民经济统计结果,二者的增加值在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为83%左右和17%左右,可见一个地方的工业经济和第二产业在数据上高度正相关。
前三季度城市工业经济二十强概貌,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数据整理
如果以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各城市排名,前三季度中国工业经济二十强城市包括:深圳(8876.97亿元,下同)、重庆(8830.19)、上海(7953.57)、苏州(7924.60)、广州(5590.42)、宁波(5462.70)、武汉(5248.59)、无锡(5174.28)、佛山(5083.75)、泉州(4933.02)、成都(4880.90)、北京(4529.10)、东莞(4488.59)、南通(4461.30)、天津(4376.19)、南京(4332.33)、郑州(4212.20)、杭州(4119.00)、长沙(4100.27)、青岛(3911.51)。
卫冕冠军后劲足,前五广州最“危险”
最近数年,国内城市工业经济前五名基本由上海、深圳、苏州、重庆和广州“承包”。今年看来,前四名的位子依然较为稳固,第五名还存在一定的变数。
近几年前五阵营的最大变化发生在去年——深圳市以1.13万亿元的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上海的1.08万亿元,成为真正的“中国工业第一大市”。
衡量工业经济实力有两大综合性指标——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其中前者计算的是工业企业的总产出,包括原材料等转移到产品中的价值量;后者则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量,需要扣除原材料、能源等中间投入。显然后者更具含金量,也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真实工业实力。
事实上,深圳市在去年之前,已经连续4年夺得工业总产值全国城市第一,但都没引起多少人注意。去年首夺工业增加值第一,斩获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双料冠军,才让外界惊觉,40多年前的小渔村,在工业经济方面竟然可以跟历史悠久的东方大都会上海相媲美了。
更重要的是,这很可能不是昙花一现,今年深圳再次展露冠军相。
10月30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468.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8876.97亿元,同比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而根据较早前公布的上海市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19.2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7953.57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深圳市不仅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增加值比上海多近千亿元(923.4亿元),增速快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更快,甚至优势达1.2个百分点。
如前所述,由于不掌握工业增加值具体数据,严格来讲尚不能得出前三季度深圳工业已超过上海的结论。但基于去年数据和今年增速对比,可以看出前者的势头明显强于后者。上海要想在第四季度实现全年数据反超,难度极大。深圳很可能成功卫冕年度“双料工业第一城”。
而对上海而言更需警惕的是,它甚至有掉出工业总产值前三的危险。因为重庆和苏州都有取而代之的实力。
据统计数据,前三季度,重庆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830.19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苏州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924.6亿元,增长3.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
可以看到,重庆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上海,而苏州也只比上海少28.97亿元。同时,重庆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领先上海,苏州则比上海落后不多,第四季度“冲一冲”也不排除反超的可能。
在去年,重庆无论是工业总产值还是增加值,都排在全国城市第四的位置。今年前三季度,该市的支柱产业中,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达41.8%;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94.8%,智能手表增长37.0%,工业机器人增长18.6%。这些都是重庆工业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
此外,五强当中广州的位子较为危险,身后的宁波已十分靠近,并且工业增速比广州快得多——事实上,前三季度广州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是下降的,而宁波的增速在十强当中仅次于无锡和佛山。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590.42亿元,增长1.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宁波的第二产业增加值5462.7亿元,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3905.8亿元,同比增长5.7%。
东莞黯然出局,武汉王者归来
由统计数据可见,保持目前势头,宁波、武汉、无锡、佛山、泉州有望占据今年工业十强城市的后五名。其中武汉是新晋级城市,被挤出局的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东莞。
作为对外贸进出口高度依赖的城市,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国际贸易摩擦对东莞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加上东莞五大支柱产业之首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正是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压制的主要攻击点,可以说“时代的灰尘”铺天盖地落到了东莞的头上。
在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前20名城市中,东莞是仅有的三个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的城市之一,而且其下降速度达-3.6%之多(另两个是广州和北京,增速分别为-1.0%和-0.7%)。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118.72亿元,同比增长2.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81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488.59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02.33亿元,同比增长5.1%。
同期,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3769.87亿元,同比下降3.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4.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尤其是规上工业下降,是拖累东莞经济的直接原因。
截至前三季度,东莞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十强门槛泉州还低444.43亿元,而第二产业增速和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落后3.4和6.3个百分点。2023年只剩最后一个季度,东莞要翻盘只能寄望奇迹。
东莞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原本是特别“能打”的,在国内仅次于深圳和苏州。2022年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超16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1.8%。但继去年下滑3.7%后,今年前三季度该门类继续下滑1.5%。
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下滑的直接原因便是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和贸易“制裁”。比如众所周知的例子,占东莞手机制造相当份额的华为手机,就因为美国的5G芯片出口限制而从高峰迅速跌落,连带给东莞制造业带来重大打击。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28年稳居全国城市前五的东莞,去年进出口13926.6亿元,同比下降8.7%。今年上半年,同比降幅扩大至11.3%。
不过,随着外部环境逐渐改善,东莞经济的整体情况正在好转。比如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虽然同比下降了3.6%,但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0.8%。 “五支(柱)四特(色)”产业中,只有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但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达9.3%。第三季度,华为手机Mate60系列销售火爆,可谓宣告了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势归来。作为东莞经济的“晴雨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加快恢复,表明东莞工业经济正企稳回升。
有人欢喜有人愁,武汉就是正在欢喜之中的那一个。其实武汉的工业经济底子雄厚,只是猝然而至的新冠疫情给它按下了暂停键。疫情过后,武汉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今年有望一举晋级工业城市十强。
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三季度该市第二产业增加值5248.59亿元,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比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这个成绩可以排到同期全国城市第七名的位置。
从行业看,武汉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前三季度有2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分别比全市规上工业快6.6和0.8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6.5%,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是推动武汉工业经济快速上扬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武汉经开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岚图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6%,东风云峰产量增长160%,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路特斯全球总部、小鹏汽车等多个新能源整车项目均开足马力。这些不仅为当地扭转了燃油车行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推动了全区、全市工业经济加速恢复。
要想工业过得去,就拿汽车当支柱
梳理工业二十强城市的统计数据,第一财经记者发现,汽车产业堪称工业经济强市共同的“至爱”。在各地的统计报告中,20个城市中的15个着重提到汽车产业或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1个(杭州)提到汽车制造业投资的成绩。只有4个城市(无锡、佛山、泉州、南通)统计报告的工业生产部分没有出现“汽车”二字。
事实上,20强城市全都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支柱或重点产业打造,其中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青岛、合肥还处在国内重要的“新汽车城市”前列(见第一财经相关报道《疯狂汽车城:中国“新汽车城市”争夺战》https://www.yicai.com/news/101889213.html)
以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业城市五强来说,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6%,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25.8%、68.8%。
重庆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支柱产业中,能源、汽摩、消费品和装备产业分别增长8.8%、7.0%、6.8%、4.0%。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规上工业分产品看,半导体存储盘、新能源汽车和 3D 打印设备等新产品产量增速分别达到1.2倍、42.7%和29.4%。
苏州市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其中汽车制造、专用设备、电气机械行业产值分别增长8.6%、6.6%和6.0%。苏州的汽车产业增势总体落后于沪深两大对手,略强于重庆。
而广州前三季度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6.4%是重要拖累因素。
可以看出,作为工业城市五强共同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景气状况与城市工业经济的整体表现关联密切。这方面,深圳是近两年最典型的例子。
深圳市去年首次从上海手里抢走工业增加值全国冠军就跟汽车大有关系。2022年深圳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83.4%、113.8%,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猛增104.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
深圳和上海的新能源汽车“霸主”之争,主要是比亚迪和特斯拉之争。两者分别占两地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七成、九成以上。比亚迪早在2015年就超过特斯拉和日产,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2022年深圳市共生产新能源汽车87.47万辆,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43.3%。按此速度,深圳今年迈入新能源汽车产量"1000000+俱乐部"没有悬念。
比亚迪集团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比亚迪深圳超级工厂一期已投产,二期正在建设,两期工厂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
作为老牌汽车工业强市,上海显然不甘于在新能源时代屈居人后。根据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上海要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
广州的情况也类似。汽车工业作为广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4以上。但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广州虽然在整车产量依然保持国内领先,但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远远落后于上海、深圳、重庆、西安等城市。
为了补长短板,去年中,广州市先后印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从土地、资金、用能等多个方面强化保障,谋创“432”汽车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4个自主品牌创新基地,建设3个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对口共建2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广州市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州市汽车产能要突破500万辆,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产能超200万辆,进入全国城市前三名。
新能源汽车产业承载着助推上海、广州的工业经济再次焕发的沉沉期待。
上海固投狂飙,天津为“房”所累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贸易)中,投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拉动当下增长,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观察地方投资数据,可以一窥未来城市工业经济竞争趋势。
前三季度工业二十强城市中,16个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其中上海、深圳、泉州三地的增速达两位数,南通的增速在1%以下(0.3%)。值得注意的是4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的城市:佛山、天津、南京和长沙。其中天津的增速为-20.8%,在二十强中垫底,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9个百分点。
天津市统计局报告显示,从领域看,今年前三季度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48.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了12.6%,是拖累整体投资的主要因素。其工业投资则依然保持正增长,增速为7.2%。
再看城市工业五强的情况——
前三季度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国(3.1%)10.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3.1%。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达52.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54.6%。
重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略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3%和12.2%,二者合计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7%。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0%,高于全国21.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9%。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14.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2%。
苏州市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85.2亿元,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投资1434.7亿元,增长12.7%。分领域看,工业投资1434亿元,同比增长13.1%;房地产开发投资2121.1亿元,同比下降7.4%;基础设施投资625.1亿元,同比增长20.6%。
前三季度,广州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仅比全国微高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0%,延续了今年以来两位数增长的势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1.5%;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下行区间,同比下降6.6%。
对比可见,上海市在整体固定资产投资上发力最大,25.0%的增速不仅遥遥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在工业二十强城市中高居首位。同时,五强当中上海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上发力最多。
深圳的投资增速仅次于上海,但它把最多的力气用在了工业领域,52.9%的工业投资增速,让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苏州的投资在整体上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基础设施和工业是该市的重点投资领域。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则是下降的。
重庆的房地产投资下降速度最快,但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较快增长,拉动全市固投超过全国平均线。
广州的投资增速在五强中最低,但工业投资拿出了仅次于深圳的表现,对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具有长远影响。
投资不一定带来产出,但不投资肯定不能带来产出。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海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更严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其中工业投资仅增长0.6%。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把工业投资增速拉到了14.0%,显示“追回失去的一年”的迫切感。
深圳对工业投资的“饥渴”感更甚。去年该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就高达19.2%。今年2月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固投规模力争迈上1万亿元新台阶,完成工业投资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上述区域经济专家对记者分析,深圳发力固定资产投资有两方面原因,其中之一是弥补过去土地空间不足导致的欠账。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的“飞地”,为深圳带来了近400平方公里的新增土地,相当于原“关内”四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面积之和。2022年深汕固定资产投资超220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今年1-8月,该合作区投资增长46.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高达82.9%。
原因之二,上述专家分析,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和信心支撑。前三季度,深圳全市37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回升面62.16%。占比最高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呈逐月回升态势。民间投资是最能反映市场信心的指标,前三季度在全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的情况下,深圳的民间投资依然增长14.8%,拉动总投资增长5.6个百分点。
看来,在工业经济上已占得“杆位”的深圳,并不满足于一时的领先。其他城市要想上位,还得多做功课。
第一财经年度女性图书 | 看时代的冰层怎样缓慢融化
2023年女性主题图书的活跃,促使我们将这一类别作为特别关注的单元呈现。八月里,我读到一篇文章:《杀死婚姻的,是她们承担的“隐形家务”》,立即把它转给先生。文章说,“你不会注意到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工作,那些任务背后的构想与计划,都是由女性完成的。”先生读完表示理解和同意——你知道的,有时候理解与同意,仅仅表示理解与同意而已。锤子财富2023-12-26 19:03:140003抢头等舱抢铂金包,欧美有钱人正在撑起消费半边天?
有钱人的强劲消费模式打破了今年的预测,即经济衰退给富人造成的损失可能大于一般家庭。从航空到汽车、手表以及优质房地产……欧美有钱人正进行更多奢侈消费。“今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司所有团队都告诉我,我们需要发展头等舱。”汉莎航空首席执行官斯波尔(CarstenSpohr)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锤子财富2023-05-10 22:17:400000网游管理新规征求意见,游戏股闪崩,若实施影响几何?多家游戏公司回应
网游管理新规征求意见,游戏股闪崩,若实施影响几何?多家游戏公司回应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网络游戏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从事网络游戏出版业务所需技术设备等须存放在中国境内;不得向用户提供网络游戏币兑换法定货币的服务等。午后港股A股游戏股大面积下跌,多家游戏公司回应了新规对公司的影响:000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