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局势危及全球医疗器械创新“发电厂”地位,美国投资人更紧张
以色列的局势正在对该国运营的医疗科技公司产生重大影响。过去几十年中,高科技产业一直是以色列增长最快的部门,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以色列还是全球医疗器械创新的“发电厂”,成为跨国医疗巨头公司争相竞购的沃土。
然而近两年来,受到政局影响,该国经济放缓的形势加剧,投资并购前景也面临不确定性。以色列财政部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以色列的外国投资骤降60%。

以色列作为全球“创新之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尤其强大,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供应国。根据以色列IVC研究中心的数据,以色列的医疗器械公司占全行业公司数量超过一半,人均医疗器械专利数量位列全球第一。
得益于以色列医疗器械领域的生态环境、企业的商业化能力以及对于知识产权(IP)的重视,过去十年内,该国超过40%的医疗器械创新公司实现了盈利。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以色列的医疗科技初创公司吸引了全球知名的风投公司和跨国医疗巨头企业。
根据IVC的数据,以色列生命科学领域企业在2021年的融资金额达到38亿美元,创下了过去十年的新高;同年有21家以色列生命科学行业公司被收购,总金额达到20亿美元。
2021年,以色列曾诞生了多项大手笔的收购案,包括波士顿科学对以色列微创医疗器械公司Lumenis(科医人)全球外科业务高达11亿美元的收购,以及奥林巴斯对以色列医疗器械公司Medi-Tate的收购。当年,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启明医疗也以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以色列瓣膜公司Cardiovalve。
不过2022年,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色列生命科学行业的投融资交易数量和金额都出现大幅下降。2022年仅6家以色列企业被收购,总金额较2021年减半至10亿美元。
过去两年里,以色列高科技初创公司的融资估值也在不断缩水。IVC数据显示,2021年,以色列生命科学领域融资金额与数量创下新高后,2022年前三季度该领域的融资额大幅下降22%,仅为17亿美元,交易数量仅为上一年同期的35%,且融资估值缩水五分之一,其中融资金额最高的一笔也仅为1.5亿美元。
今年以来,以色列的局势牵动着海外投资者的神经。在2020年以前,以色列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者主要以以色列本地投资者为主,而到了2021年,形势出现了变化,大量海外企业赴以色列投资,当年以色列外国投资者投资额从上一年的11亿美元翻番增至20亿美元,占比超过70%。
普华永道与以色列创新署发布的一份联合报告分析认为,这种趋势的变化主要由美国投资者推动。“由于美国经济的变化使得美国投资者在以色列市场的投资活动增加,2022年前三季度,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额是以色列投资者的两倍多。”报告写道。
数据显示,2022年以色列约72%的外国投资来自美国,金额达到210亿美元。
今年以来,在以色列局势升级后,海外投资者对该国的投资更趋于谨慎。根据以色列财政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今年第一季度,以色列的外国投资骤降60%。
10月9日美股收盘,主要科技公司股价都出现下跌。据统计,全球有约500家跨国公司在以色列开展业务,主要是收购以色列初创企业后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
“认房不认贷”后的广州楼市:利好政策接踵而至,热度提升,价格淡定
在一线城市中,广州房贷利率下限率先突破了LPR。自8月30日广州在一线城市中率先官宣实施“认房不认贷”以来,已过去近半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政策利好接踵而至,带动楼市热度有所提升。不过,专家认为,这波利好响应或在年底甚至11月份减弱,而未来楼市能否真正企稳,需要看基本面的修复态势。0000去年贸易总额超700亿美元,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又有新机制
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我国今年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启幕,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据外交部网站消息,5月18日至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陕西西安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五国元首将来华参会。锤子财富2023-05-18 22:31:570000国家审计署报告揭示新能源问题:有项目累计弃电50亿千瓦时
50亿千瓦时的电量,可满足近500万户家庭的基本用电。“5省部分地区不顾自身消纳、外送和配套保障能力上马新能源项目,个别已投产项目2021年以来已累计弃电50.13亿千瓦时。”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指出了“新能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的现状,并透露了以上数据。0000中基协:4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规模20.75万亿元,环比增长2.05%
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9,775只,存续规模5.94万亿元,环比增长4.86%。5月22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53,539只,存续基金规模20.75万亿元,较上月增加4,167.28亿元,环比增长2.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