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纷纷闯入西藏无人区建发电站,扩建之后电力如何消纳?
“(我们)今天跑无人区了,差点出不来。”9月7日,穆清在微信上向第一财经记者发来了这样一条信息。9月12日,从西藏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回来后,他依旧咳嗽不断,说话有些吃力。
9月5日,穆清和他的其他四名同事分别从北京和四川等地出发,前往西藏,开始了一次长达一周的风电光伏项目勘查之旅。
这“五人勘查小组”,来自国内一家央企,该公司正在西藏开发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在“双碳”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央企为首的风电光伏企业纷纷开疆拓土,拓展资源。
在这次勘查工作之前,他们所在的公司已经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在日喀则圈下了近8万亩的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用地。
但“圈地”之后,企业还需要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前的限制性因素排查。这些因素包括环保、国土、林业、农业等。
作为公司在西南地区的项目开发建设负责人,穆清这次任务就是和其他四名相关技术人员对以上项目用地进行实地勘查,以了解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否涉及到当地的保护区、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等红线区。
“现实和想象的很不一样。”穆清说,由于海拔太高,地形复杂,加上路途遥远,他们五个人组成的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勘查小组,几乎全部都因为高原反应倒下,其中有的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
西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拥有国内优质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与此同时,西藏地处偏远,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以及电网建设相对薄弱,让风电光伏目的开发建设充满着艰险和变数。

低廉的地价和真诚的态度
9月7日上午,“五人勘查小组”正式从日喀则市区出发,驱车前往项目所在地,很长时间都是在无人区里行驶。
这次到西藏与当地相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接触后,穆清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对方“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更务实一些”。
“在与其他地方政府谈项目合作的时候,需要两三周的协调,大家才能碰到一起。”他说,“但是在西藏,大家约好时间之后,只需要一天就搞定。(当地政府的)可以干的他们直接说可以,不可以干的他们就直接说不可以。”
作为一个从事风电光伏等项目开发建设多年的新能源工作者,穆清发现,在优质资源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在不少地方进行风电光伏项目开发,难度是越来越大。
“(有些)地方政府(想向企业)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他举例说,“在西南某地,有的地方政府明确要当地平台公司参股到项目开发企业的项目中,同时还要求企业在当地附带其他产业。比如,在当地投资一个100亿元的项目,当地就要求配套30亿元的产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企业到地方去投资时,地方政府不能有附加条件,但是到了下面,操作就乱套了。”他补充说,在有些地方,地方政府甚至提出风电或光伏项目建成后,地方要分享其中的电价收益。
穆清说,以上的这种现象,目前在西藏地区几乎没有。
与此同时,在西藏投资风电光伏项目,涉及的用地租金也比大部分地方低得多。“我们在日喀则拿的这些地,租金是300元/亩左右一年,但是在四川等地,租金要到八九百元/亩一年。”
按此计算,穆清所在的公司此次在西藏拿下的8万亩地,年租金为2400万元左右,但同样的面积,在四川等地的年租金则高达6400-7200万元,年租金相差至少4000万元。
在穆清看来,这背后与西藏当地亟需建设风电光伏等大型项目亦有关系。
在项目建设需求方面,根据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印发的《2023 年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方案》(下称“《西藏新能源建设方案》”),2023年西藏要新增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规模573. 5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80万千瓦,光伏项目454万千瓦,剩下的则是光热等项目。
但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西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3.1万千瓦,不到2023年西藏计划新增风电装机规模的4%。在光伏方面,截至2022年,西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只有178.1万千瓦,不到2023年西藏需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的40%。
而光是穆清所在公司此次在日喀则开发建设的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就高达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亦有几十万千瓦。
在经济方面,以光伏为例,穆清向记者介绍,在西藏,目前光伏电站的造价大约是5200万元/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总投资需要52亿元。这相当于日喀则2022年GDP(362亿元)的1/7。
相对于光伏,风电造价更高。穆清介绍,目前在西藏风电站的造价大约是7500万元/万千瓦。记者按此计算,西藏今年新增风电光伏光项目涉及的总投资高达290亿元,这相当于西藏2022年GPD(2132亿元)的13.6%。
如何消纳
到西藏开发建设风电光伏项目,穆清所在的公司还属于后来者。
在此之前,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中广核集团和三峡集团等一大批央企已经在西藏扎了根。
“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在西藏投资风电光伏了。”中广核集团旗下新能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说,“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现在,到西藏去投资风电光伏项目的企业越来越多。但穆清表示,虽然“西藏那边的资源非常好”,但问题是,项目建成投产之后,如何才能把电送出来,毕竟目前西藏的电网配套设施相对薄弱。
电网配套不足,已经影响到西藏电量的消纳利用。7月3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3年5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数据显示西藏5月份的光伏利用率仅为75.5%,1-5月份为75.1%,远低于全国光伏利用率。
但西藏的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还在扩张。截至2022年底,西藏电力装机容量只有656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3.3%,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利用大省——但按规划,西藏力争2025年已建和在建电力装机总量突破2500万千瓦。
而2022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只有118.6亿千瓦时。因此,西藏多余的电量需要通过电网特高压等方式外送消纳,否则建成的风电光伏电站最后将遭遇“只能吹着风、晒着太阳”的尴尬现实。
根据《西藏新能源建设方案》,在西藏2023年新增的573. 5万千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中,保障性并网项目建设规模为373万千瓦,市场化项目装机为200万千瓦。也就是说,这200万千瓦装机的市场化项目建成后,未来所发电量需要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和手段去消纳。
为促进电量消纳,《西藏新能源建设方案》提出,“国网西藏电力公司要加大配套接网工程建设,对网架结构薄弱、接入问题突出、容量受限的地方要加强升级改造力度……着力解决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卡口问题,提高并网接入消纳能力与电源项目同步建成投运。”同时,要“加大储能配置力度……鼓励建设光伏 储能、系统独立储能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建设。
在电网设施配套方面,穆清告透露,目前公司正在和电网企业谈,希望后者能够在电网设施配套上给予支持。
有电网企业内部人士则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在电力需求非常有限的地区加大电网投资建设,效益往往并不好。“如果没有政策上的要求,电网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会非常谨慎。”
未来电网设施能否跟得上项目的建设需求,穆清并不知道。他的希望是:“如果未来我们能够带上一些高耗能产业到当地去落地,未来就可以把电站所发电量进行就地消纳了。”
好的是,穆清在西藏看到,目前已有企业正通过在当地落户高耗能产业的方式,来确保未来电站建成后所发电量就地消纳的案例。
9月12日,从西藏回到家中之后,穆清对记者说,他现在很需要“好好休整一下”。他同时透露,经他们现场勘查,项目没有涉及红线区。接下来,他们将进行拟建设项目报备,然后进行竞配。
(文中穆清为化名)
东莞拼命往前赶︱湾区观察
东莞前三季度GDP名义增速高居万亿城市第一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东莞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从经济总量看,地区生产总值(GDP)为8793.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即实际增长),同比增长4.5%,低于全国0.3个百分点。在26个万亿GDP城市中,经济总量排在第23位,增速排在第21位。显然,这个水平不算好。锤子财富2024-11-10 15:44:220000外交部:菲方应停止对国际社会的误导 停止借南海问题挑起争端
汪文斌强调,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中方坚定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愿继续同有关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妥处涉海矛盾分歧,在分歧解决前,也愿同有关直接当事国共同努力,管控好海上局势,积极开展涉海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3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0000信雅达收获2连板 实控人之女AI创业公司已融资5500万美元
信雅达发布澄清公告称,Pika开发团队创始人之一郭文景系公司实际控制人郭华强女儿。除上述关系外,公司与Pika无其他关系。12月1日,信雅达开盘涨停,截至发稿,股价报12.14元。该股已收获2连板。信雅达未投资Pika,也未与Pika有任何业务往来锤子财富2023-12-01 10:26:480000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因个人原因离职
未来贝莱德全球执行委员会(GEC)成员陈蕙兰将直接领导公司的中国在岸业务。6月6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贝莱德亚太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汤晓东离职,引发业内关注。同日,贝莱德亚太区发言人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汤晓东完全因为个人原因离任,希望在公司以外的事业探索机会,贝莱德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不变。0000辅助生殖进医保再扩围,安徽、河北8月1日纳入报销
到8月1日,我国将有14个省份实现辅助生殖进医保。辅助生殖将于下月纳入安徽、河北两省的医保报销。届时,我国将有14个省份实现辅助生殖进医保。国家医保局官微16日发文称,从8月1日起,辅助生殖将纳入安徽医保报销。此次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了安徽省辅助生殖医保报销的“零突破”,预计每年将为安徽省参保患者减轻医疗费用负担2亿元左右。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