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月零受理、上会数明显低于上半年,IPO阶段性收紧早已开始
8月27日,证监会出台了一揽子活跃资本市场举措,其中之一即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事实上,在今年7月底,市场就已出现关于收紧IPO传言,近两个月的收紧的动作尤其明显,第一财经统计显示:自7月份开始,沪深交易所就再未受理过新申报企业,在审环节也有所放缓,上会数量明显回落。
回顾历史,为提振股市,2016年之前A股曾9度暂停IPO,尽管在重启后收获一波上涨,但整体上并不能改变市场原来的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体系的完善,暂停IPO“救市”的政策逐渐落下帷幕,尤其是注册制实施后,IPO步入常态化,但节奏有松有紧。专家认为,此次阶段性收紧IPO将减少新股供给,回应目前市场的呼声,并带来二级市场气氛的提振。
连续2个月零受理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IPO市场一直保持着高温状态,但从今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趋势。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年内,沪深交易所合计188家企业首发上市,同比下滑14.55%;其中,主板上市企业41家,同比下滑8.89%;创业板上市企业89家,同比下滑6.32%;科创板上市企业58家,同比下滑27.50%。188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2930.1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101.41亿元相比,大幅下滑了29%。
今年7月份,在监管部门召集部分券商商讨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之后,市场就已出现关于收紧IPO传言。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咨询专家谭格非对第一财经分析,事实上,就目前在审的情况来看,创业板和科创板在5月底、6月初就已经出现了收紧的趋势,节奏已有所放缓。
比如,在受理环节,第一财经根据沪深交易所网站统计发现,今年6月份,按惯例是一年中受理量最高的月份,但在当月,创业板受理拟IPO企业仅83家,同比大幅下降42%,科创板受理拟IPO企业43家,同比下滑超51%。
而7月份到目前为止已接近2个月的时间,沪深交易所依旧处于零受理状态,仅北交所受理了3家企业。尽管7月、8月一直是交易所的受理淡季,但在往年也至少有一两家企业获得受理,零受理的情况极为罕见。
另外,在审环节中,上会的节奏也有所放缓。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7月份沪深交易所合计21家企业上会,8月份合计22家企业上会,而2022年同期,这个数据分别为45家、48家,上会数量同比腰斩。与此同时,7、8月的平均上会数量也明显低于今年上半年月均28家的水平。
新股稀缺是否会推高定价?
回顾历史,为了提振股市,资本市场曾9度暂停IPO,期间上证指数多有正收益。
比如,首次暂停IPO出现在1994年7月30日,当时的背景是股市持续低迷一年半之久并再次暴跌,投资者的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因此暂停IPO以达到“救市”的作用。
首次IPO暂停约5个月,“起初这项政策确实对股市行情有所利好,上证指数历经短短33个交易日涨幅就达到204.13%,但事实上并没有改变市场原有的大趋势,1994年12月,指数重回650点附近,股市走势逐渐趋稳。”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第一财经表示。
而最后一次IPO暂停是2015年7月4日,对于上证指数的下跌形势起到了缓解的作用。

李湛说,梳理每次IPO暂停的时间和背景可以发现,虽然监管部门出于保护交易者的目的暂缓IPO,等待市场探底后再重启IPO,这种处理规避了波动带来的风险,因为新发行股票会占用股票市场场内资金,如果没有新资金的注入就可能会引发股市的下跌,而暂停IPO可以减少占用股市现有资金。但值得注意的是,暂停IPO事实上并不能改变市场原来的大趋势。
2016年之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体系的完善,公众及监管层对于股票市场的认识更为深刻,暂停IPO“救市”的政策逐渐落下帷幕,尤其是注册制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之后,IPO日趋常态化,但节奏则有松有紧。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强调,阶段性收紧IPO并非暂停IPO,而是对于IPO的数量予以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市场的呼声,减少融资量的同时,并没有暂停融资,而是会推动一级市场继续提供企业融资和服务实体经济。“但是对IPO节奏的把控中,更为需要法治化和市场化理念的坚持。”他说。
而阶段性收紧IPO必然导致新股供给的减少,田利辉同时表示,监管部门应该在阶段性收紧IPO的同时,优化IPO市场的定价机制,避免因为稀缺而导致的新股定价过高,新股炒作一日游的行情出现,同时,新上市公司需要通过合理定价,获得市场的长期认同。
奢侈品消费力超预期,国际品牌下沉新一线城市
商务部预计,202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五一假期前,武商集团全国扩张首店“南昌武商MALL”开业首日迎来17万客流量,单日销售收入超过1700万元,不仅展现出江西省超预期的奢侈品消费力,也印证了国内高端消费品市场的复苏势头。南昌正努力打造全国性消费中心城市。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4.05亿元,占全省比重28.04%。0000北向资金净买入宁德时代逾10亿元,比亚迪等获加仓
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绿能,分别获净买入10.72亿元、4.36亿元、3.79亿元。12月21日,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12.0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8.0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4.00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绿能,分别获净买入10.72亿元、4.36亿元、3.79亿元。锤子财富2023-12-21 18:11:090000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北京西南局部和河北中西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很高(红色预警)。7月31日12时,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月3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津北部局部、河北西部和东北局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局部、四川东南局部、云南东北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北京西南部和北部局部、河北西部局部、山西东部局部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橙色预警);锤子财富2023-07-31 15:43:040000传闻称蚂蚁金服要成立金融IT软件板块,恒生电子要被瓜分蛋糕?公司回应来了
公司已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确认,该信息不符合事实情况。恒生电子7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注意到有相关媒体对公司当日股价波动情况进行了报道,并有多家媒体转载。公告称,相关报道提及“传闻称蚂蚁金服要成立金融IT软件板块,‘恒生电子要被瓜分蛋糕了’”,就此,公司已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确认,该信息不符合事实情况。同时,恒生电子表示,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锤子财富2023-07-11 21:17:540000陈吉宁会见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索伦·托夫特
持续加大在沪投资布局,把更多创新业务、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带到上海,共同推动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天(9月21日)下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来沪参加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的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索伦·托夫特一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