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速集聚,挑战之下市场信心几何?
8月26日,在浙江西部的江山市,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碳一新能源”)投资30多亿元的集成人造SEI膜负极材料正式投产落地。
江山市副市长汪晓勤表示,碳一年产20万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是碳一集团打造的重点项目,更是江山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的关键项目。碳一的投产,对于江山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进一步补强江山市锂电产业链条,为江山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打下优良基础,注入强劲动能。
为了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园,江山市在去年完成了444户园中村家庭的征地拆迁,以及108家非化工企业的腾退,腾出化工用地5000多亩,也为碳一这样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投产、扩产腾出了空间。而“两新”产业,被视为当地未来产业的引爆点和支撑点。
不止江山,在距离数十公里的衢州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也在加速集聚。作为全球最大的钴材料产业基地,衢州已吸引至少5家超百亿元的涉锂电新材料产业链项目落地,以华友钴业、巨化集团、时代锂电、杉杉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锂电新材料产业集群迅速形成。整车企业吉利的“三电”系列项目也落地于此,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以及储能系统的生产。
新材料产业是浙江省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七大万亿产业之一,浙江省从“十三五”时期就开始布局新新材料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转化。除了省级产业政策外,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市也纷纷通过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助推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
不过,加速集聚的“两新”产业链,与当下电池产能过剩的市场挑战形成对比。“压力”,也成为26日碳一新能源投产仪式上,上下游企业和投资机构绕不开的话题。
碳一新能源集团执行总裁陈远菲在当天的仪式上主动表达了观点:“中国新能源长期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改变。我们对于行业的信心和投入程度,在今年市场考验面前,反而是更加坚定的。”她表示,没有任何产业能一直向上,周期性的波动并不会扭转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潮流。另一方面,行业周期和市场波动也是有效的自然淘汰,将让市场进入新一轮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被淘汰的往往是技术和产能上没有优势的玩家。
“今天的新能源市场,从整车到上游材料,都面临压力。现在的电池材料公司,也面临艰难的时刻。”作为碳一的客户和股东,比亚迪投资处代表表示,当下的锂电池就像2019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一样。而在2019年,比亚迪在净利润仅16亿元的情况下,依然投入了84亿元用于研发。
截至目前,碳一新能源集团先后获得了比亚迪、晨道资本、红杉资本、深投控、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等机构的融资,完成了从国内到海外、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的全产业链完整布局。
除了上下游供应企业,碳一的投产仪式和新品发布还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一名由地方政府发起的产业基金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越是低迷的时候,资本越会盯紧行业的头部,更加青睐那些具有创新和引领能力的企业。
盘前必读丨转融券业务今日起暂停;纳指再创收盘新高
机构称,自动驾驶有望成为未来三个月市场主线。财经日历:20:30美国6月CPI年率未季调20:30美国截至7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0:30美国截至6月30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当地时间周三,美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均再创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涨1.02%,道指涨1.09%,纳指涨1.18%。锤子财富2024-07-11 11:36:380000自然资源部:用好村庄空闲土地,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
坚持县域统筹,用好村庄空闲土地,保障农民建房合理用地需求,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12月21日,自然资源部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广华主持会议并讲话。0000钢价跌至年内新低,上市钢企一季度业绩普遍承压
钢材市场不景气4月份以来,螺纹钢价格跌幅已超过10%,钢材市场传统的“金三银四”似乎失效了。上市钢企一季度业绩承压,也进一步反映出今年钢材市场的不景气。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7日有17家上市钢企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8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据中钢协4月2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1.49%。0000日本半导体出口管制今日生效,专家:日方“共输”行径损人不利己
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在回复第一财经时表示,协会也非常关注日本政府的表态,也相信,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而言依旧重要。继美国与荷兰之后,7月23日,日本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的新规正式生效。此前,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意见征询后,5月23日,日本经产省公布《外汇法》修正案,将先进芯片制造所需的23个品类的半导体设备列入出口管制对象。锤子财富2023-07-23 16:13:090003独家对话土耳其航空CEO:全球执飞国际目的地最多的航司,持续盈利靠什么
自2003年以来,除了其中两年,土耳其航空大部分时间都是盈利的,这与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今年前8个月,与疫情前相比,我们的国际乘客数量增长了22.3%,国际航班容量(ASK)增长了26.9%,是行业中少数几家超过2019年国际航班容量的航空公司之一。”在近期举行的一场国际航空论坛期间,土耳其航空的首席执行官BilalEkşi疫情后首次来华,并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