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8

上海太平洋百货关闭,是百货时代的谢幕吗?|乐言商业

锤子财富2023-08-10 18:42:330
太平洋百货品牌的消失,既代表着百货业态的逐渐淡出市场,也代表着细分专业店、体验式购物中心甚至其他新零售业态的崛起,这就是商业,需要与时俱进。

已经在上海经营了30年的太平洋百货徐汇门店即将关闭。这里曾经是一代人的回忆,在20多年前,百货是零售主要业态之一,而货品丰富的太平洋百货是个中翘楚,大部分上海人应该都光顾过太平洋百货。

随着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宣布8月31日正式闭店,这几天该店迎来了一大波客流。笔者在该店内看到,每一层都有大量的顾客选购商品,连带店内的茶铺生意也变好了,人们都排队买饮料。据笔者的现场观察,该店内的商品从2折到7折不等,都在清仓特卖,一些柜台营业员表示,把最后的库存清完后,就准备到各自品牌的其他商场再做。

据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内人员估测,这几天来该店购物的人数是平日里的10倍。看到这一幕,笔者略感唏嘘。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是该品牌标志性的百货商店,一度太平洋在上海有数家门店,然而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购物中心等新业态出现,百货变成了一个颇为尴尬的存在。

百货,故意思议就是有大量货品选择的集中购买点,以前并没有这么多种类的商品,也没有太多细分赛道和体验式业态,因此顾客购物主要就是看货品,进了百货店,应有尽有,挑选商品即可。

然而随着购物中心的崛起,冲击了一大波的百货店,因为购物中心采取的各个品牌单独门店经营,商品细分和品牌性质更强,从招商角度而言,购物中心更多元化和灵活化,商品也会更丰富。尤其是年轻人更讲究品牌效应,因此购物中心模式更适合年轻顾客。

此外,近几年购物中心内不断扩展体验式业态,从最初的餐饮到电影院,甚至现在还会出现滑雪场、溜冰场、儿童乐园、各类艺术教培中心等,顾客来一次购物中心可以完成用餐、娱乐、购物、教学等多项活动,且驻足时间延长也增加了消费的可能。如今的部分购物中心内,餐饮招商比例从最初的不到30%提升到50%,有些购物中心内还会出现主题乐园、小型博物馆等项目,这些都极大地拉动了顾客的消费。

反观百货,比如太平洋百货,其作为一家老牌百货店,除了货品,基本没有体验式业态,而且其建筑结构已经固定,也无法拿出足够的面积改建滑雪场、电影院等体验式业态。其实太平洋百货多年前也挣扎过,其做过商品调整,并且也努力引入了一些餐厅,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体验感,然而收效并不大。

从内部经营来说,百货采取的是联营扣点模式,统一收银,合作品牌商家要与百货店结算货款,各方还有账目往来,货款也不是第一时间到品牌商户手中。而购物中心模式则是由品牌商自己收银,这也是更多优质品牌商愿意入驻购物中心的缘由之一。在此情况之下,百货店的招商能力会越来越差,商品丰富度也受影响。

而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崛起,线上购物又冲击了一波实体零售店,比如万达百货在多年前就关闭了50多家门店;百盛商业、新华都等的业绩都一度受挫。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经过疫情3年的影响,百货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太平洋百货也不例外,此前其已经陆续关闭了多家门店。

关于此次关店,太平洋百货方面给出的官方原因是,徐汇店是远东集团与徐家汇商城集团合作项目,签约30年,今年合作期届满,经双方协商,决定于2023年8月31日结束营业。

但在笔者看来,根据上述市场情况和太平洋一路走来的转型之艰难,可以想见其经营压力之大,以及关店的无奈。据了解,8月底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关闭后,在中国大陆市场就没有“太平洋百货”品牌了。与其说是太平洋品牌的谢幕,不如说是百货业态的淡出。目前在全国市场当然还有银泰等百货品牌的存在,但市场规模和经营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银泰,也是与阿里合作后改良版的互联网 购物中心化“百货”。

太平洋百货品牌的消失,既代表着百货业态的逐渐淡出市场,也代表着细分专业店、体验式购物中心甚至其他新零售业态的崛起,这就是商业,需要与时俱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