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厂商斯微生物上海工厂停运,五月仍获新一轮融资
由于需求不足,斯微生物表示已暂停该公司位于上海的天慈工厂的生产,该工厂原计划用于生产新冠mRNA疫苗。
根据网上流传的一份通知,斯微将从7月21日起暂停天慈工厂试运行,全面停工、停产,只保留少量必要人员维持工厂的基本运营和现场看护等工作。
根据斯微生物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一份声明,该公司此前还只是在生产测试阶段,现在将专注于研发。
“由于外部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且考虑到天慈工厂近期没有生产需求,故暂停天慈工厂试运营。”声明表示。
声明还称,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进行了全面布局,在研mRNA技术产品管线涉及六大领域多条管线。
斯微生物原计划通过两家工厂每年生产4亿剂新冠mRNA候选疫苗,其中另一家工厂位于奉贤,但奉贤工厂尚未开始运营。
去年4月,斯微的mRNA新冠候选疫苗在国内获批临床,不过直到目前,该疫苗尚未获得批准上市。
斯微生物是专注于mRNA疫苗生产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包括私募股权公司HongShan(前身为红杉资本中国)。在2021年的一轮融资中,斯微筹集了2亿美元用于资助生产和临床试验。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今年5月,斯微还获得一轮Pre D轮融资,融资规模数亿元。但公司没有透露投资方的信息。新一轮融资将用于包括肿瘤治疗和传染病疫苗管线开发。
“现在看来,对于斯微来讲,前期花大量资金投资工厂不是一个好的决策。”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同时称,资本仍在注入该领域,说明mRNA还是很有前景,尤其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形势趋于稳定,对于疫苗的需求也出现大幅下滑。今年3月,同样是由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康希诺位于上海宝山的上药康希诺工厂也宣告停产,该工厂生产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
在这一背景下,疫苗厂商纷纷开始布局新的管线。国内另一家专注于mRNA疫苗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艾博生物也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艾博生物创始人英博近期透露,mRNA肿瘤疫苗和新型的抗肿瘤药物会是下一阶段公司重点关注的领域,期待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有多个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在海外,包括辉瑞、Moderna和BioTech在内的mRNA疫苗生产企业也正在面临转型。Moderna本月早些时候宣布落户上海,并成立了在中国的首家公司,未来还将在中国建立疫苗和药物的生产设施,但目标已经看向了新冠以外的领域。
目前市场普遍看好mRNA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潜力。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总裁王昕博士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mRNA药物在肿瘤疫苗的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仍有关键技术瓶颈,未来需要跨越靶向性差和表达不稳定两大障碍。”
北向资金净卖出46.63亿元,中际旭创、立讯精密等获加仓
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中际旭创、立讯精密、紫金矿业,分别获净买入2.74亿元、2.65亿元、2.12亿元。8月14日,北向资金净卖出46.63亿元,年内首次连续6日减仓。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9.86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6.77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中际旭创、立讯精密、紫金矿业,分别获净买入2.74亿元、2.65亿元、2.12亿元。锤子财富2023-08-14 18:06:1100002023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竞价已全部结束
四天的时间里一共是对168种药品进行了谈判和竞价,包括148场独家药品谈判和20场非独家药品竞价。目前,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现场谈判竞价的环节已经全部结束,四天的时间里一共是对168种药品进行了谈判和竞价,包括148场独家药品谈判和20场非独家药品竞价,这是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历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谈判品种最多的一次。0000山东城投获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比重较高丨城投债规模与投向分析
与相邻省份相比,今年以来山东省城投债利差整体处于较高水平,近期有所上升。债务规模截至2022年,山东省发债城投的有息债务余额超过4.5万亿元,为45169亿元,位列全国第四。从相对规模来看,山东省发债城投的有息债务余额与地区GDP之比约为51.66%,低于江苏省而高于其他周边省份。债务构成锤子财富2023-08-30 16:13:150000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 我国新一轮金融监管领域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8日揭牌,我国新一轮金融监管领域机构改革迈出重要一步。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备受关注的内容。根据改革方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0000英伟达H100涨到4.5万美元?已经有企业开始用它抵押融资
海外已经有创业企业开始利用GPU进行抵押融资自去年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近半年多来,全球掀起了大模型热潮。对人工智能的巨大需求也暴露了全球用于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模型的芯片供应链的局限性。作为可帮助运行人工智能训练和部署人工智能算法的关键硬件,GPU正在面临巨大的缺口。目前全球95%以上的大模型都使用英伟达的GPU芯片。锤子财富2023-08-07 17:46: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