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黑海谷物协议》今日到期!续约缘何艰难?
当地时间7月17日,是俄乌冲突下各方为确保俄乌粮食顺利在国际市场上流通的《黑海谷物协议》的到期之日。在该粮食协议框架下的最后一艘船已于16日驶离了乌克兰的敖德萨港。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两国于2022年7月22日就恢复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分别与参与协调的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协议,协议初始有效期为120天。该协议后经三次延长,7月17日则是又一次到期之日。
截至第一财经发稿时,黑海谷物协议四方协调中心(JCC)网站依旧没有协议续签的最新消息。而据外媒报道,乌克兰、美国等已着手为不续约的可能做好准备。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4日在其官网发表声明说,目前没有理由进一步延续即将到期的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声明说,旨在向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有需要国家提供粮食援助的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已经变成乌克兰向粮食充足国家进行的商业性粮食出口”。与此同时,俄罗斯与联合国签署的有关俄向世界市场供应粮食和化肥的备忘录执行情况仍在恶化。

症结在何?
专门研究全球粮食治理的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专任研究员张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四方中,土耳其在协议延续前就表示,将协调各方推动协议续签;联合国也表达了积极的立场;乌克兰更是希望通过粮食出口提振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协议存续的焦点就在俄罗斯。”
就在协议即将到期前,普京15日在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电话时表示,在俄罗斯与联合国相关备忘录中规定的解除俄罗斯食品和化肥出口障碍的义务仍未得到履行。普京强调,这份协议的主要目标,即向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有需要的国家供应粮食,迄今也尚未实现。
与此同时,恢复从乌克兰港口的氨的输送,也是俄罗斯的诉求之一。氨能否正常供给,将左右化肥等后续农业生产的成本问题。JCC网站的信息还显示,去年7月协议生效至今,乌克兰的三个港口,即敖德萨港、切尔诺莫斯克港、尤日尼/皮夫登尼港口中一直没有包括氨在内的化肥产品的运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协议到期前,位于乌克兰东北部的陶里亚蒂-敖德萨管道出现爆炸。对于谁是破坏这条世界最长运输液氨的管道的始作俑者,俄乌双方又各执一词。而外媒认为,这可能是“压垮黑海谷物协议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新华社报道,耳其总统埃尔多安8日说,土耳其方面正尽力推动延长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按照埃尔多安的说法,土方将努力推动延长协议,力求将协议有效期延长至两年,但“延长该协议的决定将在最后一刻作出,必须做好俄罗斯可能停止参与的准备”。
在黑海谷物外运协议依旧前景不明的当下,与乌克兰接壤的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东欧五国也密切关注乌克兰粮食的外运。由于此前海运受阻,乌克兰加大了与上述五国进行陆路边境粮食运输的依赖。但价格低廉的乌克兰粮食已使上述东欧五国国内的粮食生产利润骤降,因此,上述五国要求欧盟对来自乌克兰的粮食实施进口限制,且希望延长至9月中旬。
一年来成效日如何?
当前也恰逢《黑海粮食外运协议》签署一周年。JCC网站数据显示,一年来,在该协议框架下,已有超过3200万吨的粮食从乌克兰的三个港口运往三大洲的45个国家。
根据联合国、乌克兰农业部和海关的数据计算,乌克兰在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协议执行期间,出口了5060万吨谷物,价值约为98亿美元。而一旦协议破裂,乌克兰每月将损失高达5亿美元。
也正是该倡议的力促下,乌克兰农产品通过海运恢复部分出口,扭转了全球粮食价格飙升的趋势,毕竟在去年该协议签署前不久,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粮食价格指数,全球粮食价格一度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170)。FAO最新数据显示,6月,国际食品价格要继续下下行,为122.3,已较去年3月的最高点下滑了23%。
同时,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也通过该计划在过去一年中将至少72.5万吨小麦等农产品运往肯尼亚、索马里、也门等地区,援助当地的贫困人口。2021和2022年,世界粮食计划署采购了乌克兰50%的小麦,用以国际援助。2023年至今,这一比重提升至了80%。
至于俄方此前一直强调该协议并没有将小麦等农产品运往最不发达地区,对此,JCC回应称,该协议只在确保乌克兰三个港口的粮食能顺利运出,并没有规定这些粮食运往何处。“这些粮食可以经过加工后再出口,”JCC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向全球认可地区出口都有助于稳定全球市场,缓解食品价格上涨。”
不过,JCC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5月以来,通过该倡议的粮食出口数量有所减少。其中, 2022年10月,乌克兰三大港口的农产品月出口量达到420万吨的峰值,但2023年5月仅为130万吨;6月略有回升至210万吨,但7月至今仅为20万吨。JCC表示,主要是检查速度的放慢。去年11月时,日均能完成11次检查,如今已将至5次以下。
张帅认为,未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要在粮农领域发挥更大作用,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他举例道,作为非盈利组织,疫情期间,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都因资金短缺削减了在非洲、中东的粮食援助项目,“这些组织除了协调各方行动外,还需拓展资金来源,增强粮食援助的物质保障,以提升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综合绩效。”
锂矿股表现活跃 机构称板块预期最差时刻已过去
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我国在四川雅江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1月19日早盘,锂矿股表现活跃。截至发稿,盛新锂能涨超9%,雅化集团、中矿资源、永兴材料、盐湖股份等跟涨。锤子财富2024-01-19 10:28:480000春节旺季临近 白酒板块震荡拉升 机构:板块估值已极具性价比
截至发稿,海南椰岛、今世缘涨超4%,山西汾酒涨超3%,古井贡酒、皇台酒业、青海春天等跟涨。2月2日早盘,白酒板块震荡拉升,截至发稿,海南椰岛、今世缘涨超4%,山西汾酒涨超3%,古井贡酒、皇台酒业、青海春天等跟涨。锤子财富2024-02-02 10:41:3400008月北向净卖出超700亿,“快钱”获利了结、“长钱”场边观望
信心的恢复一方面要靠经济自身的改善,另一方面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持续推出。8月可能将成为年内外资净流出幅度最大的一个月,月初至今累计净流出739.95亿元,上周单周净流出224.2亿元。国际投行的数据显示,全球对冲基金在7月底后增加了2周的中国敞口,但市场涨幅在8月初的头两周内全部回吐,对冲基金再次成为净卖方,表明快钱暂时获利了结,而主动型长线外资的A股配置也持续处于低位。0000上海建设全球最大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基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年底达43%
到2025年,上海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5%、45%以上,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三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项目建成后,老港基地湿垃圾总处理能力将达到4500吨/日,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基地。锤子财富2023-05-29 14:21:430000120英寸可折叠激光电视,藏着中国激光显示产业的野心
中国企业推出可折叠激光电视的创新形态,希望让100英寸以上的激光电视更便于入户和出口,更适用于多元化的场景。9月19日在青岛举行的2023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上,海信视像(600060.SH)展出首款120英寸可折叠激光电视、用于车载HUD(抬头显示)的全色激光投影,长虹透露开发出120英寸柔性屏激光电视,坚果投影称“Allin”激光显示产业。锤子财富2023-09-19 21:49: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