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运动智能可穿戴竞争加剧,佳明如何应对苹果挑战?
专业运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品牌GARMIN(佳明)日前在上海发布了一款高端的fēnix 7 Pro系列户外运动智能腕表,售价为人民币6480元至7480元。佳明还发布了另一款更高端的epix Pro系列智能手表,售价为人民币7490元至8990元。
在佳明亚洲区营销与业务副总经理Scoppen Lin看来,随着智能手表领域逐渐向高端化发展,未来在3000元至5000元人民币价格区间,甚至更高价格的智能手表市场竞争会非常激烈。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佳明在坚固昂贵的高端智能手表领域占主导地位,其中包括价格在500美元以上的设备。作为最早进入专业运动智能手表的品牌,早在2003年,佳明就发布了第一款智能穿戴Forerunner跑表。此外,佳明在全球航海休闲市场市占率第一,在航空领域,佳明以高门槛精密航天科技起家,全球非民航小型飞机几乎都使用佳明飞行系统。
Scoppen Li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相信专业运动类腕表将是未来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重要市场之一。”
但作为佳明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苹果也在进军高端智能手表市场。有消息称,苹果今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可能会推出一款新版Ultra高端智能手表,并将发布下一代的Watch 9系列。而在去年9月的发布会上,苹果已发布首款专业级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 Ultra,售价高达799美元,专为雪地攀岩和潜水冲浪等极限运动人士打造,首次挑战佳明在专业级智能手表市场的地位。
根据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预计,去年9月苹果Ultra发布至去年年底,Ultra的销量达到约110万只。今年第一季度,Ultra占苹果整体智能手表出货量的7.3%。“虽然Ultra占苹果出货量比还在不断提升,但份额仍只在个位数。”Canalys分析师刘健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到目前为止,佳明在全球户外领域穿戴产品市场仍然享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佳明在专业运动手表市场的占比高达81%。不过随着苹果Ultra的发布,今年第一季度,佳明在专业运动手表市场的份额大幅回落至65%,苹果大幅升至34%。
如果看整体智能手表市场的表现,苹果目前已经占据市场过半的份额。Canalys数据显示,苹果2022年智能手表出货量4140万只,占整个智能手表市场份额的53.4%;佳明去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全部出货量为730万只。从智能手表的平均单价(ASP)来看,苹果和佳明不相上下,2022年苹果ASP为421美元,佳明为428美元。
刘健森告诉记者,目前按出货量来看,佳明的出货主要在300至500美元价格段。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智能手表的主流出货价格段为200美元至500美元,也是各厂商竞争最激烈的价格段。
在价格高于500美元的智能手表市场,去年全球的出货量达到1010万只,市场规模达69亿美元。“我认为在700美金以上的市场,苹果优势较为明显。”刘健森表示。
从利润率来看,高端智能手表的毛利要大幅高于普通产品。“一般来说,户外运动手表都是价格较贵的,比如用于户外登山的那些,价格要比用于跑步的健康类手表细分市场高很多,毛利也要更高。”刘健森说道。
根据佳明第一季度财报,包括专业运动类手表在内的户外细分市场的毛利润率达62%,营业收入为7700万美元;远高于健康类手表细分市场49%的毛利率及1100万美元的收入。财报显示,佳明健康类产品销售额在两位数增长的同时,高端户外产品的销售出现高达27%的下滑。
面对苹果公司在高端市场的强势挑战,Scoppen Lin对记者表示:“我们还是很乐见很多市场参与者的投入,因为这样会提升整个消费群体的意识,所以原先一些不考虑买智能手表的消费者也会加入进来,这样也会反过来带动我们销量的增长。”
佳明手表给人“硬核”的感觉,也会让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望而却步。近年来,佳明也试着朝“更轻、更薄”的方向开发智能手表,但平衡手表的尺寸重量与续航市场也是一个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
在谈到未来智能手表的发展趋势时,Scoppen Lin表示:“从技术方面来讲的话,现在智能手表的一个很大的壁垒可能就是电池,现在我们已经能在GPS模式下保持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的续航。“最新发布的fēnix 7 Pro手表就显示电量可持续8天。
尽管苹果手表外观设计轻巧,但电池一直是苹果产品一个最大的障碍。苹果Ultra在低功耗设置下电池也仅可持续两天半,但低功耗模式会降低手表检查心率以及连接卫星系统的频率,更无法进行高山探险或者潜水等极限运动。
科技引领汽车行业新时代,北京现代打造合资转型发展“范本”
最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已然趋缓,车企间的竞争白热化。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下,车企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锤子财富2023-09-13 11:06:370000积极财政政策争论再起,加力提效空间在哪儿
从目前来看,未必需要大规模增加财政赤字,但这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储备政策当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财政:下半年担当稳增长重任的积极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是否会加大?如何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怎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答案将逐步清晰,财政部已经明确下半年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而考虑经济恢复的不同情形,相关部门也按国务院要求加强政策措施储备。0001半年盘点|生物医药资本寒冬还未过去,企业并购若隐若现
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融资事件以及融资金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23年上半年,市场期盼的医药行业资本市场回暖并未到来,多家生物药企的股价还在深度调整中。这直接影响到行业的融资,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融资事件以及融资金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前,生物药企能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仍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仍需要借助外部融资来研发。面对资本市场的寒冬,行业的并购若隐若现。融资继续缩水0000外交部:已有1300多名中国公民从苏丹安全转移; “丫丫”顺利回国;五一期间圆明园门票售罄?园方回应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外交部发言人:已有1300多名中国公民从苏丹安全转移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截至目前,已有1300多名中国公民从苏丹安全转移。(新华社)商务部回应美国遏华政策新动向:如属实,将坚决反对锤子财富2023-04-28 07:11:330001商务部等13部门: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目标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日前,商务部等13部门办公厅(室)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