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就业促进司:我国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近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围绕会议相关部署要求,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人。
问题一: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庞大的发展中国家。2022年末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约8.8亿人,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较高,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
从结构看,大龄劳动力数量有所减少,而青年劳动力数量稳中有增。从素质看,人口素质稳步提升,2022年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问题二:如何稳定劳动参与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上述负责人表示,促进就业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稳定劳动参与率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将按照会议要求,强化就业优先,坚持供需发力,促进劳动者安其岗位、乐其职业,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健全就业目标优先的宏观调控机制,推动财政、金融、产业、区域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拓宽高质量就业空间,加大重大战略与就业布局协同,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
二是强化重点保障稳定劳动力供给。稳定女性就业水平,构建促进女性就业长效机制,保障女性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促进青年就业,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施展才干、建功立业。加强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三是强化服务供给促进市场供需匹配。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推动劳动者在常住地、就业地均等享受基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帮助劳动者稳定就业,引导更多劳动者在勤劳奋斗中创造价值。
问题三:如何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改善劳动力结构、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要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劳动者就业需求,推动建立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技工教育特色发展,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技能实训。
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使职业技能培训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全过程。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强化数字技能等新一代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
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扎实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和职业标准开发机制,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问题四: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四方面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一是持续推进应保尽保,增强制度公平性。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引导和促进更多农民工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落实为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等帮扶政策。
二是完善全国统筹制度,突出制度统一性。稳妥实施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一养老保险政策;统一全国基金收支管理制度,在更大范围发挥养老保险共济功能,更好地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发展二、三支柱养老保险,实现保障方式多样性。下一步,要研究探索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的措施,鼓励引导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年金;结合先行城市或地区情况,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配套政策,吸引更多人参与并适时推广到全国。
四是完善待遇合理调整机制,保持保障水平适度性。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等因素,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指导各省份提高本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使其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
五是健全基金监管体系,提升制度运行安全性,守护好人民群众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六是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便捷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社保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
造车新势力11月成绩单出炉:小鹏汽车再创单月交付新高,理想汽车同比增172.9%
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41,030辆,同比增长172.9%。极氪11月交付达13104台,同比增长19%,再创历史新高。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20,041台,同比增长245%,连续2个月月交付突破两万。12月1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2023年11月造车成绩单。锤子财富2023-12-01 17:56:230000精细化工产业迎重磅政策,培育超500家“小巨人”企业
全国已有400多家化工园区将精细化工作为主导产业。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还面临企业研发投入较低、技术装备基础不牢、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安全环保压力较大、上下游协同不足等问题。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附加值高、需求增速快,是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支撑。0000国铁集团前三季度实现扭亏,四季度铁路投资有望维持高位
前三季度铁路投资已完成全年计划的66.96%。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铁路运输经营持续向好,铁路客货运大幅增长,国铁集团实现扭亏为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日前披露的2023年前三季度财务决算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080亿元,同比增加1258亿元、增长16.1%,盈利12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9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0000办展频率前所未有,浙江县域发力会展业
多地办展频率大增,针对性政策陆续出台。一端连着产业,一端连着市场,还能撬动当地的文旅消费,会展业在经济波动复苏的当下,成为了多地寻求发展的聚焦重点——不仅仅是致力于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上海,还有希望承接其溢出效应或形成差异化发展的周边区县。0000央行:推动金融稳定法早日出台实施,健全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发挥好存款保险的风险处置职能,稳步推进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筹集积累和规则制定工作,推动金融稳定法早日出台实施,健全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对2022年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