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适度饮酒还是滴酒不沾?葛均波院士建议酒精摄入“因人而异”
饮酒与健康的关系长期以来科学界就充满争论,尤其是关于酒精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无明确定论。
根据美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最新发表的一项5万人最新研究称,轻度至中度饮酒可能会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因为它会导致大脑中压力信号长期减少。
但心脏病专家警告说,酒精对心脏的好处并不意味着人们应该忽视酒精的其他危害。

“我们不提倡使用酒精来降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因为酒精对健康有其他影响。”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马萨诸塞州医院心血管影像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心脏病专家Ahmed Tawakol表示,如果了解酒精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机制,目标将是找到其他方法来复制酒精的保护作用而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此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证明适度饮酒与降低心脏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在这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想确切地了解轻度至中度饮酒(女性每天喝一杯,男性每天喝一到两杯)如何减少心血管疾病。为此,他们对麻省总医院Brigham生物库中5万患者样本数据进行了研究。
在调整遗传、临床、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后,他们发现轻度至中度饮酒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通过对754名患者的大脑成像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戒酒或少量饮酒的人相比,轻度至中度饮酒者的大脑杏仁核中的压力信号减少。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5万名患者样本中,轻度至中度饮酒对有焦虑史的人的心脏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不过该研究还表明,任何量的酒精摄入都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并且如果每周饮酒超过14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开始增加,同时整体大脑活动开始减少。
由于基因差异,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对于酒精的反应有所不同。就在上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一项针对50多万中国人研究显示,大量饮酒会导致超过60种疾病风险上升。
这项研究由北大公共卫生学院与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研究了中国嘉道理(Kadoorie)生物库过去12年51万成年人的样本,调查了饮酒与200多种疾病的关联。结果发现,在男性中,酒精摄入与61种疾病发病正相关。
不过有趣的是研究也发现,与偶尔饮酒或适度饮酒的男性相比,戒酒或者滴酒不沾的男性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反而更高。以原发性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IHD)为例,数据显示,不饮酒的人群中两种疾病事件发生率都为约1.2%,而在每周饮酒量少于140g的人群中,两种疾病事件发生率分别降至1.06%和0.94%,在每周酒精摄入超过420g人群中,两种疾病事件的发生率回升至1.27%和1.02%。
但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在东南亚人群中,包括ALDH2和ADH1B在内的基因变异极大地改变了酒精代谢并强烈影响东南亚人群的酒精摄入量,由酒精引起的疾病负担可能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大得多。
关于饮酒的研究此前也形形色色、褒贬不一。例如2017年就有一篇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的杂志称,长期轻中度饮酒会造成认知、记忆等大脑功能损伤,还会导致大脑萎缩;还有专家曾表示,摄入过量的酒精会导致心肌损伤,患上“酒精性心肌病”,导致心衰和猝死。
那么作为普通人,到底应该是遵从“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还是应该尽可能“滴酒不沾”呢?为此,第一财经记者咨询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心脏病专家葛均波教授。他笑着摇摇头,对记者说了四个字:“盲人摸象”。
葛均波强调:“不同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好像把黄瓜和茄子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对的。饮酒最重要的是‘因人而异’,酒精对健康的影响与遗传基因和ALDH2水平相关。”
他进一步说道,ALDH2(乙醛脱氢酶2)酶是可以检测的,但这个酶是负责酒精代谢的酶,如果酶的活性高代谢就快,主要预测的是个人酒精可摄入量的大小,但还不能说明酒精对人体的健康有害或者有益,后者需要深入的研究才能证明。
国务院:原则同意《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地震、洪涝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0001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即将实施;宁德时代发布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丨明日主题前瞻
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即将实施;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个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小米称将积极拥抱大语言模型。①商用密码管理条例即将实施,密码行业迈入快车道0000“一区一活动”全覆盖:世界城市日吸引全民参与,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
每个区均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将城市、历史文化与生活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呈现出地区活力之余,也鼓励着更多人走近城市,拥抱自然。值此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世界城市日也迎来十周年。上海作为世界城市日的发源地和“永久主场”,今年推出覆盖全市16个区的“一区一活动”,让全球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走向了市民身边,也将社会参与面更加广泛成为了今年世界城市日的突出亮点。锤子财富2024-11-02 07:30:360000美国拉拢日本打造半导体产业链,七家大厂为何跟风下注?
全球七家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已经制定了在日本增资或深化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计划。更具弹性的半导体产业链生态系统,成为美日经贸高级官员此次在美国会见的议程的重中之重。当地时间26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美国底特律会见了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双方讨论了一系列对美日商业关系至关重要的问题和活动,包括有弹性的半导体供应链、出口管制合作以及新兴技术在加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锤子财富2023-05-27 18:33:490000应对老龄化vs稳就业:见证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十年权衡
延迟退休之所以要经历这么长时间的延宕,也许并不是难在具体的制度设计,而是难在如何能够达成社会共识,如何保护一线和基层劳动者以及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从2013年中央文件首次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到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我国用了11年时间来审慎研究制定退休年龄调整的方案。而积极应对老龄化和稳定劳动力市场,是其中的两大考量。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