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成品油调价在即,高盛年内已3次下调国际油价预期
国内成品油价将于6月13日24时迎来今年第12次调整。
6月12日,国内原油系期货盘中跌幅扩大。截至收盘,低硫燃料油、燃料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分别收跌2.66%、1.8%、2.3%;A股市场上,三桶油均收跌。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芦青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预测的本轮成品油调价幅度未达到国家发改委规定的50元/吨的调价红线,且距离调价窗口开启仅剩下1个工作日,预计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搁浅概率较大。另外,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08%,预计汽柴油价格将下调40元/吨。
国内成品油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整体呈现高位波动行情,过去一周油价不涨反跌,周线小幅收跌。
通联数据显示,截至发稿美WTI原油期货下跌2.69%,至每桶68.28美元,跌破70美元大关;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2.53%,至每桶72.9美元。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周跌幅达到1.8%,创下5月初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海通期货分析师杨安认为,大宗商品最近两个交易日整体进入了反弹节奏,有减产加持的原油原本应该好好表现一番,但油价却似乎失去了方向感,就连美国能源部称将发布新的招标再购买300万桶原油的消息,也没有对盘面形成刺激。
而高盛也已将12月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此前的每桶95美元下调至86美元。这是高盛年内第三次下调油价前景,此前该行一直坚持其每桶100美元的看涨预测。高盛还将12月WTI油价预估从89美元降至81美元。高盛表示下调油价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供应上升和需求前景趋弱。
不过,杨安认为,相对于减产带来的积极变化,投资者更担心后续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WTI原油近端结构再次变为贴水,但这并不意味着油价有大跌风险。虽然投资者追涨意愿不足,但在OPEC 预期管理下,供需层面暂时看不到明显恶化风险,油价大概率继续维持区间振荡走势。投资者在谨慎选择机会时,需注意加强风险控制。
需求方面,EIA预计,将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2万桶/日至170万桶/日,此前预计为172万桶/日。预计2023年美国原油需求增速为15万桶/日,此前为19万桶/日,预计2024年美国原油需求增速为26万桶/日,此前为33万桶/日。预计2023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增加72万桶/日,此前为64万桶/日,预计2024年美国原油产量将增加16万桶/日,此前为16万桶/日。
成品油消费方面,EIA判断受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推动,2023年汽油和航空燃料的消耗量将增加。预计到2024年,汽油和航空燃料的消费增长将更加缓慢。
王芦青分析称,美原油70美元/桶支撑性较强,但考虑到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依旧不明朗,市场担忧再度加息,且多国经济数据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导致油价企稳后上涨乏力。市场看多情绪相对谨慎,国际原油表现为小幅波动行情。本周期原油均值环比微幅下跌,国内成品油参考的原油变化率也以窄幅波动为主。
陆金所控股发布“双重上市”后首份财报,一季度环比扭亏为盈
对业绩U型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5月23日,陆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发布一季报,这也是其回港双重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财务数据显示,相对于去年第四季度,陆金所控股一季度实现了环比扭亏为盈,但业绩较去年同期仍有大幅下降。陆金所控股高层表示,第一季度其核心小微客户仍受经营环境影响,但目前宏观层面复苏已有所起色,因此对业绩“U型”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0001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出席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并发表专题演讲
陈晓东全面介绍倡议在20个重点合作方向取得的丰硕成果,强调倡议为人类社会走出安全困境提供“指南针”,为化解矛盾分歧注入新动能。2024年9月14日,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出席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专场活动,并发表题为《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 同心共筑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专题演讲。000010月CPI同比再度转负,四季度物价走势如何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略有回落。受食品价格下跌、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10月CPI同比涨幅再次转负。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2023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10月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6%,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锤子财富2023-11-09 15:51:120000瑞银拆解比亚迪海豹: 成本比特斯拉低15%,比大众汽车低35%
海豹大约75%的零部件由比亚迪自己生产。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后,比亚迪成为各家车企和机构集中研究的对象。最近,日本某出版社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拆解,而这款集成了比亚迪多种先进技术的车型也再次被瑞银证券研究部(以下简称“瑞银”)进行了拆解分析。0000两大股东退出,杭州国资接盘东风裕隆
东风裕隆已经停产3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裕隆”)在6月27日发生多起工商变更,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汽车”)、裕隆大陆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裕隆汽车”)均退出,杭州大江东国有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全资股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