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同行衬托得好?熊市中银行理财表现淡定,逐渐摸准市场定位
原标题:都是同行衬托得好?熊市中银行理财表现淡定,逐渐摸准市场定位
在资管新规时代,银行理财慢慢在资管市场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经历了几次市场大幅波动之后,我现在感觉银行理财的定位,特别是与公募基金的这种分层越来越明确了。”3月18日,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有着同样感受的从业者不在少数。多位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资管人士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上海地区一位银行资管人士说,去年二季度的债、今年一季度的股,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是最能体现机构投资理念和风控风格的时候,也是对投资者最好的教育窗口。
投资理财领域近期最大的热点话题就是公募基金的回撤和亏损。春节一过,股市就经历了近一个月的下跌调整,备受个人投资者青睐的基金产品也遭遇了大面积、大幅度的净值回撤,短短数月从涨上热搜到跌上热搜。去年以来,公募基金就霸占了理财市场话题之王的宝座。
另一方面,仍在摸索改革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则颇为淡定。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轮股票市场持续下跌对银行理财影响较小,产品表现稳定,在基金大幅回撤的衬托之下表现出一定优势。
绝对收益策略助力银行理财淡定应对熊市
统计数据显示,从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截至目前,普通股票型基金仅16只上涨,其余全部下跌,平均跌幅达13.63%;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达12.8%,仅47只上涨。
投资平台上,基民吐槽声一片。
虽然没有全面的数据支撑,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同时段绝大部分银行理财表现颇为稳定,并且不乏净值增长的出色产品。
比如,工银理财官网显示的如意人生颐和270天和颐和365天固收类开放式产品,截至最新数据年化收益分别达4.08%和4.2%,产品最大回撤分别为0.26%和0.44%。
再比如,民生银行慧赢添利半年定开固收7号、慧赢添利一年定开固收7号,以及贵竹固收增强两年4号,这三款产品的最新期间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6.56%、4.63%、5.8473%,均远超业绩基准。
究其原因,一是在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中,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本来就比较小。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单款理财产品权益占比均在20%以下,因此净值回撤不大。
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大约在这个水平。
除了配置比例上较低,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资管或理财子公司自身的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上的特点。银行理财大多秉持绝对收益的理念,对风险的容忍度较低。
“春节前在考虑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问题上,考虑到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我们本着‘宁可踩空、不可踩错’的理念,大幅度砍掉了产品中的权益仓位,所以年后产品表现很不错,公募基金大部分还是持股过年的。”北京地区一位理财子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记者询问了多家机构,这一操作在银行资管行业较为普遍。
长三角地区一家银行资管人士对记者说,该行年初时的策略是配置长久期的利率债,也未持有权益仓位,在较早时就减持了指数基金,获取25%的回报,“风控上止损很严格,所以权益仓位也很轻。”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定位愈加清晰
上述北京地区理财子公司人士对记者介绍,按照风险、收益、波动的不同,整个资管市场的体系可以看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是知名的私募或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高波动,银行理财则位于塔座,特点是大客群、大资金、低波动。“银行理财产品体系中也会有部分中高风险等级产品,但总体上是这样的特点。”
回顾银行理财转型以来经历的变化,可粗略勾勒出其特点。去年上半年债券市场大幅波动,理财产品都遭遇了回撤,大量刚刚完成净值化改造的新产品经历了净值跌破1的窘境,一时间成为市场焦点,而彼时债券基金的表现则让投资者相对淡定。随后,股票市场风生水起,权益基金成为市场的香饽饽,爆款基金层出不穷,银行理财产品也在研究讨论如何分享权益市场上涨的红利。当前,当股票市场开始调整,基金大幅亏损,银行理财则“暗自庆幸”。
银行理财和基金的差异表现,不仅体现在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上,当前阶段的管理方式亦有所区别。
一位银行资管人士对记者透露,比如去年债券市场大跌时,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或多或少通过减免管理费等形式补贴投资者,而基金本身赚的就是管理费。
虽然去年银行理财也都在纷纷探讨加大权益市场的配置,但事实上动作并不明显。银行理财的资产配置结构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反而有所下降,债券资产占比保持上升。银行理财年报显示,2020年银行理财投向债券、非标和权益资产的余额分别为18.53万亿、3.15万亿和1.37万亿,分别占总投资资产的64.26%、10.89%和4.75%。
对于权益资产占比的下降,上述北京银行理财人士解释称,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此前银行理财以资金池的形式进行投资配置,相对自由,改革后新产品独立运作管理,要求大为提高,不敢轻易配置权益;二是其他类型的产品中,搭配权益资产由于受期限错配等因素的影响,配置难度也有加大。不过权益市场对银行理财的重要性正在显著上升,随着产品模式的成熟,投资者教育的深入,尤其是产品期限的拉长,银行理财必定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权益市场当中去。
揭秘内蒙古“一哥”发家史:年龄30岁,109家企业,年入1105.95亿
呼和浩特市,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首府,Ⅱ型大城市,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北拥草原、南临黄河,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2022年,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329亿元,位于2022年中国内地GDP百强城市榜单第98位。锤子财富2023-05-12 18:14:130000结构性存款何去何从 压降达标、新发环比减少
原标题:压降达标、新发环比减少结构性存款何去何从自监管机构提出明确压降目标后,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大降,而新增发行也出现相应变动。1月26日,来自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18日?24日间,银行结构性存款发行量较上期减少22只。在存量压降、新增产品面临波动的情况下,中小银行不得不直面负债端压力。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小银行负债端“开源”可考虑应用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业务。0000城投债“小作文”传播沸沸扬扬,涉城投债产品“一刀切”暂停备案?期货资管躺枪
财联社4月22日讯(编辑杨斌)今日,一则城投债“小作文”被传播,沸沸扬扬,诸多债市从业人员微信被刷屏,言称某期货资管公司本周接到证监会与基金业协会的窗口指导,资管体系(包括券商资管、期货资管,和银行资管)、公募专户从下周起暂停涉债类产品备案,主要指合同投资范围内包含城投债;本次监管控制的主要方向是限制城投债总量规模。”0000“逃离”北上广到中西部去:中国人口迁徙变局
中西部强省会城市的人口聚集能力在提升,传统沿海城市吸引力正在减弱。中国人口迁徙路线正在发生变化。中房报记者许倩北京报道我国正迈向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红利即将褪去,这是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比2021年末减少了85万。这是1961年以来中国人口首次负增长。锤子财富2023-04-14 22:37:510004高开低走 银行股行情只是昙花一现?
来自:北京商报连续两日银行板块的全线飘红,使得银行股迎来估值修复行情的声音日渐高涨,但在本周的第一个交易日(10月19日),银行板块却未能延续上周的强势拉升,早盘冲高后走弱,收盘时Wind银行行业指数仅微涨0.38%,近半数A股银行股收跌。不过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维持银行股估值修复预期不变,短期震荡不会影响其长期上涨走势,估值修复行情可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