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纪录!年内券商承销金额突破11万亿 “头部效应”凸显
原标题:刷新纪录!年内券商承销金额突破11万亿 “头部效应”凸显
岁末年终,又到了券商“冲业绩”的时候。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年内券商承销股权、债权的融资金额合计达11.05万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此外,该数据还超越了2019年全年的承销金额,同时刷新了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二八分化”现象在券商投行业务方面也随之凸显。在前十名券商承销金额占市场六成以上份额的同时,也有8家券商年内承销金额尚不足10亿元,其中不乏A股上市券商及知名外资券商。
年内券商主承销金额刷新历史新高。12月20日,深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建军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年会上表示,要推动投融资协调发展,坚持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并重,丰富金融服务与产品供给,大力推动长期资金入市。据Wind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来看,截至12月20日,今年证券公司承销股权、债权的融资金额合计已达11.0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9.09%,而该数据也超过了去年全年8.81万亿元的承销金额,同时刷新券商年度承销额峰值。
具体来看,截至12月20日,年内券商股权融资金额为1.6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9%;而债权融资金额则为9.41万亿元,同比增33.66%。可以看出,债权融资金额远高于股权融资金额。
券商业资深人士王剑辉分析,导致年内券商承销金额居高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宏观上受益于宽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制度上受益于制度改革,如创业板注册制等带来的红利。同时,王剑辉还提到,受特殊经济环境,例如疫情冲击、经济放缓的影响,投资者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通常债权融资金额也都高于股权融资,但由于特殊的经济环境影响,所以今年的差距比较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在承销金额创新高的同时,有两家券商“功不可没”。在年内承销金额排名中,两家“中信系”券商依然霸榜第一、第二名。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中信证券年内的股债承销金额为1.47万亿元,排名首位;中信建投则以1.26万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二。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上述两家券商年内承销金额合计2.73万亿元,占证券公司年内承销总金额24.71%,换言之,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两家券商的承销金额就已抢占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同时,上述两家券商也是在数据可统计的107家券商中,年内股债承销规模“唯二”破万亿元的券商,而去年同期,仅中信证券的承销规模破万亿元。
除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外,在前述提及的107家券商中,还有25家证券公司的年内承销金额超千亿元。其中,国泰君安和中金公司分别以7981.67亿元、7278.01亿元的承销金额分别排名第三、第四,而在年内主承销金额排名前十的券商还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以及华泰联合证券。据统计,前十名的承销金额占券商承销市场份额六成以上。
“投行业务头部效应一直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债权承销上,对渠道、客户以及自有资金的要求都比较高。同时,头部券商的承销费用近年来也呈下降趋势,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此背景下,中小型机构承销的市场占有率也会相对下降”,王剑辉评价道。
正如王剑辉所说,在头部券商大幅“抢占”市场份额的背景下,承销市场的“二八分化”现象也趋于明显。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头部券商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也有8家券商年内股债承销金额尚不足10亿元,其中包括金元证券、英大证券、中天证券、高盛高华证券、银泰证券、国联证券、摩根大通证券、华宝证券。而承销金额排名末位的华宝证券年内承销金额仅为1.2亿元。
那么,这类券商如何才能扭转当面排名靠后的局面呢?王剑辉表示,要想通过短期扭转局面,可以通过高薪招聘有经验的人才团队。中长期来看,更多的是要在客户拓展、创新产品拓展等方面下功夫。“对于中小型券商而言,如果还是依赖同质化的服务与头部券商争夺市场的话,很难有出路。只有在产品或服务方面展现特殊、个性化的优势,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同和药业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3309.65万 较上年同期增长23.36%
挖贝网4月23日,同和药业(300636)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20,746,478.6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96,474.7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6%。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264,632.48元,总资产2,333,114,239.79元。0003地方AMC“蜂拥”个贷不良转让试点 这些机构已入场备战
原标题:地方AMC“蜂拥”个贷不良转让试点这些机构已入场备战又有4家地方AMC(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拿到“入场券”,开始进军个贷不良批量转让。3月7日,根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15家地方AMC加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队列。目前,收购机构参与试点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AMC纷纷抓住业务试点契机,组建专业团队、完善配套机制、强化风控措施,积极参与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个贷批量贷款收购处置工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