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彻底退出5G基带业务 节源节流好过冬?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多番挣扎后,英特尔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5G基带业务。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英特尔计划将与笔记本电脑业务相关的4G、5G基带技术转让给联发科与广和通。转让预计在5月底前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9年7月,英特尔已经以10亿美元的价格将手机的5G基带业务卖给了苹果。此次转让也意味着,英特尔未来将彻底退出5G基带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向英特尔中国区相关负责人求证该传闻的真实性,对方援引了美国总部方面的回应称,随着继续优先投资IDM 2.0战略,公司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退出LTE和5G的WWAN(无线广域网)客户业务。
英特尔方面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与合作伙伴和客户合作,促进无缝过渡,以支持他们正在进行的业务,并确保公司客户继续拥有联网PC领域的解决方案,使行业能够向市场提供出色的解决方案,并确保这些解决方案在基于英特尔的平台上运行良好。
梦断手机基带
曾几何时,英特尔一度在通信基带领域雄心万丈。
“早在3G时代,英特尔就开始研发基带芯片业务了。”C114通信网主编周桂军向记者回忆称,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随即智能手机市场开启了一轮快速增长的周期,当时正值4G前夕,几乎所有的巨头都在押注手机业务,包括英特尔。
瞄准手机基带业务后,英特尔加快了投资步伐,要与当时最大的对手高通全力一搏。后者由于手握CDMA专利,在3G时代赚得盆满钵满,并由此“发家”,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基带芯片巨头。作为应对,2010年,英特尔豪掷14亿美元收购了英飞凌无线业务,大手笔研发和推广WiMax技术,意图与高通的CDMA分庭抗礼。
但这一豪赌,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2008年12月,3GPP首版4G LTE标准冻结,一年之后全球商用成功。自此,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绝大多数站到了LTE阵营一边,而放弃了进入WiMax生态。
追忆当时的行业往事,一位经历了2010年3/4G换代的前运营商人士告诉记者,经历了2G、3G时代的激烈厮杀后,运营商对于成本已经非常敏感,因此,保守选择从3G时代就成熟过渡的LTE技术路线,无疑是合乎逻辑的。“这是一种更加安全的策略。”该人士表示。
无力对抗趋势的英特尔也只好暂时沉寂,但仍未放弃。在押注WiMax失利后,英特尔的通信基带业务也迎来了最大转机。2016年,不堪忍受高额“高通税”的苹果与高通分道扬镳,转而选择与英特尔合作。从iPhone Xs系列到iPhone 11系列连续两代产品,苹果都选择了使用英特尔的基带芯片。
但这随后被证明是一场灾难。由于信号不稳定,iPhone受尽用户的吐槽与抱怨,而实际评测也证实了问题出在基带芯片上。雪上加霜的是,英特尔原定于2019年下半年交货的5G基带芯片也研发超期。这让想如期推出5G手机的苹果非常失望。
2019年4月,高通最终和苹果达成和解,双方重新签订了一份长达6年的合作协议。同一天,英特尔宣布放弃手机基带芯片研发。不久之后,苹果又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大部分”的手机基带芯片业务。自此,英特尔的手机5G业务也正式进入了历史。
“其实在WiMax失败后,后面发生的一切几乎都是注定的。”周桂军向记者表示,英特尔或许最初也想用CDMA技术,无奈没有专利只能另下赌注,但通信领域生态效应太重要,英特尔选择豪赌,就只能承担会输的风险。
战略收缩
在放弃手机基带业务后,PC基带业务也迅速成为“鸡肋”而被英特尔放弃。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成本考量,另一方面则是产业下行周期的战略收缩。
“笔记本的基带芯片市场相对手机而言规模非常小,技术难度也低很多,因此‘卷’得也很厉害。”半导体分析师季维告诉记者,放弃手机基带业务后,仍然保留研发PC基带业务,对于英特尔而言,利润与成本占比并不划算,尤其是在英特尔财报业绩“亮红灯”的情况下。
财报信息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2财年,英特尔全年营收只有631亿美元,较2021年的790亿美元下降20%,净利润为80.14亿美元,较2021年的198.7亿美元下降了60%。
在此背景下,英特尔也大刀阔斧地推出了“开源节流”的成本控制举措。继2023年初宣布将下调管理人员及包括CEO在内的高管薪酬来大幅削减成本后,英特尔也在进行大幅裁员和缩减业务。公开信息显示,除关停了计划投资7亿美元的实验室外,英特尔还终止了在以色列2亿美元的研发中心项目。
在财报通告会上,英特尔现任CEO帕特·基辛格明确表示,今年预计将削减30亿美元成本,裁员、砍业务将会继续进行。
而砍掉PC基带业务,似乎也早有征兆。Gartner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PC出货量一路跌跌不休。其中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近29%,创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下行大周期下,英特尔也加快了调整的步伐。
“这次出售笔记本电脑5G基带的业务,是继2019年将智能手机5G基带业务出售给苹果后,又一个预期中的发展策略。”CINNO Research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Elvis Hsu告诉记者,基辛格2021年提出IDM2.0战略后,便将主要业务聚焦在前景看好的晶圆代工以及核心CPU处理器业务上,如资料中心/服务器。而英特尔的策略不断地调整,主要是要保留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技术以保持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接盘英特尔PC基带业务的联发科与广和通,均与英特尔存在业务往来。其中,早在2021年,英特尔便与联发科合作,研发了基于联发科5G基带面向PC的5G解决方案,同时英特尔也曾是广和通的第三大股东,后者首款5G物联网通信模组产品搭载的正是英特尔的产品。
“从各种迹象来看,这次出售还是英特尔比较务实和成熟的一次运作。”周桂军表示,抛开战略调整的因素,英特尔也将业务交给了信任的合作伙伴,这将有利于英特尔的长远利益。
5G希望犹存
虽然退出了5G基带业务,但英特尔却并未放弃5G,在上个月举行的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英特尔便发布了集成vRAN Boost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大大提升了5G网络性能。此外,英特尔与SK电信合作开发了用于5G核心网的英特尔基础设施电源管理器参考软件,该软件降低了CPU运行时30%的平均能耗。
英特尔方面向记者表示,过去十多年,公司一直在推动从核心网到无线接入网(RAN)再到边缘的全球网络虚拟化,也就是将网络从功能固定的硬件转移到可编程的软件定义平台上,提升网络敏捷性的同时,降低复杂性和成本。
“开放网络和虚拟化一直是英特尔在5G领域的长远目标。”周桂军告诉记者,英特尔对于未来网络的认知一直是前沿性的,因此,英特尔长期的研发重心都放在建立以X86通用芯片为基础的网络设备软件化上,从这个维度看,英特尔的5G业务一直在持续,这次出售基带业务也不会影响英特尔的这一目标。
Elvis Hsu则向记者表示,虽然停止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5G基带的相关业务,但英特尔仍然与联发科合作并提供CPU内基于5G基带的解决方案,如此并不会影响英特尔在网络连线如WiFi、Bluetooth、Ethernet或网络边缘计算等方面的业务。
市场研报显示,从2024年开始,至少会有30%比例的全球数据在网络边缘进行计算和处理,因此英特尔的vRAN技术在未来5G发展上会变得更加重要。
除此之外,Elvis Hsu指出,英特尔也对车联网芯片的业务相当重视,并加强5G及未来6G在网络上相关的应用领域,在先进制程及先进封装技术方面也投入大量资金,扩充产能,加速研发,以维持其领先地位。
“在英特尔退出5G基带业务后,高通的市场地位也会进一步稳固。”季维表示,但从长远来看,英特尔在5G半导体内与高通的竞争仍会持续,这一竞争或许会在另一些维度展开,而这也是未来业内所关注的。
责任编辑:李桐
周黑鸭现状:抗住极端测试,毛利率稳健,复苏迹象明显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周黑鸭正在经历第三次创业,疫情对公司业绩又进行了‘极端测试’。”4月3日,周黑鸭(01458.HK)举行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执行董事兼CEO张宇晨现场表示,特殊时期也进一步倒逼公司加快全渠道变革的步伐,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变化帮助公司应对了不确定因素,公司变得更稳健、更扎实。市场资讯2023-04-12 13:15:480000上市公司退市了,股民持有的股票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A股市场的股票很少有退市的,这跟中国国情有关,上市比较严格,因此退市也比较慎重。如果真要退市了,则这些股票大多是ST股票,一般连续两年亏损,第三年年报中还继续亏损,就会被戴帽,年报还不能扭亏为盈,就将被退市。另外,创业板就比较直接了,没有ST一说,连续亏损三年则立即退市。锤子财富2020-07-12 11:59:200000蚂蚁集团AH股推迟上市 阿里巴巴大跌逾9%市值蒸发6000亿
来自:新浪港股11月4日消息,11月2日,四部门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了监管约谈。11月3日,上交所与港交所暂缓蚂蚁集团上市,随后蚂蚁在港交所公告称H股也推迟上市。隔夜在美股,阿里巴巴大跌8%,今日阿里巴巴港股低开9.27%,以港股价格计算,市值蒸发6000亿港元。锤子财富2020-11-04 15:21:320000海通策略:四季度行情整体不差 科技仍是产业主线
来源:股市荀策(原标题:【海通策略】A股的四季度效应(荀玉根、郑子勋))核心结论:①趋势上,历史统计显示11月-次年2月指数上涨概率高、平均收益为正,即便牛市向熊市转换,Q4也很难大跌。②结构上,四季度容易再平衡,背景是前期行情分化明显、年底资金博弈,这次催化剂为经济复苏+金改。③资金面+基本面双轮驱动的牛市3浪仍在,中短期后周期的大金融地产更优,科技是转型升级牛的中长期主线。锤子财富2020-10-25 16:09:490000美国经济将面临深度衰退?这次可能是债市猜错了
智通财经了解到,当今年美国银行业危机发生时,债券市场的反应十分强烈。3月份,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三天内下跌了整整一个百分点,为1982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对于习惯于将此类信号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交易员来说,这一信息是显而易见的。通货膨胀是他们主要威胁的日子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债收益率显示,金融系统的压力使得经济衰退不可避免。智通财经APP2023-04-10 11:13: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