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荒”下华尔街投行酝酿第三波裁员,中国业务影响较小
多家知名华尔街投行从去年开始就传出裁员消息,然而今年5月前后,第二波裁员又扑面而来,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信、瑞银都在其中。但这还不是终点。
据第一财经从多名猎头和国际投行的投行部、研究部从业人士处获悉,由于全球一级市场惨淡,“交易荒”严重影响了投行的盈利,因此未来第三波裁员可能仍难避免。早前大幅扩张的IBD(投资银行部门)是重灾区,从新手到董事总经理都可能被波及。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个别投行裁员涉及中国业务,但主要是在香港的人员,而且影响面较小。
多家顶级投行大幅裁员节流
多家外媒报道,由于交易环境不景气,高盛正在考虑进行新一轮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未来数周内裁减最多250人,部分董事总经理、合伙人将受影响。另有消息人士指,裁员的时间无法确定,但可能在几周内发生。
对于这些“动手”早的投行来说,这其实已是不到一年时间里的第三轮裁员。据悉,高盛在去年9月裁减数百名员工,今年1月再裁减约3200个职位。截至今年3月底,高盛拥有4.54万名员工,较去年年底减少6%。
由于交易量的回升需要更长时间,华尔街大行正在重新审视成本。据报道,高盛首席执行官苏德巍(David Solomon)今年1月在公司高管的一次私人聚会上表示,他没有更早裁员是个错误。高盛今年2月公布了10亿美元的节流计划,其中6亿美元来自早些时候的裁员和替代招聘限制。
高盛最赚钱的就是投行业务,该项业务在2020年和2021年经历了辉煌的两年,但此后明显放缓,这和极具挑战性的全球宏观环境息息相关。投行部门在2023年头3个月里的收入同比下降26%。此外,高盛第二季度来自股票和固定收益交易的收益同比下降超25%。
事实上,在“狼性文化”的美资投行,裁员司空见惯,例如高盛每年都会进行这种审查,但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暂停了,而且2020年开始的超低利率以及大牛市反而推动一些机构逆势扩张。如今,面对高达5%的联邦基金利率、低迷的一级市场交易,裁员节流似乎难以避免。
普遍的新一轮裁员发生在华尔街2023年前几个月的低迷背景下。企业并购活动创下10年来最疲弱开局,抑制了投行从手续费中赚取的收入。根据Dealogic数据,跟去年同期相比,全球并购交易额下降了48%至5151亿美元。早在2022年,这种趋势就已非常明显,只是当时不少银行家寄望于情况将在2023年好转,但事与愿违。
此前一直没有动静的摩根士丹利近期也传出裁员消息,一度引爆社交平台——据悉,摩根士丹利本月大约裁减3000个职位。该机构对记者表示,对此不予置评。不过,亦有相关猎头对记者表示,此次涉及的人员从董事总经理到分析师级别人员,涵盖了ECM(股权资本市场)、M&A(并购)、公司金融等领域。其中,中国业务亦有涉及,主要集中在香港的医疗、TMT等组别。
从全球来看,摩根士丹利第一季度的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了14%,固定收益交易收入下降了12%至25.8亿美元。
另一顶级美资投行摩根大通也在裁员,但幅度相对较小,约裁500个职位。而猎头对记者表示,行动可能并未结束。
近期,摩根大通在匆忙收购了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第一信托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后,就宣布将对该行裁减约1000名员工。摩根大通当时表示,已履行对第一信托银行员工的承诺,在5月1日交易完成后的30天内明确员工的就业状况。
摩根大通表示:“绝大多数第一信托银行的员工将会被安排在摩根大通工作——要么是过渡期,要么是全职工作。”处于过渡角色的工人将被雇佣最多12个月,没有获得新职位的员工将获得两个月的工资和福利,并将获得一次性总付和持续福利。摩根大通在全球拥有约30万名员工。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亦计划让大约40名亚洲员工内部转职到其他部门(不同地区或不同业务条线),以避免发生直接裁员。据悉,40名员工以初级员工为主,超过半数常驻中国香港,以中国资本市场相关业务为主,少数涉及全球资本市场业务。业务调整部分原因是因为美银在中国内地业务量出现萎缩。
此外,早前瑞银突然宣布收购瑞信,人员问题也成为焦点。据记者了解,尽管目前两家机构仍在以独立实体运行,但多数瑞信员工可能需要离开,而瑞银亦可能出现小部分的裁员。
全球市场环境依旧严峻
如果要问2023年的形势会否比2022年好,可能答案是否定的——利率仍然居高不下,经济增速并未回升,可能唯一不同的只是多了一个热门主线——人工智能。
就宏观利率走势来看,美联储过去一年多大刀阔斧加息500个基点,这导致融资成本直线飙升,并直接导致二级市场估值收缩,这也反向导致一级市场估值压缩,交易量急速萎缩。
但是,利率在短期内很难大幅下降。6月15日凌晨,备受瞩目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公布,有“美联储传声筒”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上周称,美联储将在6月跳过加息,准备晚点再加。
但由于抗击通胀之路并非坦途,即使美联储6月暂时观望,之后可能仍会有1~2次加息。高盛的研究显示,最近几个月美国二手车拍卖价格仍有实质性上涨,预计在5月的CPI报告中,二手车价格将环比增长3%。此外,住房租金增长的替代指标在4月加速,同比增长2.3%(3月为1.1%)。新租约继续涨价可能会使CPI和PCE的住房通胀保持较高水平。不过,高盛预计,PCE住房通胀率将从目前的8.4%降至2023年12月的5.9%,并在2024年6月降至4.4%。
一级市场形势则仍然严峻。“其实投行都已经裁员大半年了,隔几周裁一轮,裁了好多轮了。目前PE融资难,没有交易,投行也没生意做。”香港某金融行业猎头对记者表示。
其实,去年一级市场就已弥漫悲观情绪,中概股退市风险、全球二级市场“杀估值”、经济衰退风险等都导致业务量急剧放缓,而今年并没有明显好转。这直接影响了投行业务——并购、杠杆融资、IPO等。
有私募股权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主要存在几大问题——大部分PE在当前的市况下很难将持有的公司卖出去,因为行情太差,PE收购的公司估值目前无法被市场接受,且部分公司亦不愿意进行down round(估值减计)。亦有业内人士举例称,2021年时大部分软件公司的私募估值都是 100倍经常性收入(ARR),而现在市场上能有10倍ARR就已算估值很高的了,想要通过IPO套现的难度则更大。
另一个问题在于,当前经济形势不佳,且真正的优质项目稀缺,外加融资成本较高。这意味着投资风险远高于前几年,投资机构会要求更高的IRR(内部收益率),这就导致机构对项目更为挑剔。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融资难。对于一级市场基金而言,新的基金很难募集。鉴于地缘政治风险,部分亚洲投资项目亦很难获得美国方面的融资。相比之下,中东、东南亚等地的投资人对这类项目的风险偏好相对更高一些。
全球商业地产风险迫近?大投行、地产经纪人这么看
史密斯认为,在研究写字楼长期趋势时,重要的是区分需求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在美国硅谷银行风波后,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等几家大行陆续发出警告称,商业地产是接下来最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的板块。摩根士丹利在本月中旬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商业地产的价格跌幅可能高达40%,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糟糕。锤子财富2023-05-31 20:54:310000贵州将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已有近10地推进省联社改革
浙江、山西、辽宁、河南、广西、海南、四川、甘肃、贵州。进入2024年,地方农信系统改革接连迎来新进展。近日,贵州省改革方案也初步出炉。根据贵州省政府2月18日发布《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该省今年将“推进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优”,首次明确省联社改革方向。0000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52.09亿元,贵州茅台、工商银行等获加仓
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贵州茅台、比亚迪、美的集团,分别获净买入7.76亿元、3.72亿元、3.58亿元。1月19日,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2.09亿元,连续第6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50.59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贵州茅台、工商银行、药明康德,分别获净买入7.76亿元、3.72亿元、3.58亿元。锤子财富2024-01-19 18:31:450000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增逾110%,鼎龙股份早盘大涨超6%
截至发稿,该股涨超6%,报23.36元,换手率1.82%。6月26日,鼎龙股份高开高走,截至发稿,该股涨超6%,报23.36元,换手率1.82%。鼎龙股份6月25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01亿元—2.21亿元,同比增长110%—130%。锤子财富2024-06-28 16:41:120000电商与传统酒业矛盾升级,五粮液再次指责电商存在售假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电商平台今年和白酒企业的关系变得微妙。11月13日,五粮液在公司官方网站再次发布致消费者的告知书,称本月开展的五粮液产品免费鉴定服务中,在对消费者线上平台购买的148瓶产品鉴定发现,假冒产品18瓶,占鉴定总数的12%,其中14瓶来自某大型电商平台“百亿补贴”频道中的店铺。其余4瓶来源于其他电商平台中的店铺,以上售假店铺均非五粮液公布销售渠道中的店铺。锤子财富2024-11-17 02:40: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