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人口膨胀结束?专家提醒未来城规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随着各地人口数据陆续发布,记者统计发现,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大城市的人口增速放缓或出现负增长。
上海市人口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原院长丁金宏向第一财经表示,去年大城市人口增长放缓的原因应该是疫情短期因素和生育率走低的长期因素导致的。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大城市人口可能会再增长。
除了疫情的短期影响,人口的趋势性变化更会对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城市又该如何应对?
去年大城市人口增长放缓
近日,深圳和广州相继发布了去年的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873.41万人,相比2021年末略减7.65万人,下降0.41%;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1766.18万人,相比2021年末的1768.16万人,减少1.98万人。
针对常住人口的变化,广州市统计局解读称,2022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873.41万人,占全省人口总量的14.80%,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大市的位置。2022年末,在全国人口负增长85万人的背景下,广州遭受抗疫以来最严峻的疫情,叠加春节因素的影响,大量市外务工人员选择离穗观望,提前返乡。外来人口在短时间内的部分回流,造成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出现阶段性收缩。
不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的“北上”的人口也同样出现负增长。另外,从中西部城市来看,以前人口快速增长的城市人口增速也在2022年放缓。
第一财经梳理了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经济总量突破万亿等37个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在已经公布去年人口数据的34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人口增量超过2021年,还有7个城市负增长。
以成都为例,2022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7.6万人,其“七人普”相比“六人普”,常住人口增加了581.89万人,年均增长约58万。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增加了24.5万人。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大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其中,深圳、广州、成都、西安、郑州、武汉、杭州、重庆和长沙等城市在过去10多年人口增加最多,都超过300万人,深圳、广州和成都分别增加了720.21万、597.56万和581.9万人。
四川省人口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井安向第一财经表示,人口变化的短期数据受到即时因素影响,疫情造成的影响主要是就业。一个人定居地点的选择,首先是因为工作,其次是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人口返乡。
丁金宏认为,大城市人口像以前那么快的增长阶段已经过去,但是不代表城市人口不增长或者是反转。
比如,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根据运营商通信数据,截至2023年2月底,2022年12月广州市流出的人口基本已经返穗,回流率达94.32%。2月以来,广州因位居全国人口热门迁入城市之首而引发媒体和民众关注,“广州人多”的词条屡次飙上热搜,广州地铁单日客流量创下新高,广州对人口的吸引力逐步恢复,跨市人口继续流入广州的态势显现,常住人口规模回归增长趋势明显。
丁金宏表示,虽然大城市的城镇化率已经很高了,但是全国城镇化率还不到70%。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因此,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还有空间,大城市人口增长也主要依赖外来人口。
陈井安也认为,人口变化是长周期的过程,不是单独一年的数据能反映的,目前城市化率还偏低,劳动力会在推拉和逆推拉过程中找到平衡态。
城市规划应考虑未来人口变化
疫情影响之外,仍然要看到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对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而城市人口的趋势性变化也会对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过去几年,“大城崛起”成为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一个特征,一些城市在政策措施上也在加快推动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中,并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那么,快速膨胀的大城市未来会怎样?
陈井安表示,现在还没有案例表明城市规模越大效益越大,都是有边际效应的。西方国家的大城市与中国大城市不一样,其主要是由卫星城组成,经济生活是相互独立的。大城市的发展会带来虹吸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陈井安认为,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更多考虑的还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未来人口变化的因素还没有在考虑范围之内。未来人口会在平缓有序的过程中减少,三五年之后会出现变化,因此,在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人口变化的因素。
丁金宏也表示,未来城市在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规划的时候,要考虑人口总量和结构性变动的情况,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化。比如,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就应该考虑小学校等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3月2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小学在校生1.07亿人,比上一年减少约100万人。幼儿园在园人数从2021年结束连续17年的增长之后,2022年负增长扩大;小学在校生人数结束连续8年的增长,出现负增长。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已纳入决策视野。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优化人口结构,维护人口安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多位人口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会议释放出积极信号,政府全面认识到人口问题的现状,不是对现实被动接受,而是提出以主动的行动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
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65.92亿元,赛力斯、中际旭创等获加仓
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赛力斯、中际旭创、比亚迪,分别获净买入3.73亿元、1.72亿元、1.44亿元。9月13日,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65.9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32.51亿元,深股通净卖出33.41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赛力斯、中际旭创、比亚迪,分别获净买入3.73亿元、1.72亿元、1.44亿元。锤子财富2023-09-13 18:02:350000中方呼吁推动国际核裁军与核不扩散进程
中方代表表示,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并呼吁国际社会合力推进核裁军与核不扩散进程。当地时间18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核裁军和防扩散问题举行公开会。中方代表表示,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并呼吁国际社会合力推进核裁军与核不扩散进程。0000既要拆“篱笆”又要换“土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速
商务部表示,我们建设的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市场,必将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优环境和更大的舞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正在提速。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政策吹风会,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下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0000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至少32倍,赣能股份一字涨停
赣能股份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88亿元—2.16亿元,同比增长3285.92%—3790.21%。4月16日,赣能股份开盘一字涨停,报9.04元,截至发稿,成交额超9561万元。锤子财富2024-04-16 14:16: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