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国内线旅客运输超疫情前!五一节后跳水的机票下月将恢复上涨
4月份,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超疫情前水平,较2019年同期增长3.4%。
这是今日举行的民航局发布会上透露的最新数据。
数据显示,4月民航旅客运输规模继续回升,完成旅客运输量5027.5万人次,环比增长10.0%,同比增长537.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6%,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超疫情前水平。
此外,4月份的民航航班效益指标也普遍提升。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为8.2小时,环比提升0.7小时,同比提升6.0小时。
客座率仍未恢复到疫情前
昨晚,四家上市航司也披露了4月份的运行数据。其中三家的客运运力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2019年:国航4月客运运力较2019年同期上升2.32%;春秋4月客运运力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5%;吉祥及九元4月客运运力较2019年同期增长15.66%。
不过,几家上市航司4月份的客座率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国航4月的客座率70.6%,较2019年同期下降10.4个百分点;东航4月的客座率72.07%,较2019年同期下降11.45个百分点;春秋4月的客座率88.73%,较2019年同期下降2.65个百分点;吉祥4月的客座率80.79%,较2019年同期下降4.34个百分点。
这样的趋势在五一长假期间也得到了延续。今年五一期间,无论总体客运量还是日均客运量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候的同期水平,成为历史上最火爆的五一民航市场,然而,国内航班的平均客座率仅77.7%,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还是低6个百分点。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分析,客座率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意味着国内航班上还剩有大量的空置座位,高铁对民航旅客的分流效应也越来越强,这背后则是高票价的影响。
今年1季度,在旅客需求尚未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情况下,据中航协公布的数据,我国机票平均价格比2019年同期已经高出13.6%,并且远远高于其他消费品价格涨幅,而今年五一期间的机票价格更是比2019年高30%以上。
未来国内航线票价走势
而在“五一”刚过的一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机票价格都开始持续回落,不少甚至低于高铁票价格。
根据航旅纵横大数据,近两周(5.8-5.21)国内航线机票平均价格约为862元,比“五一”期间下降约25%,比上月同期下降约15%。
不过,来自春秋航空的最新信息显示,国内航线的票价将在6月恢复上涨。6月上旬国内航线大多最低折扣在1.7折-2折之间,从6月10日开始,部分城市的机票价格将陆续回升,普遍上涨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6月端午节假期(6月22日-6月24日)的国内航线机票价格会有小幅上升,以6月22日出发的航线为例,上海至成都单程票价1099元起,兰州至上海单程票价1209元起,扬州至重庆单程票价649元起。6月下旬起,学生放假、暑期旅游需求的增加,机票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反弹。
据记者了解,每年七八月暑运前,都是航空市场的传统淡季,为此,不少航司也是希望通过降价或者推出“随心飞”等促销产品,将空余座位填满,增加航班收入。
比如春秋航空就在3月27日至6月30日推出了“想飞就飞”5.0版,不仅为了淡季促销,也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客户的手段之一。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报交流会上,春秋相关高层就表示,公司对今年票价端还是比较有信心,尤其是旺季;而淡季主要是需求的修复期,尽管票价跟宏观经济相关性更强,但公司仍然看到3月中旬之后票价持续环比改善,意味着需求持续爬坡,预计随着经济修复,能够带动行业收益在淡季迎来更好的表现。
今年贺岁档电影票房有望突破120亿,影视公司挺过“拐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50部影片杀入“贺岁档”。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有望达到120亿元。对于电影人而言,龙年春节前一个月,可能是最忙的一段时间,因为含“春节档”在内的“贺岁档”票房会占到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50部影片杀入“贺岁档”。“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有望达到120亿元。”欢喜传媒集团有限公司(01003.HK)董事长董平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00001940亿美元!上半年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或创12年新高
初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保险业损失高达530亿美元,比21世纪以来的均值高出约46%。全球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刷新近年新高。锤子财富2023-07-24 17:24:590000陈吉宁会见瑞士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万思瀚
把自身创新优势、技术优势与上海的研发优势、临床优势、政策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加快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创新成果更好造福于人民健康。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今天(9月11日)上午会见了瑞士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万思瀚一行。0001全面绿色转型利好能源电力?机构密集看多,半年报业绩仍在“爬坡”
容百科技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46.58%,归母净利润下降97.29%。市场竞争加剧、原料价格波动,都是业绩承压的重要原因。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首次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0000首只“不赚钱不收费”理财诞生,资管产品费率变革呼声高
能否引发鲇鱼效应?在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取模式备受争议之际,一只“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银行理财产品引起市场关注。招银理财5月23日起发售的“招卓价值精选”(下称“招卓精选”)产品说明书显示,当产品累计净值低于1元时将暂停收取固定投资管理费。尽管此前也有部分让利型理财产品出现,但明确列明“不赚钱不收费”的还是首次。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