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榜单 | 交行加速推进绿色金融,积极防范气候风险
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金融中介责无旁贷,在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气候压力测试等方面,银行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4月22日,交通银行入选“2022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该榜单以“能源绿色转型”为年度主题,聚焦“绿色”和“创新”,旨在以科技为创新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寻找仁商典范。
自上而下推动绿色金融
近年来,交行行内自上而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印发《交通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2030年、2060年三个阶段交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具体到“十四五”末,交行绿色金融品牌和产品创新力争取得显著成效,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力争发挥明显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部绿色贷款余额不低于8000亿元,力争达到1万亿元。
《方案》提出包括优化信贷结构、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十六项具体行动。2022年,全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000亿元,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占比持续提升。
同时,交行积极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对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要求,按照监管定义及业务实践,积极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涵盖了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碳金融等。
根据2022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交行主承销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71.65亿元,同比增长45.93%。2022年8月,交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具体而言,2022年11 月,交行推动全国首单绿色双币种白贸区离岸债券(“明珠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国) 有限公司10亿元人民币、5000万欧元自贸区离岸债券,这也标志着“临港绿债”的成功落地。
比起支持绿色或新能源项目,更关键的在于如何将存量“旧能源”客户进行转型,向更绿色的发展方向转型,而非“一刀切”停止贷款。
在帮助传统行业客户转型方面,一方面,交行用足用好央行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聚焦具备显著碳减排效果的项目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交行发挥全集团全产品优势,提供综合化、便捷化金融服务,拓宽产业链、供应链业务合作,并在绿色产业投资、绿色资管、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和碳金融领域努力做出交行特色。
气候风险是最关键ESG因素
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亦是ESG的关键维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大势所趋。
《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分水岭,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要金融业配合,使资金的流向跟碳中和目标相一致,意味着金融业需加强气候风险管理,亦凸显金融业可以在应对气候风险方面发挥独一无二而又影响深远的作用。
金融业如何缓解气候风险?这具体旨在评估银行业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借此机会提升银行和从业人员对气候风险的管理能力。压力测试是要评估转型如何影响银行。第一个情境下的风险名为“实体风险”(physical risk),即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灾害所产生的风险;第二个情境下的风险名为“转型风险”(transition risk),即减排过程中经济结构转型所产生的风险。
在这方面,交行也走在前列。根据2022年交行ESG年度报告,交行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治炼、 民航、石化、 化工和造纸等8个高碳行业开展了气侯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分析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对交行资产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8个高碳行业客户的信用风险在相关压力情景下有所上升,但整体风险可控,对交行资本充足水平影响有限。
在这方面走在最前列的是欧盟。欧盟的气候披露计划核心在于“双重重要性”的概念,意思是指企业不仅需要报告环境问题对其业务可能的影响,还需要报告它们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足迹,以揭示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相比之下,美国证监会拟议规则中的“重要性”,更多是针对企业本身将面临的气候风险,旨在让投资者在投资和投票时,能作出充分知情的决定。
事实上,除了气候风险对银行的影响,交行也对投融资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测算。该行2021年起对范围三中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数据进行评估。2022年,选取电力、钢铁、建材、有色、航空、石化、化工、造纸等8个高碳排放行业重点客戸,参考碳会计金融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CarbonAccounting Financials, PCAF) 有关方法标准,根据客户提供的经业务主管部门审定的碳排放量数据、客户产量数据、客户经营数据、行业平均排放因子等信息统计测算客户碳排放量,使用银行对该客户信贷等资产余额占客户债务和股本总额的比重作为归因因子,估算因银行资金支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数据。
以此为基础,交行测算了高碳排放行业客户碳排放量与归因银行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量。截至2021年末,该行8个高碳排放行业客户总资产合计约 11.61万亿元,在交行授信余额约1839亿元,占全行纳入评估的信贷资产总规模的2.95%,碳排放总量约27.89亿吨,其中归因于交行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量约0.62亿吨,交行高碳行业平均资产碳强度约3.39吨/万元;估算交行全部行业客户碳排放总量约31.21亿吨,其中归因于交行投融资活动的碳排放量约0.70亿吨,平均资产碳强度约0.11吨/万元。
要成功达到“碳中和”,生产结构必须转型,逐步淘汰高排放的工业活动,并投放资源在新能源技术上。与此同时,为防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威胁,亦需提升抵御极端天气的能力。要做到这些,必须资金配合,以交行为代表的中国大行也正在路上。
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大模型发展还有哪些创新空间?
智能算力正在步入万卡时代。在专家看来,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很长,除了大模型的训练之外,还有大量的创新空间有待挖掘。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2025深度观察十大趋势,其中提到大模型多维度快速演进,AI终端开启变革新浪潮,智能算力步入万卡时代等产业发展风向标。在专家看来,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很长,除了大模型的训练之外,还有大量的创新空间有待挖掘。大模型产业融合将迎爆发期锤子财富2025-01-02 03:50:310000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效益状况有所改善
总体看,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继续收窄,效益状况有所改善。1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0000教育部:加大先进制造、双碳、养老托育等领域的专业布点
从专业上匹配产教融合,大力提升产教融合的服务能力。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和产业变革,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覆盖全部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的1382个专业。加大先进制造、“双碳”、养老托育等国家战略和民生重点领域的专业布点。0000近七成投资者过去一年投资收益不超5%,居民理财陷入迷茫期
希望在未来一年投资收益率超过5%。前段时间,兴业研究联合兴业银行发起了一项针对零售客户的财富配置调研,调研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不超5%,这其中,既包括0~5%之间的正收益,也包括0以下的负收益。近年来,随着利率中枢下行,高息资产逐渐消失,即便是利率稍微高一点的大额存单,也遭到全市场的疯抢,居民理财焦虑越发凸显。高息资产逐渐消失0000万亿催收江湖生变,银行为何亲自下场?
催收也开始从主打人海战术的“体力活”变为“技术活”。银行少见地把“绣球”抛向了催收领域。近日,三湘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拟招聘催收领域人才。与此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处理不同,此次银行亲自下场拟招聘的催收人才在学历、经验上的门槛更高。同时,多数要求候选人具有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方面的专业素养。锤子财富2024-06-26 15:10: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