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万粉丝博主到千万美元艺术家:Beeple展望数字艺术的未来
2021年3月,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在纽约佳士得线上拍卖会以693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成交。其创作者Beeple一夜成名,从此位列艺术拍场上“在世最贵艺术家”第三名——前两名分别是大卫·霍克尼和杰夫·昆斯。
往后几年,Beeple并没有随着NFT沉浮,他持续创作,维持着与粉丝社群的互动关系,并开始与艺术策展人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对于艺术界来说,他的创作生涯、他进入艺术领域的方式,成为一面折射当下艺术和社会趋势的镜子。有媒体将其比作当代的安迪·沃霍尔,或是网络时代的涂鸦艺术家——同样都是借助大众化的力量打入建制化的艺术世界,并在艺术市场建立了自己的价值。

在2023年年初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将Beeple新作、900万美元报价的动态雕塑作品《S.2122》收入囊中。2024年11月13日,“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于德基艺术博物馆举行,全面回顾了Beeple艺术生涯的发展历程,集中呈现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每一天》《人类一号》《S.2122》等。
通过展览我们会看到,Beeple如何从一个热爱游戏的男孩成长为数字艺术家,如何成为被NFT“选中的人”,如何将AI等最新技术融入艺术创作,如何使艺术家的概念变得大众化,从中,也许可以觑见数字艺术的未来以及收藏趋势。
数字时代的“每一天”
Beeple本名麦克·温克尔曼(Mike Winkelmann),出生于1981年,是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艺术家、平面设计师。他称自己是“数字世界的原住民”,10岁时候就拥有了第一台电脑,并且很快发现,通过这个方盒子可以创造出无限的世界。
像很多同时代的男孩一样,他从小喜欢打游戏,特别喜欢《超级玛丽》,并对每一代游戏展现出的图像进步感到惊叹。抱着制作游戏的心愿,他进入普渡大学学习计算机,在学校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志愿——创作数字艺术。他与好友一起组建了新媒体创作小组,并以Beeple为名开始构建自己的艺术家身份。
展览始于“数字考古”,在世纪之交,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手持录影设备到迪士尼动画软件,从Microsoft Paint、Photoshop到Cinema 4D,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滋养、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与艺术表达。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很多音乐、视频、电脑墙纸等。

2007年5月1日,Beeple手绘了一个胡渣男人,并将其发布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从那天起,他每天都会创作并上传一幅作品,时至今日,已经持续了17年,完成了超过6400张作品。起初,这是一项旨在精进技艺的不懈坚持,后来,这一系列的艺术创作逐渐蜕变为对图像、事件的实时反应,是Beeple对社会和日常事件纯粹个人化的诠释。
在接受记者群访时,Beeple描绘了自己的工作场景,在他的工作室里有6台电视机总是在滚动播放新闻,他也会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大量获取资讯,并从中寻找创作灵感。在展览的艺术顾问、知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在中国,人们通常叫他小汉斯)看来,《每一天》系列作品就像是Beeple捕捉社会百态的视觉日记,在此过程中,艺术家持续关注社会变迁、生态平衡、科技发展等关乎全人类命运的重要议题,并通过互联网这个“展览空间”发布自己的作品和观点,让公众对艺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
通过《每一天》的发布,Beeple在线上与网络用户密切互动,这种开放性的每日实践,无形中促成了公众参与艺术创作。评论和反馈也成为了艺术的一个部分,这是社交媒体时代的艺术创作的独有特征。

“他创作短片、循环视频素材、‘每一天’以及VR/AR作品,有时还行,经常是糟糕透顶。”Beeple在官网上这样介绍自己,他持续发布免费的素材,“我免费发布的东西越多,我的作品就越好。”在商业艺术、数字插画等领域,他逐渐积累了几百万粉丝,随着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他也获得了更多机会。2019年,Louis Vuitton在卢浮宫巴黎时装周期间发布的2019年春夏成衣系列,选用了9幅《每一天》的图像印在成衣上。
2021年3月,《每一天:前5000天》在纽约佳士得线上拍卖会以天价成交,Beeple横空出世。这是全球主流艺术拍卖公司首次呈现NFT纯数字艺术作品,也创造了迄今为止NFT艺术品的最高价格纪录。Beeple并非币圈出身,他也坦诚表示,自己很快就将拍卖所得的以太币换成5300万美元,“如果明天所有这些NFT的东西都消失了,我仍然会从事数字艺术创作。”
《每一天:前5000天》的买家MetaKovan是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币圈从业者,他表示:“这幅作品代表了他13年里每一天的工作。技术是可以复制的,技巧是可以超越的,但唯一不能超越的东西是时间,这才是皇冠上的宝石,这件作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艺术品。”

这场天价拍卖将NFT艺术市场推向了高峰,也吸引了很多艺术界人士的关注。知名策展人、艺术史学家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吉耶夫通过佳士得联系到Beeple,在开幕论坛中,她透露,一开始她是怀疑的,“这5000幅作品真的是人画的,而不是机器画的吗?这些都是他一个人画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她每个月都会抽出一个小时与Beeple交流,逐渐了解艺术家以及他的理念。
在卡洛琳看来,Beeple像很多互联网的原住民一样,保持着一份青少年的天真心态,但他没有因为过分关注自己而陷入自恋,他会不断探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的是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如果不想在混乱的世界当中迷失自己,就给自己搞一个仪式,每天创作一件作品。对于Beeple来说,记录时间流逝的方式就是在无序的世界当中通过作品找到一些秩序和规律。”这种“艺术日课”让她联想到斯多葛主义。随着日积月累的创作,Beeple创作的《每一天》构成了一个数据库,关于自己人格和性格的数据库。
走向未来的“人类一号”
在成为“最贵NFT艺术家”之后,这位40岁的艺术“新星”依然延续着《每一天》系列,并在与艺术圈的深入互动过程中,继续拓展他的创作版图,他的作品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数字艺术,而开始拥有一种物理的属性。对他来说,媒介本身并不重要,“希望它们是新的、有趣的并且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2021年,他创作了自己首个动态雕塑作品《人类一号》,作品是一个比人略高的方盒子,四面都是LED屏幕,展现了一个穿着银色太空服的人物在不断变化的虚拟景观中行走。这件被铸造在区块链上的作品于当年11月9日在纽约佳士得夜场拍卖中拍得2890万美元,买家Ryan Zurrer,是区块链行业的投资人。
随后,《人类一号》相继在意大利里沃利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香港M 博物馆、美国水晶桥博物馆展出,而今抵达了德基艺术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一件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的数字艺术作品,因此在每一次展出时,人物与其行走的背景都已经发生了改变。

去年由德基收购的《S.2122》同样是一件持续更新的动态雕塑作品。艺术家展望100年后的社会图景:一座座独立的多单元高层建筑伫立于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宇航员在行走、巨型蘑菇茁壮成长。每过五年,艺术家会基于人类技术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更新一次作品,海洋水位会上升,建筑中的人类也会随之展开应对。未来这件作品会如何,某种程度上是由全人类共同决定的。

这两件作品延续了Beeple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延续了其超现实主义和高度写实主义的风格。这些自主旋转的雕塑作品,介于虚拟世界与物理空间之间,给观众带来传统的观展体验,以及无限的遐想空间。利用数字艺术的特点,艺术家赋予作品以“生长性”,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继续变化、发展。
“我们过去认为艺术是定格的,而今,艺术已经成为生命体,成为不断变化的东西。”从Beeple最新的作品中,小汉斯看到了艺术和技术融合的未来,“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个艺术家告诉我,未来的作品不再是分为技术创造的、人创造的,应该是二者融合的艺术,他认为艺术作品将拥有生命。当时我不太理解他的意思,而今我认为《人类一号》就是这样的作品。”
“我一直试图尽可能快速地工作,并通过这些新工具尽可能有效地表达自己。”Beeple告诉记者,近一年,他开始在创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我会把图片输入AI,它会添加一些微小的细节和元素,让图片看起来更好。这样,我不必花大量时间调整微小的细节,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图像所要传达的内容上。”Beeple始终相信,在艺术创作中,想法和洞见才是核心。
数字艺术的收藏
德基艺术博物馆近年开始涉足数字艺术的研究、梳理和收藏。2018年,博物馆举办了“teamLab未来游乐园”数字艺术展,随后于2021年6月收藏了teamLab的作品《花与人》。也是在2021年,博物馆将馆藏《金陵图》进行数字化呈现,观众可以通过小程序“徜徉”在历史当中,与古画中人互动。

2022年,博物馆举办了展览“飞越之线,为了可能的世界”,集结十数位国内外跨学科与媒介的当代艺术家及艺术组合,以各自的创作视角结合AR技术、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呈现一系列装置、影像、动力机械、电脑编程、互动光影等作品。此后,博物馆相继收藏了数字艺术家雷菲克·安纳多尔(Refik Anadol)作品《量子记忆概率》《融化记忆》,以及Beeple的《S.2122》。
与本次“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同期举办的“动静无尽:花卉艺术三百年”展览,也有一件数字艺术作品,在传统画框中,艺术家卡特夫妇安置了一段长达三小时的静物花朵影像,展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虚荣的易逝与生命的轮回。Beeple的新作《指数增长》则是针对“动静无尽”这个展览有所感悟而新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他通过编程,将图层随机混合,形成多达20亿种可能的植物花卉景观。
事实上,全球一些重要的艺术机构也开始从事数字艺术的收藏。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23年收购了18件涉及区块链与艺术创作关系的作品;2023年2月,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从一位化名为Cozomo de' Medici的收藏家处获得了22件NFT数字作品。全球范围内,雷菲克·阿纳多尔、皮埃尔·于热、Pak、Larva Lab等艺术家及其利用NFT、AI等技术制作的实验性、观念性作品也逐渐获得包括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等在内主流艺术机构的支持。
舒莎·罗德里格斯是杜克大学纳舍尔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她在就职于水晶桥美术馆期间曾经与Beeple合作,在她看来,所有的艺术、文化、历史收藏机构,都是为了保存文化的记忆,让后世的人能够知道当下人类的关切,这是文化机构的使命和任务。她认为,数字艺术没有实体,不必担心物理上的损坏,但是,解读机器、编程语言,也会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如何让后世的人们可以打开、看到这些数字艺术作品,这是收藏机构需要面临的问题。
卡洛琳也提出,数字艺术的收藏,除了要保护艺术品本身,也要保护收藏的合同契约,需要考虑维护问题。像是Beeple的《人类一号》《S.2122》都是具有“生长性”的艺术作品,其维护和更新工作甚至可能持续艺术家的一生。
“在我的一生中讲述一个故事,这很令人兴奋,”Beeple对此表示,“它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了艺术家和收藏家的关系,这里面多了一份信任。”

海南:为土地“量身定制”管理条例
《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已于近期审议通过,并于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记者从5月23日召开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已于近期审议通过,并于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海南自由贸易港土地管理条例》共十章七十七条,主要内容如下:(一)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0000中国夜经济地图|深圳样本:港人夜间消费的天堂与充满烟火气的城中村
深圳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融合中外、南北文明的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属性,创新、包容、开放,年轻成为这座新型城市的标签。改革开放45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城市,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1766.18万人,其中33%的本地人(常住户籍人口583.47万人),占比67%的外地人口数量达1100万(常住非户籍人口1182.71万人)。锤子财富2023-10-29 14:07:140000华为与京东宣布合作 鸿蒙概念股掀涨停潮 机构预计生态进展将全面加速
截至发稿,创识科技、亚华电子、智度股份、常山北明、传智教育、智微智能等10余只个股涨停。1月11日早盘,鸿蒙概念股掀涨停潮,截至发稿,创识科技、亚华电子、智度股份、常山北明、传智教育、智微智能等10余只个股涨停。1月10日,华为与京东宣布合作,正式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鸿蒙生态版图得以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国内200家头部应用厂商中,超百家已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锤子财富2024-01-11 10:47:360000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高开,维多利亚的秘密涨逾16%
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2.9%,连续第四个月回落,是2021年3月以来首次重回“2字头”。22:33美国至8月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135.7万桶美国至8月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加135.7万桶,前值减少372.8万桶。22:25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超3%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幅扩大至超3%。22:08美国天然气期货涨幅扩大至5%锤子财富2024-08-15 02:09:530000518家“光谷瞪羚企业”,赛道分布与科创板一致
2011年至今累计有23家光谷瞪羚上市,160家光谷瞪羚入选湖北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研发投入高出科创板企业同期水平10.2个百分点。518家武汉光谷瞪羚企业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34.8%,近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45.7%,三年累计获股权融资额超130亿元……锤子财富2023-11-15 21:41: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