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理财收益率暴增60个百分点,理财子扎堆发力含权产品
近期,随着权益市场转暖,不少理财公司开始发力权益类理财产品。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北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发力推荐、发行含权类理财产品(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目前未披露产品起始日期处于“待售”状态的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超过260只。根据统计数据,今年9月,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增长59.76个百分点。
对于银行理财积极布局权益类产品,业内人士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中长期资金入市形成政策鼓励,近期权益市场上涨也为相应理财产品提供回报,未来理财公司还应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提升含权产品的规模和收益率。
权益类理财再受关注
国庆节假期前后,A股市场迎来大幅上涨引起投资者关注。对于不少青睐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积极寻找渠道入市,在此情形下,银行理财见机推荐和发行含权类理财产品。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含权类理财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
某国有行支行网点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期不少客户前来咨询含权类理财产品,想通过这一渠道参与股市投资,也有不少投资者正经历固收类理财净值回撤的压力,有意将手头以债为底层投向的理财产品更换成权益类产品。
随着含权类理财产品咨询热度升温,理财公司和银行网点也积极推出相关产品。近期,招银理财、平安理财、北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推荐旗下含权类理财产品。
比如,中邮理财发布6款含权产品推荐,包括偏股混合、偏债混合及固收 类产品,赎回期包括当天、90天、180天、270天、365天,为PR2及PR3风险等级产品。北银理财也推出2款旗下产品推荐,包括“京华汇盈秋系列多元配置190天”及“京华汇盈秋系列多元配置280天”,均为PR3风险等级。
另有多位股份行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不少客户前来咨询含权类理财产品,近期推荐时也会重点推荐偏股类或固收 的混合类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PR2及PR3风险等级,推荐已经布局稳健理财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
记者注意到,随着股市情绪转暖,含权类理财产品也出现收益率上涨。例如,上述“京华汇盈秋系列多元配置190天”及“京华汇盈秋系列多元配置280天”两款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39%、4.87%,远超近三个月2.94%、3.46%的年化收益率。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今年9月,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均环比由负转正,分别增长18.17个百分点、59.76个百分点。同期,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上升0.41个百分点。
权益理财发行持续性有待提升
近期在权益市场升温背景下,银行及理财机构加速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目前未披露产品起始日期处于“待售”状态的混合类和权益类理财产品超过260只。
事实上,银行理财公司早已布局含权类理财产品,部分理财公司2023年就推出相关产品。2023年底,光大理财推出“阳光红优选500指数增强C”,这是光大理财时隔约两年再度发行的权益类公募产品。今年以来,理财公司更是加大力度,包括农银理财、民生理财、平安理财等多家理财机构新发十余款权益类理财产品。
虽然权益类理财产品加速发行,但从整体市场布局来看,此类产品规模占比仍较小。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超过28万亿元的理财市场,权益类产品规模仅有0.07万亿元,产品数量仅为567只,占比全市场4万多只的存续产品规模甚小。
此外,即便是单只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呈现规模小的特点。Wind数据显示,理财公司发行的32只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低于1亿元的占比最高,有23只占比达到72%,其中规模不足1000万元的有12只;规模过万亿元的有9只。
当前,受到政策鼓励和股市转暖因素影响,权益类理财看似再度火热,但持续性仍有待提升。理财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混合型理财产品的推出会依据市场动态进行调整,比如基于产品收益率的变化,理财公司会相应调整投资组合中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若市场前景较好,理财公司会加大这类产品的推广和发行力度。
受访人士对记者指出,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中长期资金入市,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含权类产品拥有更高的预期收益的同时,也拥有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多位理财经理提示,部分封闭式混合型理财产品有较长的封闭期。近期股债市场波动加剧,使产品净值出现波动。针对这种市场波动,建议投资者采取长期持有和分散投资的策略,适当配置风险较低的纯固定收益产品或现金管理工具,以此来优化资产配置,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
近期,权益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上周A股市场出现调整,沪指当周跌幅达到3.56%,深成指当周累计跌幅4.45%,创业板指全周跌幅为3.41%。受权益市场波动影响,权益类理财产品也出现波动,对产品收益率形成进一步挑战。
中国银行研究院杜阳建议,虽然银行理财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有机会,但也存在资金和资产两端的挑战。为提升权益类产品的布局,银行理财需在几个关键领域进行改进:首先,构建专业的投研团队,深入理解权益资产;其次,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权益类产品,如绿色、科技、养老主题产品;再次,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他们对权益资产的认识和风险意识;最后,利用数字技术如AI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投顾服务。
这次真的要下架了,监管窗口指导险企月底前下架3.5%预定利率产品
较此前预期切换“大限”拖了一个月“这次真的要下架了。”一名保险公司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所在公司近日收到了监管的窗口指导,要求在7月31日24点前下架预定利率下调之前的产品。据了解,此次窗口指导是行业性质的,多家险企均收到同样的通知。这意味着,从8月1日开始,预定利率高于3.0%的普通型人身险产品、保证利率分别高于2.5%及2%的分红型产品和万能险产品将彻底告别市场。0000EG.5变异株在佛山市流行毒株中逐渐占据优势;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恒大地产立案;大火遇难人数升至107人!拜登将访问夏威夷州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外交部发言人: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针对近期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风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这种论调有悖事实,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新华社)商务部: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取消违反世贸规则的钢铝232措施锤子财富2023-08-17 07:08:590000淘宝内测大模型AI应用“淘宝问问”,电商 AI准备怎么玩?
通过大模型与淘宝的结合,淘宝将自己的应用场景从“电商”拓展到了“导购”“科普”“创意内容生成”等更多场景。9月13日,第一财经获悉,淘宝正在内测其大模型原生AI应用“淘宝问问”,“淘宝问问”接入了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锤子财富2023-09-13 18:17:570000今起回国不再查核酸,国际票价何时降|姗言两语
国际航班的恢复节奏,决定着国际机票的降价节奏。从今天(29日)开始,所有国外来华人员,可以用登机前48小时内的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回国了,而且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的检测证明。不少人认为,上述政策的优化,大大简化和便利了旅客的入境流程,同时也为回国旅客节省了不少时间成本以及数百元的境外核酸检测成本,从而让五一期间的出境游更“丝滑”。0000监管特殊“照顾”、破净亏损也可再融资,房企输血通道急需打通
当下上市房企亏损、破净已是行业常态。受多重利好影响,地产股再次集体沸腾。8月28日,房地产开发板块表现抢眼,午间收盘时金科股份等超20只地产股涨停。截至收盘,choice数据显示,该板块整体涨幅达到4.65%,成分股中有99家上涨、3家下跌,中南建设、华远地产、天房发展、南山控股等领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