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26年力争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0万标箱
8月5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经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意正式印发,提出到2026年,力争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70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达到80万标箱,商品汽车吞吐量达到160万辆,港航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0亿元。
《三年行动计划》从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增强港口综合服务能力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1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推动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加快培育港航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航运枢纽配置力,提升巩固广州港在综合运输体系和航运服务功能中的核心地位,支撑广州打造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新高地。
四港联动 全面建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形成铁路港、公路港、海港、空港“四港联动”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创新枢纽、开放枢纽转变。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着力发挥海港枢纽的支撑功能,全面建成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着力优化联运枢纽和通道功能布局,形成铁路港、公路港、海港、空港“四港联动”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创新枢纽、开放枢纽转变。
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离不开强大的链接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筑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大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拓展力度,巩固非洲航线和东南亚航线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地位,加大欧美、日韩、印巴等航线拓展力度;推进珠江枢纽战略,依托西江、北江沿江经济走廊,健全以南沙港区为核心的珠江—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网络;畅通区域发展“大动脉”,推进“广州港贯通中南西南—粤港澳,打造‘双网协同、港铁互融、枢纽集散’集装箱多式联运”国家级示范工程等多式联运项目建设,增强连通全球新优势,擦亮水水中转新品牌,拓展海铁联运新空间。
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关系到港口的运行能力、服务效率,更关乎区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增强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方面提出,持续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成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等港航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南沙港区路网能级,加快龙穴岛路网建设,优化现有进出港道路布局,开展龙穴岛南侧与万顷沙连接新通道的研究工作。
《三年行动计划》还从汽车物流产业、冷链产业、海工装备产业等方面布局,谋划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争取沙仔岛纳入南沙综合保税区范围,服务汽车“保税 ”业务发展。优化南沙汽车口岸与花都、东莞等地区双向汽车物流通道,打造滚装驳船港澳线精品服务,拓展南沙港区商品汽车辐射范围。加快推进海洋科技产业园项目、高端海洋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搭建区域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零碳航线 加快推进港航业绿色 智慧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港航绿色化进程,加快培育港航经济新业态,培育港航新质生产力。提升港航数字化服务能力。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加快构建现代临港产业体系。编制广州临港经济区发展战略,发挥南沙区和黄埔区临港经济区建设主体作用,吸引国内外资本、人才、商品、技术、数据等资源和要素落户。强化临港经济区与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等重点功能区联动发展,切实把海港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港航绿色化进程,加快培育港航经济新业态,培育港航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际集拼分拨业务,支持企业建立集拼仓储和运输网络,打造国际拼箱中心。打造南沙绿色低碳航运示范区,探索开辟“零碳航线”。提升港航数字化服务能力。支持推动关港协作平台试点建设,共同推进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
作为千年商都,开放是广州长盛不衰的重要基因。《三年行动计划》将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快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功能承载区。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功能,拓展与港澳在信息共享、业务监管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积极开拓外贸班轮航线,扩大出口“湾区一港通”覆盖范围。支持南沙开展海运口岸数据跨境交换试点。
邮轮经济 带动周边“吃、住、行、游、购、娱”联动发展
鼓励邮轮母港开放,并开发更多航线,研究开拓海岛游航线、广州到海南客滚船航线等,推动“海岛游”发展。
现代航运服务业是航运枢纽功能完善、能级提升、辐射力增强、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提升游船邮轮服务品质,大力发展现代航运金融、健全完善海事服务体系等;携手港澳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加快拓展航运交易、航运指数研发等服务功能,增强航运要素资源配置能力。以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南沙金融岛等为依托,大力发展航运金融。
2023年广州珠江游接待旅客突破4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一。对标世界一流游船品牌和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珠江游世界级品牌,推进珠江游精品航线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开发更多创新产品。推动主题景观打造,从水、岸、船、桥四方面整体谋划,做好游船、景点的服务品质以及灯景提升,加强文创商业策划,为珠江游注入更多的广州元素。
邮轮经济是广州海洋经济的重要着力点。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规划岸线1600米,已建成1个10万总吨和1个22.5万总吨邮轮泊位,总共可建设4个10万—22.5万总吨邮轮泊位,是亚洲最大、功能最全的邮轮综合体之一。今年5月,南沙邮轮口岸入选免签入境13个邮轮口岸之一,还获批成为广东省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入境口岸。6月25日,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开港开航,邮轮强劲的经济带动效应,将带动周边“吃、住、行、游、购、娱”联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鼓励邮轮公司开发层级丰富、特色鲜明的邮轮旅游产品体系,支持邮轮产业创新发展,鼓励邮轮母港开放,并开发更多航线,研究开拓海岛游航线、广州到海南客滚船航线等,推动“海岛游”发展。
遏制隐性债务!PPP项目不可再设保底安排,把握三大关键词
“PPP新机制没有最低需求保障,PPP将更难做。”一位熟悉PPP的企业家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近十年,碰到一大问题是部分项目存在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象。而近期出台的PPP新机制进一步规范PPP项目,其中一大核心点正是采取新举措遏制地方借PPP项目新增隐性债务。0000医保码5周年:用户超12亿,医保、商保一站付
超7亿人通过支付宝激活医保码,其中七成人为家中一老一小绑定亲情账户。挂号、缴费、买药、取报告……这些曾经繁琐的看病就医流程,如今刷一下医保码都可以轻松搞定。0000形势急转:从“弃水”到“缺电”,川滇同时部署保障能源安全
四川、云南两省均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又到了一年枯水期,去年以来先后遭遇用电紧张的电力大省四川和云南,近期在同一天召开了能源工作会议,同时提出关于电力供需形势发生根本变化的判断。11月24日,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在云南省发改委主持召开省能源委员会全体会议。同日,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能源工作暨迎峰度冬能源保供电视电话会议。在这两个会议上,两省都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保障能源安全。急转0000农业农村部:抓紧制定出台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
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抓紧制定出台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启动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压茬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5月8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会议强调,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0000大力度宽松新政密集落地,百强房企销售环比提升
业内预计10月将延续修复行情。9月的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从月初一线城市超预期落地“认房不认贷”,到各大二线城市相继松绑限购政策。据中指监测,各地政策出台频次达2022年四季度以来单月最高水平,其中有11个二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业内认为,行业步入调整两年以来,当前迎来了力度最大的一轮实质宽松。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