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培养的未来政策取向如何?专家这样说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国,不断重塑社会的职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在这一趋势下,数字人才的开发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
在7月6日由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和《比较》编辑室联合举办的“产业圆桌:创新与人才”研讨会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黄梅研究员分享了对推动数字人才发展的政策取向的一些认识。
她分析了目前数字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指出供给侧技术技能水平难以匹配需求侧要求,是矛盾的主要表现。“从我国现有技术技能人才规模、结构和素质的情况看,尚不能满足就业岗位数字化转型发展需要。”她说,总体而言当前就业市场供给呈现出数字人才技术技能短缺的态势。
为破解供需两端的矛盾,黄梅提出,未来对于数字人才培养的政策取向,要从供给端入手。会上,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两个促进数字人才发展的重要政策,一是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了通过实施技能中国创新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措施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基本思路;另一个是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的《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了包括数字技能提升行动、数字人才创新创业行动等在内的六大专项行动。
上述政策举措的出台,对数字人才的技能提升给予了积极回应。但黄梅同时指出,当前缓解数字人才结构性就业矛盾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创新数字人才开发政策。
对于推动数字人才发展的未来政策取向,黄梅介绍称:一是推进研教产服深度融合,深化工学一体化,推进教育与企业深度协同、有机衔接;二是推进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创新发展,通过“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学历资历与职业资历等值互认;三是推进数字类新职业预测与开发,引导高校相关专业调整,关注数字领域新兴职业/专业领域,并做好数字人才职称社会化评价工作;四是推进就业市场信息监测,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形成涵盖监测指标、信息采集、指数分析、指数应用、信息发布和配套支撑等要素的就业市场信息监测平台。
今年首次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陈吉宁强调这些工作重点,点评四区三部门
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统筹,注重上下协同。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今天下午(1月3日)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三次、四次全会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统筹,注重上下协同,以比学赶超的劲头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局起步,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扎实基础。0000金融市场利好消息密集频出,券商板块有望迎估值和业绩“双升”
截至发稿,财达证券、华林证券涨停,财通证券、国联证券、首创证券等涨幅居前。8月2日,券商股盘中持续拉升,截至发稿,财达证券、华林证券涨停,财通证券、国联证券、首创证券等涨幅居前。近期金融市场利好政策不断。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锤子财富2023-08-02 10:41:160000“气球贷”重出江湖,监管部门火速关注
提醒消费者理性选择7月1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督管理局(下称“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选择“气球贷”“轻松供”等新型房贷产品,并分析了这类产品的特点及优劣势。0000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有望出现好转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仍然低迷,这一态势在第二季度可能出现好转。世界贸易组织5月31日发布报告说,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仍然低迷,这一态势在第二季度可能出现好转。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95.6,低于基准点100,但比今年3月发布的92.2略有上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