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微业绩由盈转亏:股票投资拖累利润,周期下行影响毛利率
本轮半导体下行周期恰逢全球新能源浪潮,催生出的功率半导体结构性需求将如何影响本土半导体功率产业链发展,备受投资者关注。
4月8日晚,本土最大的功率半导体IDM厂商士兰微(600460.SH)公布了2023年年报,受持有安路科技和昱能科技两只股票跌价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税后净收益-4.5亿元以及半导体市场景气度影响,士兰微的归母净利润亏损3579万元,毛利率受到市场价格战和周期下行需求低迷的影响。
股吧中不少投资者将士兰微的亏损归结为“买芯片股票”。“实际上,早在这两家公司上市之前,士兰微就以投资方式入股,股价下跌是市场行情客观波动,擦掉了我们的账面投资收益。”士兰微董秘陈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税后净收益-4.5亿元主要是由于现在金融资产计价方式与以往不同。现在不能通过成本法计价,而是作为其他金融资产列报,采用活跃市场价格(二级市场股价)厘定其公允价值。”
相比持有股票的价值变动,士兰微作为IDM龙头传递出的行业景气度和发展趋势,才是投资者值得关注的重点。采访中,陈越频繁提到了“行业内卷、毛利率、碳化硅、车规级产品”等信息,表达了对功率半导体行业竞争加剧与价格战的隐忧,他认为碳化硅有望成为未来几年功率半导体的最快增长点,企业在车规级和系能源方向的战略布局或将是未来发展的胜负手。
在陈越看来,国产功率半导体的价格战既有周期下行的因素,有国内产业链加快发展因素,也有近几年产能重复建设的因素。“消费电子产品从周期进入下行后,因为需求低迷,价格连续几轮下杀,清库存是主旋律。随后就是车规级产品,尽管新能源仍是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最大的细分行业,且预计需求仍然向好,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放缓、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加上本土产业链不断扩产,相关产品产能已经不紧缺了。现在是到了‘挑着用’、‘挑好的用’的阶段。”陈越对记者说:“我们对2024年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感到乐观,预计仍然是结构性需求,国产功率半导体的价格战或再持续两年左右,缺乏竞争力的厂商会逐渐被淘汰,向国际IDM大厂看齐的国内厂商有望放大规模优势。”
截至4月9日收盘,士兰微股价报19.65元,收涨4.08%,总市值327亿元。
“价格战”影响毛利率,金融资产拖累净利润
士兰微是本土唯一跻身全球前20名的功率半导体IDM厂商,也是国家大基金多次投资的重点标的,公司发展过程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财报显示,2023年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93.4亿元,同比增长12.77%,主要系IPM模块、IGBT器件、PIM模块、快恢复管、SiC器件、32位MCU等产品的收入增长推动;实现归母净利润-3579万元,同比减少103.4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90万元,比2022年减少90.67%。
对于业绩增收不增利,士兰微给出了五方面原因:1、持有安路科技和昱能科技的股票价格下跌,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税后净收益为-4.5亿元;2、消费电子景气度低迷,销量与产品价格均同比下滑,影响营收净利,而用于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的产品维持增长,总体营收实现增长;3、2023年公司取得士兰明镓的控制权,影响损益1.97亿元;4、受LED芯片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LED芯片价格跌价10%~15%,导致子公司士兰明芯经营亏损同比扩大;5、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47%,系加大汽车级功率模块和新能源功率模块的研发投入。
近两年,本土功率半导体产业链正处于扩产高峰,竞争加剧引发价格战,叠加周期下行等因素影响,使得功率半导体厂商的盈利能力普遍受到不小挑战。报告期内,士兰微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为22.29%,同比减少7.31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集成电路产品毛利率为29.47%,同比减少5.56个百分点,分立器件产品毛利率22.73%,同比减少7.49个百分点,发光二极管产品毛利率-1.01%,同比减少13.99个百分点。
在功率半导体结构性需求的当下,车规级领域已经兵家必争之地。2023年,士兰微与大基金二期、海创发展基金全部完成对士兰明镓的增资,士兰明镓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截至目前,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6000片6吋SiC MOS芯片的生产能力,目前士兰明镓SiC-MOSFET的电动汽车主驱功率模块,已通过国内多家客户的质量认定,批量订单开始陆续交付,预计2024年年底将形成月产12000片6吋SiC MOS芯片的生产能力。
价格消耗战或再持续两年,车载产品将成胜负手
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参与者较多,小规模厂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这类厂商以“内卷”价格为主,大规模厂商的产品结构更完善,虽然更具备规模优势,但也难以抵消价格战对利润表的负面影响。2022年以来功率价格持续走低,且中低压产品“内卷”严重承压更大,产能供过于求,价格战延续,这样的行业发展现状体现到产业链2023年年报的结果,是增收不增利。
从已经发布的年报可以看到,新洁能(605111.SH)营收净利润双双遭遇两位数下滑;捷捷微电(300623.SZ)同样是增收不增利,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6个百分点;斯达半导(603290.SH)尽管实现营收净利新高,但毛利率同样出现了下滑。
海外大厂亦受到周期下行影响,华泰证券的研报指出,通过对英飞凌、安森美,Wolfspeed等10家海外功率半导体企业2023年四季度业绩的分析,看到全球仍然处在收入及毛利率环比下滑,存货上升的下行周期,彭博一致预期10家海外企业2024年资本开支下滑2.1%到194.7亿美金。
在陈越看来,国产功率半导体的价格战既有周期下行的因素,也是产业链发展过程必然会出现的过程。“消费电子产品从周期进入下行后,因为需求低迷,价格连续几轮下杀,清库存是主旋律。随后就是车规级产品,尽管新能源仍是对功率半导体需求最大的细分行业,且预计需求仍然向好,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放缓、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加上本土产业链不断扩产,相关产品产能已经不缺了。现在是到了‘挑着用’、‘挑好的用’的阶段。”陈越对记者说:“我们对2024年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感到乐观,预计仍然是以结构性需求,国产功率半导体的价格战或再持续2年左右,部分小厂商会逐渐被淘汰,有实力的大厂慢慢向IDM靠拢,已经实现IDM的大厂有望放大规模优势。”
消费电子的需求虽然是支撑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基本盘,但近几年少见可以刺激消费的颠覆式创新产品,加之疫情透支了笔记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的消费,再难整体拉动半导体需求。随着电动车进入高压快充及智能化时代及AI需求快速增长,SiC功率模块、SiC-MOSFET器件等需求将成倍增长,市场普遍认为SiC(碳化硅)功率器件有望成为未来3年功率半导体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这也是本土公司均在大力布局的方向。“行业下行期其实也是本土厂商可以用来厚积薄发的时间段,消费电子需求的功率半导体属于中低端市场,未来以车载为代表的高端市场,是本土供应商产品出海、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IDM厂商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将被放大。”某TMT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
电力、汽配板块涨幅居前;昆仑万维跌超12%丨早市热点
A股三大指数早间低位震荡,TMT行业全线杀跌,AI大幅退潮,算力、光模块、应用端齐挫,昆仑万维跌超12%;CRO、电信、教育板块走低。锤子财富2023-06-21 12:06:290000险资大手笔入局,首批中证A50ETF迎开门红
中证A50产品的推出将有助于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A股核心资产,发挥资产配置的功能3月12日,首批中证A50ETF正式亮相。摩根中证A50ETF、平安中证A50ETF,分别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交易。开盘后两只ETF表现活跃,截至午间收盘,摩根中证A50ETF、平安中证A50ETF成交额均超过7亿元。午后,资金继续流入,截至收盘,两只ETF成交额更是双双突破9亿元大关,且单日换手率均超过40%。0000机构论后市丨年内第三个关键做多窗口有望开启;把握结构性机会
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本周,沪指累计涨3.24%,深成指涨2.68%,创业板指涨2.61%。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中信证券:8月有望开启今年第三个关键做多窗口0000中小券商扎堆变更股权,业内:竞争压力持续上升,突围更靠“拼资源”
"中小券商竞争压力或将不断上升,拥有更多更优质的资源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决定因素。未来发展形态可能以精品券商为主,没有优质资源且股东背景不强的券商或将以被收购的形式退出舞台。"4月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走强,券商股再次迎来集体上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