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平: 新冠或将成为季节性疾病,疫苗研发需进一步提速
针对新冠的免疫保护下一步应如何做?
在近日举行的2023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表示,研究发现,同一时期,我国与全球其他国家正在流行的新冠毒株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某一周内,XBB系列毒株在北美、欧洲、非洲等地区占有绝对比例,但在我国的新冠毒株构成中,仍以BA.5.2.48(占比约为49.5%)、BF.7.14(占比约为26.9%)、DY.1(占比约为9%)等为主。”
“也就是说,我国的新冠优势毒株与邻近的日本、韩国有所类似,但和全球其他国家的情况有明显差别。”董小平说,当前,需要考虑的是,现阶段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内,会有多种奥密克戎毒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因而,对于新冠的防控,其实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季节性的免疫策略。”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疫情防控已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要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重点做好老年人、儿童、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而在1月2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建议,随着病毒的不断演变,新冠疫苗可能需要每年更新一次。FDA将在春季为疫苗研发选择主流毒株,这样,更新后的疫苗就可以在每年9月推出,及时用于秋季疫苗接种活动。
同时,FDA还建议大多数人于每年秋天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目的是使接种的疫苗与冬季可能传播的新冠突变株相匹配。而对于感染高风险人群,包括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FDA的提案表明,这些群体继续每年接受两剂次新冠疫苗接种。
目前来看,全球201个国家已经批准了50款新冠疫苗,而对于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上的下一步做法,董小平给出五方面建议:
第一,基于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研究后(发现其在变异初期的分型更靠近原始毒株),接下来,我们需要做这一领域的广谱疫苗;以及考虑研发多价疫苗,这需要考虑当地的流行毒株情况(包括毒株的原始、进化、替代阶段)。
第二,对于可能发生的季节性的传染病,要建立起快速的疫苗株策略和技术平台,一旦在全球形成优势毒株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研发,“比如,流感通常是2月份公布毒株的亚型,7至8月份就能落地;那么,对于新冠,如果要在5个月内拿出一款疫苗,从疫苗株的构建、生产管线建立等都需要在每个环节加速。”
第三,在原型疫苗审批、批签发的关键步骤可以进一步便利化;
第四,可以进行鼻腔或吸入方法的疫苗,这样能使疫苗企业更方便、高效地去做投入;
第五,在发病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和职业高危人群(公共卫生和临床领域医生)等群体中使用。
专访陈润生院士:这些领域的交叉人才培养,已被提上新高度
陈润生认为,真正能够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的学术跨界。过去的一年里,全球核酸药物研发和产业化驶入快车道,基因编辑疗法在欧美创新药市场的商业化落地也预示着基因治疗再一次步入全新的起点。随着生物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我国在大数据分析、组学研究等领域已具备一定优势,但从引领“解码”生命构造到率先“征服”疾病,仍面临临床转化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0000王毅会见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
代表团于11月20日至21日访华。北京时间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代表团于11月20日至21日访华。访问期间,中方将同代表团就推动当前巴以冲突降温、保护平民、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深入沟通协调。0000中疾控:预计美国前期人偏肺病毒高发疫情对我国影响有限
考虑到美国当前HMPV疫情已显著降低,以及我国目前已进入夏季,气候条件不适宜疫情传播,因此可以预计美国前期HMPV高发疫情对我国影响有限。中国疾控中心今天发布关于人偏肺病毒的健康提示。0000经济总量跌出全国前五,河南怎么办
河南省在丢了工业增加值全国第五的位次之后,经济总量又跌出全国“前五”,可见区域竞争特别是经济大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近日,各省份陆续发布了2023年经济运行数据。比较各地数据可以发现,由于地缘政治等原因造成的外需下降、国内大循环竞争激烈等因素,我国大的区域板块之间及内部呈现分化趋势,区域之间、省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锤子财富2024-01-25 16:13:510000南开大学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宏观经济持续内生高质量增长
有必要协调由不同部门和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使政策导向更加一致,避免各类政策因方向不同而相互掣肘,使市场主体能够更为清晰地感受到明确而统一的政策信号。一、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与2024年经济的基本预测1.回升向好,中国经济持续加速回归潜在增长轨道。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