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消费增长21.6%,上海这个春节“吸金”多少
作为消费规模稳居全国首位的城市,上海在这个春节迎来一波消费高潮。上海市商务委发布了上海春节假期的最新消费大数据。
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4年2月9日除夕至16日初七,外来消费发生消费金额为155.5亿元,次数高达1445.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农历)分别同比增长21.6%和41.8%。其中,江苏来沪消费占外来消费比重最高,达到20.2%,与浙江、广东、山东和安徽排名外来消费占比的前5位。
据移动运营商手机信令监测,上海市重点商圈手机信令中的外来客流占比42.1%,较1月平均外来客流占比33.1%,提高了9.0个百分点,其中南京东路、豫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外来客流占比最高,分别达到61.6%、60.6%和60.5%。
抽样调查200家零售和餐饮企业数据显示,节日期间,上海合生汇、凯德虹口商业中心、长宁龙之梦购物中心、静安大悦城、比斯特购物村(奕欧来)、老庙黄金南京路店、老凤祥银楼(黄浦、松江等店)、上海环球港、虹桥天地、新世界大丸百货、环贸IAPM商场、龙湖宝山天街等样本销售额,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两位数以上。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金额569亿元。监测35个商圈的线下客流总量2873万人次,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1.9%。
商旅文体联动为消费复苏注入了活力,商圈客流消费双增长。
节日期间,豫园商圈作为上海的“年味”地标,消费人次34.3万人次,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1.4%;南京路步行街年初一客流倍增,瞬时峰值达到3.1万人,商圈37家企业销售额5.2亿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4%;徐家汇商圈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同比2023年农历同期增长近22%;静安区特别推出主题光影秀并联合区内13家商场1000余家商户发放文旅消费券。张园、大悦城等合计日均客流量超30万人次,其中,张园客流量实现同比翻倍式增长;五角场商圈实现销售额2.6亿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41.3%,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18.5%。
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餐饮业消费金额59.3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3%。上海老饭店、绿波廊、杏花楼、新雅等14家老字号在节日期间销售额3754万元,同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30.1%,与2019年农历同期基本持平。受到《繁花》热度影响,黄河路、和平饭店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和平饭店销售额同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超过60%。
热市追踪丨云游戏板块大涨,低空经济概念股立航科技7连板
低空经济概念股立航科技7连板,云计算概念股中电兴发4连板,锂电池概念股星光股份三连板。3月13日,沪指跌0.4%,深成指跌0.27%,创业板指跌0.57%,北证50指数跌1.82%。板块方面,云游戏板块表现强势,多家媒体爆料,暴雪游戏国服有望在一个月内正式宣布回归;英伟达概念涨幅居前,隔夜美股全球AI龙头英伟达股价收涨超7%。锤子财富2024-03-13 18:06:180000盘前必读丨腾讯一季度净利同比增27%;泽熙投资对华丽家族股东会全部议案投反对票
机构认为,A股短期调整带来投资机会,也带来了向上的空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截至收盘,道指涨1.24%,报33420.77点;标普500指数涨1.19%,报4158.77点;纳指涨1.28%,报12500.57点。科技股集体上涨,特斯拉涨4.41%,英伟达涨3.3%,奈飞涨1.86%,亚马逊涨1.85%,Meta涨1.53%,微软涨0.95%,苹果涨0.36%。锤子财富2023-05-18 08:06:380000盘前必读丨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阿里巴巴;思美传媒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机构认为,综合多维度,2024年看多科技行业的相对收益。财经日历:09:30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21:30美国10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道指涨0.04%,报35430.42点;标普500指数跌0.09%,报4550.58点;纳指跌0.16%,报14258.49点。锤子财富2023-11-30 08:53:450000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61.96亿元,长安汽车、赛力斯等获加仓
净卖出额居前三的是比亚迪、中国银河、五粮液,分别遭净卖出3.58亿元、1.5亿元、1.39亿元。11月24日,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61.9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21.7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0.17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长安汽车、赛力斯、金山办公,分别获净买入6.07亿元、5.03亿元、2.76亿元。锤子财富2023-11-24 18:09:420000为非洲创造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
支持非洲大陆符合世界其他国家的自身利益,这些支持绝不是通过慈善或施舍,而是要支持由非洲所主导,特别是那些专注于消除非洲大陆各项不利因素并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解决方案。非洲既对造成气候危机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对推动全球通胀的冲突或供应链破坏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它也并未引发新冠疫情的传播,更不用说造成疫情的经济后果。但非洲或许却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能强烈地感受到上述三重危机的长期后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