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七日谈︱温彬: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2%,超出预期目标。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带动4.3、1.5、-0.6个百分点,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在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则分别下降4.6%和9.6%,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政府预期增长目标仍为5%左右,与去年保持一致。这既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稳定就业、防范风险等内在要求。一方面,保持较快增速是满足新增就业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就业弹性系数提高,服务业对就业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据测算,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人以上。今年新毕业大学生高达1179万人,较上年增加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需要保持较快经济增速,着重解决年轻人失业率较高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保持较快增速也是宏观杠杆率稳定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为了抑制债务过快上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最近两年,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和总需求不足,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2022年M2和社融增速分别为11.8%和9.6%,名义经济增速为4.83%;2023年M2和社融增速分别为9.7%和9.5%,名义经济增速为4.64%,在信用扩张显著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的情况下,我国宏观杠杆率连续两年提高,2023年末达到287.8%,较2021年上升25个百分点,迫切需要提高名义经济增速,稳定杠杆率。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我国2024年经济增速分别为4.5%和4.6%,今年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回到潜在增速并不容易,需要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出台更多的扩张需求政策。与去年相比,我国经济增长动能或将更加均衡。从外部看,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中美贸易脱钩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仍将承压,但美欧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市场补库存需求上升,对全球贸易带来拉升,WTO预测2024年全球贸易增速为3.3%,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我国对外出口形势会有所改善;随着房地产支持政策落地,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降幅趋于收窄,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将保持稳定,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将高于去年。
今年开年以来,经济运行大体平稳,景气度有所回升。生产稳中向好,消费继续回升,出口边际转好。
一是工业生产表现强于季节性。1月PMI中的生产指数从上月的50.2%升至51.3%。开年首月,各地企业节前赶工,叠加出口回暖影响,工业生产稳步向好。1月以来整车货物流量指数、公共物流园吞吐量、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等货运指标环比回升,高炉、炼油厂、甲醇、纯碱、PTA、汽车轮胎全钢胎开工率均有所回升。
二是消费继续保持回升态势。1月汽车产销两旺,分别完成241万辆和24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2%和47.9%。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重新站上荣枯线,明显好于季节性。受春节节前效应等因素影响,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较强,国内航班平均执行率、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均有所回升。
三是货物出口现转好迹象。1月PMI新出口订单环比上涨1.4个百分点至47.2%,大幅好于季节性,1月美、欧、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PMI指数同步回升,带动全球需求回暖。但受红海紧张局势升级的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国际运价持续上涨,或对出口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不过,预期偏弱和物价偏低等问题仍需高度关注。从企业部门看,1月制造业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下降1.9个百分点至54%,这是2023年1月以来的次低水平。其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下降3.9个点至47.5%,去年1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从居民部门看,去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6%,为历史水平的3%分位。2023年四季度居民消费倾向为74%,仅高于2022年,为历史同期次低水平。物价水平仍处于低位。今年1月份,受上年同期春节错月高基数影响,CPI同比下降0.8%,环比上涨0.3%;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反映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需要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政策方面,要适度加力,继续提高中央财政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建议分别为3.5%和4万亿元,并在重点工程、民生支出等方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质效。同时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前置发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回升。
货币政策方面,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预期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掣肘减少,可以更加聚焦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今年2月5日,降准落地,从全年看仍有降准的空间和必要,不仅有利于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而且可以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结构、降低负债成本,引导银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尽管2023年已先后两次下调名义利率,但因为GDP平减指数下降0.54%,实际利率降幅有限,因此可继续下调名义利率,确保实际利率水平稳中有降。同时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精准有效地支持“五篇大文章”和“三大工程”等领域。
此外,还应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机构今日买入这3股,抛售豪恩汽电1.05亿元丨龙虎榜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浙江世宝、雷尔伟、辉丰股份,净买入金额分别是3385万元、1188万元、773万元。盘后数据显示,7月11日龙虎榜中,共20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7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浙江世宝、雷尔伟、辉丰股份,净买入金额分别是3385万元、1188万元、773万元。锤子财富2023-07-11 18:05:180000因辅助驾驶召回超200万辆,特斯拉股价却不跌反涨,怎么回事?
随着智能汽车发展进入深水区,汽车召回和OTA的边界正在不断模糊化。北美时间12月12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向特斯拉发函称,因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没有足够的控制措施来防止滥用和误操作,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特斯拉需召回203.12万辆搭载Autopilot的汽车。锤子财富2023-12-14 16:29:030000国家统计局:4月份PPI同比下降2.5% 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
2024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0%,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3、0.5个百分点。锤子财富2024-05-11 12:45:570000工业富联今日跌停 两机构合计卖出2.02亿元
截至收盘,工业富联跌停,报17.27元,成交额51.69亿元。4月19日,截至收盘,工业富联跌停,报17.27元,成交额51.69亿元。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买入5.40亿元并卖出4.26亿元,一机构席位买入1.79亿元,两机构席位合计卖出2.02亿元。4月19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工业富联,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股价走势是市场波动,公司内部生产经营一切正常。锤子财富2023-04-19 17:31:010000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启用电动卡车短驳运输化学品
为推进化工行业供应链脱碳模式创新,去年11月,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携手合作伙伴在中国启动了一项开创性绿色物流试点项目,并已在概念验证阶段取得积极成果。日前,科思创与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在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启用电动卡车进行化学品短驳运输,标志着该绿色物流项目已进入运营实施阶段。锤子财富2023-12-20 09:50: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