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首席调研:2月信心指数高于荣枯线,政策应关注稳需求与信心
2024年2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04,维持在50荣枯线以上。经济学家预计去年底至今的各类政策逐渐落地,2024年经济将继续修复。
3月初全国两会召开,经济学家们对届时将会公布的全年GDP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4.95%,对CPI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2.37%,他们预计今年宏观政策将保持宽松状态。
经济学家们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市场信心和有效需求不足,未来政策应更多关注稳需求与树信心。2月5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再次下调,但年内仍存降准可能。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首席经济学家们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由上月的11700亿元大幅上升至43893.06亿元,他们对新增社融的预测均值为5.83万亿元,对M2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9.48%。
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1039,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平稳,他们对2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均值为7.1,同时,他们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均值为6.93。
信心指数:2月预测均值为50.04
2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较上月有所回落,预测均值为50.04,仍然维持在50荣枯线以上。经济学家预计去年底至今的各类政策逐渐落地,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修复。
招商银行丁安华认为,2023年中国实际GDP增速5.2%,好于2023年初5%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四季度实际GDP增速5.2%,但两年复合增速由4.4%降至4.0%,有效需求仍不足,价格增速低位运行。他表示,去年底至今,各类政策落地效果初显,经济动能筑底企稳。外需边际趋缓,内需延续分化,与公共部门相关的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动能边际增强,与私人部门相关的消费和房地产投资未见明显改善。前瞻地看,预计2024年GDP增速目标将继续锚定5%,各项政策积极进取,着力提升增长动能。
国金证券赵伟预计,无论政策周期还是经济周期的力量,都有利于2024年经济修复;但若考虑转型“攻坚阶段”政策的结构特征,经济更可能呈现总量弹性有限、全年“先升后稳”的格局。逐项拆解后会发现,经济亮点或需要回到政策本身寻找。为保证经济转型“稳中求进”,更可行的思路是通过中央“加杠杆”的方式,直接支持基建投资、间接支持消费,地产政策聚焦“三大工程”等。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预计经济将继续温和增长。在政策推动下,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动能不断增强;同时,传统产业中,地产或将在政策呵护触底回升,基建投资在积极财政下将继续保持偏强增速;出口方面,基数逐渐恢复正常,“一带一路”不断开拓,净出口对经济将转向拉动。
两会设定的全年经济预期目标:GDP增速预测均值4.95%
在本次调研中,首席经济学家们对3月初全国两会公布的全年GDP增速目标进行了预测,他们给出了4.95%的预测均值,预测中位数为5%,对CPI增速目标的预测均值为2.37%,预测中位数为3%。
财通证券陈兴表示,2024年经济增长在读数上或处于和2023年相当的水平,但微观感受上相对于去年会有明显改善。他预计,财政政策加力遵循“适度”原则,2024年财政赤字率目标可能并不会定在显著超出3%红线的水平。而对经济增长的支持,更多地可以通过广义财政支出来实现。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待。赤字率目标可能仍在3%左右。2024年GDP增长目标可能会设定在5%左右,对应的财政赤字总规模约4万亿元。结合近年来中央赤字的占比来看,他预计中央和地方预算赤字规模分别约3.29万亿元和7200亿元。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认为,2024年,在扩张性宏观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三驾马车”不同程度地协同推动经济增长,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分别拉动GDP3.6和1.4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相对中性。从当前至2035年,GDP年均增速至少需要达到4.8%以上才能实现“双翻”目标,再考虑到GDP增速逐年递减规律,“十四五”作为远景目标的头五年,GDP平均增速应至少达到5%以上。综上,他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将设定在5%,最终实现5%左右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李文龙表示,在没有外部明显供给冲击的前提下,CPI增速预计在1.0%左右,主要是疫情后经济活力有所恢复但脆弱性依然存在;2024年全球经济逐步进入降息周期,资本外流压力有所缓解。这些将促进中国经济温和复苏,对物价上涨起到弱推动作用。
物价:1月CPI同比预测均值-0.45%,PPI为-2.42%
经济学家们对1月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0.45%,较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12月值下降0.15个百分点。其中,国金证券赵伟给出了最高预测值0.5%,兴业证券王涵、银河证券章俊、野村国际陆挺、兴业银行鲁政委和民生银行温彬给出了最低预测值-0.7%。
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42%,高于统计局公布的上月值-2.7%。预测最高值为-1%,来自国金证券赵伟;最低预测值为-2.9%,来自渣打银行丁爽。
兴业银行鲁政委表示,1月工业品价格整体平稳但品种间分化较大。原油价格1月份环比增长2.1%,中东地区虽然没有直接威胁原油供应,但紧张局势提振了油价表现。黑色系中螺纹、铁矿、焦炭环比增长-0.8%、2.5%、-6.3%,上游铁矿价格持续保持坚挺。有色金属价格出现分化,铜、铝环比增长-0.7%、0.8%。综合来看,1月PPI同比预计录得-2.5%。1月主要消费品价格亦出现分化。生猪产能去化速度较慢叠加猪肉终端需求低于预期,猪价并未出现反弹,1月环比增长-0.8%。汽油价格随国际油价上升而出现小幅上涨,环比增长1.1%。鲜菜价格出现季节性上升,环比增长4.6%。整体CPI同比读数受到今年与去年春节错位的影响,预计1月录得-0.7%,2月或有明显反弹。
———————————————————
2023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CPI):
陈兴:-0.5%
王涵:-0.7%
许思涛:-0.6%
陆挺:-0.7%
周雪:-0.6%
朱海斌:-0.2%
2023年12月最佳预测经济学家1月预测(PPI):
程实:-2.2%
丁爽:-2.9%
王涵:-2.2%
鲁政委:-2.5%
陆挺:-2.6%
谢亚轩:-2.6%
章俊:-2.4%
朱海斌:-2.6%
———————————————————
1月金融数据将季节性上升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首席经济学家们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将由上月的11700亿元大幅上升至43893.06亿元,对新增社融预测均值为5.83万亿元,对M2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9.48%。
银河证券章俊表示,社会融资仍依靠政府债加速发行支撑。2023年M2增速从2月的12.9%持续降至12月的9.7%;人民币贷款增速从4月的11.7%降至12月的10.4%;社会融资增速从4月的10.0%降至7月的8.9%,之后政府债发行加速,社融增速回升至12月的9.5%。展望2024年一季度,政府债发行加速仍是推动社会融资的主要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可能因此短期反弹。但从基本面来看,要在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启动上行之后,库存周期、社会融资、货币供应量增速才会加速。
财通证券陈兴认为,2023年12月新增社融1.9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6338亿元,主要贡献仍然来自政府债券,国债增发带动政府债券融资额保持高位。2023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700亿元,同比少增额扩大至2401亿元,其中居民部门贷款增加2221亿元,同比多增468亿元,新增短期贷款较上月回升、中长期贷款较上月缩减。今年1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较去年12月有所减少,而1月企业债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整体来看,1月新增社融规模或略小于去年同期。1月以来,票据利率趋于走低,指向融资需求转弱。在“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的政策基调下,叠加2023年一季度信贷规模较高的影响,预计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或略不及去年同期。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
2月5日,2024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再次下调,但年内仍存降准可能。给出存贷款利率预测的14位经济学家中,有两位预计月内1年期LPR利率和5年期LPR利率均存在下调可能,其他12位预测未来一个月LPR利率调整的可能性较小。所有经济学家均认为存款基准利率在未来一个月内发生变化的可能较小。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本次降准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稳市场强信心。在资本市场有所波动的背景下,政策高度关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2.稳增长稳物价。3.为信贷开门红和政府债发行流动性支持。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认为,年初央行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目的是增强政策偏松操作信号,提升商业银行扩大信贷投放的能力和积极性,加快恢复资本市场信心,改善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年内不排除再度降准的可能性,预计第二次降准以定向为主,目前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很低,而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调空间。
工银国际程实表示,降准时点的选择旨在支持经济复苏,增强市场信心,也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灵活、前瞻的调整能力。就降准规模来看,0.5个百分点释放了约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或有助于资金利率中枢下移,为后续降息打开空间,以更低的实际利率水平来稳定内需。他认为,2024年仍存在降息空间。
国金证券赵伟表示,当前时点降准,或旨在提振市场信心、强化政策靠前等。降准补充基础货币、助力稳增长和实体融资,或也为配合政府债券发行等。2024年初财政发力、稳增长加码,货币政策相应配合,一季度内首次降息落地。全年来看经济修复可能会略有波折,下半年经济运行或弱于上半年,三季度内可能第二次降息。
德勤中国许思涛认为,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灵活,由于美元利率大概率下调,将为国内货币政策带来施政空间。
瑞穗证券周雪预计,一季度前还有一次10bp降息,持续的物价下行压力和信心偏弱是主要因素。
汇率:2024年底预期均值为6.93
1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7.1039,经济学家们预计2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平稳,预测均值为7.11,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均值为6.93。
民生银行温彬认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叠加中美利差1月下旬以来显露收敛态势,年初季节性因素通常也会对人民币汇率有支撑,预计2月份汇率将保持平稳。
官方外汇储备:1月底预测均值32330.85亿美元
经济学家们预计,2024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将为32330.85亿美元,略低于2023年末32380亿美元的公布数据。
民生银行温彬表示,1月份,美元指数上涨2.1%,主要非美元货币均有所下跌,日元、欧元、英镑对美元分别贬值4.0%、2.0%和0.4%。由于市场对美欧尽快开启降息的预期有所转弱,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1个基点至3.99%,10年期欧债收益率上升18个基点至2.26%。随着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转向预期继续下行,10年期日债收益率也上升9个基点至0.737%。全球股市普遍上涨,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1.6%,欧洲斯托克50价格指数上涨2.9%,日经225指数上涨8.4%。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影响,1月外汇储备规模可能会结束连续两个月的增长态势,出现小幅回落。他预计1月末外储较上月末减少200亿美元。
政策
工银国际程实表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为了确保“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货币政策发力方向将聚焦于五点:一是货币量价政策的灵活性将提升。在实际利率被推高时,适度降低政策利率,更直接地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有利于经济复苏和价格水平回升预期目标,从而稳定社会预期。二是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数量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等)。三是央行仍需引导信贷合理增长,确保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四是央行长期需坚持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确保利率水平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形势相适应。五是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和传导。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表示,从全年走势来看,受基数效应影响,一季度和三季度的GDP增速可能快于二季度和四季度,呈现“倒N”形走势。他认为,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预算赤字率名义目标或保持在3%左右,最终实际赤字率很可能达到或超过3.8%;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预计为4万亿元左右。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年内不排除再度降准的可能性;MLF有下降10~20bp的空间,LPR也会相应下调,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可能会略大于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融同比增速可能落在9.5%~10.0%区间。
热点话题
近期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振经济,经济学家们探讨了经济运行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他们认为,市场信心和有效需求不足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招商银行丁安华表示,短期看,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和社会预期偏弱;长期看,亟须避免发生“超额储蓄—流动性陷阱—债务通缩”循环的可能。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财政政策积极作为,支持基建和先进制造业投资,增加公共部门需求,兼顾弥补私人需求不足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二是,货币政策精准有效,社融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尤其注意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化灵活调整;三是,积极构建直达居民的一揽子转移支付工具,提升居民消费和企业收入,改善就业提振信心;四是,增强价格的灵活性,比如利率和一手房价等,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现供需平衡有效出清。
工银国际程实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旧是总需求相对偏弱,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合力点需要持续聚焦于营造适宜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政策发力,最终实现有效恢复和扩大内需。从“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消费和投资将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一方面立足于“宽财政”,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维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显著增强,预计2024年积极财政有望加力显效,财政赤字率或继续扩大,从而释放中国财政政策弹性,维护经济稳定。另一方面立足于“稳货币”,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维“稳”、精准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强化货币政策对于通胀目标、汇率目标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等的预期引导,或可参考欧美央行的通胀目标制或价格目标制,强化货币政策对通胀目标的指引,将有利于长期实现较稳定的通胀环境。
国金证券赵伟表示,在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信心不稳的背景下,需要政府加大支出力度、稳定需求和信心;地方“化债”过程中加杠杆能力受约束,需要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中央“扩表”的方式,除了赤字率外,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信贷、金融工具等“准财政”也是潜在的有效路径。
兴业证券王涵认为,未来应关注以下几方面:1.稳定经济信心。稳经济政策应更加坚决,加强跟民众的沟通。2.稳住地产下滑的趋势。地产的不断下行给民众带来对于经济增长和长期地产发展的担忧,应出台更多政策多方位稳住地产市场及信心。3.推动新经济发展。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新经济的成长来解决,应将更多资源向新经济倾斜,对于旧经济,则要防止短期失速带来过大风险。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连平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阶段性联袂下挫,正在导致资产价格严重缩水,市场流动性风险急剧增大,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除降准、降息外,一是尽快研究设立股票市场平准基金,在理顺中投公司和证金公司职能的基础上推出。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并彰显强势,必要时可以通过“逆周期因子”调节、外汇风险准备金、外汇存款准备金、发行离岸人民币票据等方式引导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值。三是将金融市场稳定性纳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点评估金融风险的参数之一,必要时可通过国有金融投资机构向金融市场(包括外汇、股票、债券等)注入长期流动性,以维护金融稳定,恢复市场信心,保护投资者利益。四是慎重或避免出台金融市场流动性相关的收缩性和抑制性政策,在依法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做好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保障工作,注意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处在合理充裕状态,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期“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 17位经济学家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
陈兴: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程实: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丁安华: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丁爽: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李文龙:环亚数字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
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陆挺: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王涵: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谢亚轩: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监
许思涛: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章俊: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
郑后成: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周雪:瑞穗证券亚洲经济学家
朱海斌: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美国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增速大幅下修
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的个人消费支出从增长1.7%大幅下修至0.8%。当地时间9月28日(周四),由于美国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消费者支出增速降至一年来最低水平,加上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释放鸽派信号,令市场对于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利率的预期回落,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0000不只有顶尖科学家和天才少年,上海凭“才智家底”引领产业
在人才储备方面,近三年上海地区人才保有量全国占比第一。“我们希望产品明年下半年能实现商业化落地,最先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20日上午,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彭志辉在台上分享着公司上个月刚发布的具身机器人样机“远征A1”最新进展时说道。此时距离他们位于上海浦东公司选址落成,仅过去6个月时间。锤子财富2023-09-20 23:18:510000国家医保局再通报两家医院骗保,民营、小医院如何监管?
民营小型医院骗保主要是三种原因,一是故意为之,二是管理不规范,医生本身水平和能力,医院信息化水平也不足,三是不得已而为之。29日上午,国家医保局通报了辽宁两家医院涉嫌欺诈骗保的情况。这是自23日通报河南两家医院骗保的一周之内,国家医保局再次曝光2024年飞行检查中发现的医院骗保行为。0000基金投顾迎重磅新规:鼓励长期投资,控制组合策略换手率
补齐此前短板为有序推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6月9日证监会起草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10月,证监会启动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从试点开展情况看,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运行平稳,业务适配性和发展前景获得了市场各方的总体认可与支持,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已基本具备转常规条件。0000存储芯片股上涨:供给格局持续优化,但仍需静待市场回暖
在供应链处产生反应是需要一定时间的。19日早盘期间,存储芯片板块在经历短暂下抑后快速拉伸,截至早间收盘,存储芯片板块指数(886042)报968.826点,涨幅2.55%。公司方面,同有科技(300302.SZ)涨停,朗科科技(300042.SZ)涨幅14.2%,恒烁股份(688416.SH)、东芯股份(688110.SH)等涨超5%。锤子财富2023-06-19 14:15: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