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08

美丽中国专项:2035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

锤子财富2024-01-25 10:08:160
现实状况与目标愿景尚存在明显差距,而这“正是未来美丽中国建设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科技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已得到各方重视。

“未来30年中华大地上的自然景观、生活环境和人地关系将发生历史性变化,展现出一幅新的自然人文景象。”这是中国科学院近期完成的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情景模拟给出的结论。

这项研究被列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A类)。这项始于2011年的科技任务,是由中科院发挥建制化优势,组织院属单位优势力量,共同实施的跨学科、跨领域的重大科技任务,旨在突破关系我国国际竞争力、经济社会长远持续发展、国家安全及新科技革命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

先导专项包括前瞻战略科技专项(A类先导专项)和基础与交叉前沿方向布局(B类先导专项)两类。其中,A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突破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促进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发展,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先导专项中最为重大、重要的科研任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葛全胜介绍,中国科学院于2019年1月部署实施“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下称“美丽中国专项”),对标生态文明建设四大任务(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以重大示范为牵引,多尺度精准检测和诊断生态文明建设状态。《中国科学院院刊》近期介绍了“美丽中国专项”研究成果。

美丽中国“35目标”情景模拟结果。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12期

美丽中国“50愿景”情景模拟结果。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年第12期

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至2035年,全国总人口14.4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0万亿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60%,沙化土地治理率达75%;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以上,近海海域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优良标准。

至2050年,全国总人口13.65亿人,GDP为380万亿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森林覆盖率30%,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65%,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水和近海海域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研究发现,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已具备如期实现的基本条件:小康社会建成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持续上升,成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物质基础和投入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逐步减弱;十八大以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已经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呈现全局性、历史性、转折性变化。

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朱会义等专家同时表示,现实状况与目标愿景尚存在明显差距,而这“正是未来美丽中国建设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整体还不高,结构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我国生产和消耗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原材料,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能源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煤炭消费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半数以上,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公路货运量占比高达73%,污染排放大、道路扬尘重。中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较大,是主要的移动污染源。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基础薄弱。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空气质量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目前全国还有超过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PM2.5浓度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原院长,十四届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王金南说。

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已具备如期实现的基本条件。摄影/章轲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决定美丽中国建设过程是一个要素、结构、过程、功能4个层面不可分离、协同推进的过程,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侧重点不同。”专家们指出,在第一阶段即2035年前,建设目标侧重于要素层面和结构层面,通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国土空间治理,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生态退化问题,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在第二阶段即2035-2050年,建设目标则侧重于过程层面和功能层面,通过全面塑造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彻底破解美丽中国建设中内在根源性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从根本好转上升到人民期望的优美水平。

依据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情景模拟结果,需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如PM2.5从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减少到2035年的29.7微克/立方米和2050年的15微克/立方米,才能全面改善水土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同时,需将非化石能源占比从2020年的15.9%提高到2035年的30%和2050年的70%。全国森林覆盖率需在2020年23.04%的基础上提高到2035年的26%和2050年的30%,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需从当前的56.1%提高到2035年的60%和2050年的65%,湿地保护率需从当前的51.9%提高到2035年的60%和2050年的80%,沙化土地从2020年的172万平方千米,减少到43万平方千米以下,并逐步得到彻底遏制。

依据美丽中国“35目标”和“50愿景”情景模拟结果,至2035年和2050年,如果北方地区新增调水600亿立方米和1000亿立方米,可增加耕地面积200万公顷(3000万亩)和333万公顷(5000万亩)。

近年来,“科技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已得到各方重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今天(25日)透露,已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揭榜挂帅项目针对三北工程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立地条件困难等自然因素,重点解决防护林、草原、湿地退化,病虫鼠害和林草火灾高发,实用高性能防沙治沙机械和高效节水配套技术缺乏等问题,同时探索菌草治沙、光伏治沙等模式,为三北工程建设和防沙治沙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林草局介绍,项目组由三北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全国相关优势单位组成,聚集了相关领域院士、专家580余人。项目研发总体时限为两年,总经费7500万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