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省级两会密集召开:稳增长、促改革
本周省级地方两会密集召开。
自1月20日以来,北京、重庆、河北、四川、江西、安徽、广东、广西、山西、江苏、辽宁、福建、宁夏、天津和上海等省份相继进入“两会”时间。其他多数省份也将“两会”安排在1月下旬举行。
透视地方“两会”,各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将如何制定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不仅如此,如何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也成为关注地方两会的热点。
今年目标将“跳起摸高”
1月22日,在四川省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四川省省长黄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左右。这个目标与2023年四川省实际经济增速6%基本持平。
根据这几天已经召开的地方人大会议来看,各地提出的预期目标多是会保持2023年的增速。其中,北京、重庆、河北2023年经济增速分别是5.2%、6.1%和5.5%,它们提出的2024年预期增长目标分别是5%左右、6%左右和5.5%左右。
另外,山东2023年经济增长6%,2024年预期经济增长目标5%以上;广西2023年经济增长4.1%,2024年预期目标增长5%以上。
对于重庆的预期目标,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是立足重庆发展阶段性特征,统筹考虑增长潜力、现实条件和“十四五”目标要求,是“跳一跳、够得着”的,体现了自我加压、主动作为,力争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结果。
事实上,2023年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第一年,其经济增速是在2022年受疫情影响的基础之上取得的,也就是说存在低基数效应。而2024年要在2023年的基数之上再保持2023年的增速水平,其压力和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胡衡华还表示,实现上述目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易小光向第一财经表示,重庆提出6%的增长目标是比较积极的。2023年以来经济持续恢复,2024年将构建发展复苏的底部;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这些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因此,这一目标是有基础的。
不过,易小光也表示,在向社会展示发展的决心和信心的同时,也要正视困难。2024年增长6%和2023年的6%并不相同,后者的增长基数较低。另外,三重压力持续存在,房地产、外经外贸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以及地方债务压力和居民消费都面临诸多问题。
据《北京日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需要,是实现就业、居民收入等重要民生目标的需要,为实现明年城镇新增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提供支撑。这也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衔接的需要,符合经济运行态势,具备实现可能。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2021年和2022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年均增长4.7%左右,2023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实现5.2%的增长,2024年将继续巩固稳中向好态势。不过,5%左右的增长仍然具有较大挑战性,完成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虽然四川在2023年实现了6.1%的增长,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但是,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曾俊林在发布2023年四川经济数据时表示,经济恢复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二是预期信心仍然不足;三是部分行业增长后劲仍然不足。
其中,2023年四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2.4%、创8年以来新低。投资项目接续不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2.6%。民间投资信心不足、连续10个月降幅超过两位数;居民消费预期不足,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低于2019年、低于上年。
不过,四川省省长黄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既客观正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又充分看到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有良好基础、有较为雄厚实力,还有多个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和底气,拿出迎难而上的勇气,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围绕提出的全年目标,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都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包括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等方面安排了具体措施。另外,在强化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同时,在深化改革方面,各地也作了部署。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决心闯深水区、啃硬骨头,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抓实抓好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提效率、强信心、优环境,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民营经济服务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易小光表示,在目前复杂的形势下,要实现这些发展目标,需要努力发掘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激发全社会的动力和活力,因此,深化改革尤为关键。
重庆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国企、民企和营商环境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打赢国企改革攻坚战;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增强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深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持续纠治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制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其中,包括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殷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更加注重先立后破、改革创新,在“立”的基础上做好“破”的工作,紧紧依靠改革这个关键一招破解难题,依靠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打开局面,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向第一财经表示,过去半年出台了很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近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地方层面推进,精简机构和人员,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推动行政层面的改革,提高政府效率,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地方机构改革任务力争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去年年底以来,各个省份陆续召开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根据方案,地方党政机关人员编制精减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竹立家认为,要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上下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其中,增强政策的联动性和协调性,在政策上形成合力,比如不能一边出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另一边又制定诸多限制性的措施。
APP中国荣登2023第一财经•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
本届盛典APP中国荣获“环境生态贡献奖”既是对APP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肯定,也为造纸行业低碳转型树立标杆。锤子财富2023-12-18 14:56:430000人类基因组图谱迎20年重大升级,精准医疗再添“利器”
虽然每个个体的基因组差异很小,但人类基因组非常庞大,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个体和人群之间仍然存在许多重要的遗传差异。科学家已经升级了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项被称为“泛基因组”的最新研究成果5月1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一重大的更新将为精准医疗及对人类疾病的理解提供更为强大的工具。虽然每个个体的基因组差异很小,但人类基因组非常庞大,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个体和人群之间仍然存在许多重要的遗传差异。0000IMF: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0%,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分化依旧严重
IMF称,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录得2001年以来除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的最低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10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中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年)平均水平,且2024年的预测值较7月预计时下调了0.1个百分点。锤子财富2023-10-10 16:26:060000端午消费|假期中短途自驾出行热度不减:多地将迎加油、充电小高峰
小桔充电预测,6月7日至8日将出现3个充电高峰时段,凌晨0时至2时、早上6时至8时、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或将出现充电排队情况。今年端午假期延续“五一”出行热度,中短途周边游持续升温。0000医药股暴涨背后:创新药续约进医保规则要变,对行业影响有多大
创新药续约进入医保目录的降价压力有所减少。久旱逢甘霖!7月4日午后,资本市场中部分医药股出现暴涨。A股中,涨幅居前的医药股是荣昌生物、和佳退、贝达药业,涨幅均在10%以上。港股中,涨幅居前的是荣昌生物、复宏汉霖、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涨幅也超过1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