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5

温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判断

锤子财富2024-01-02 13:07:540
预计短期内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加码。

服务业:表现好于季节性

2023年1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与上月持平,表现好于疫前同期平均水平。

从分项指数看,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47.0%;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至59.4%,显示服务业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不过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6.3%,服务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依然较低。

2023年12月以来,受近期寒潮等因素影响,部分与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从高频数据看,国内航班平均执行率为84.0%,略低于上月的84.6%;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较上月也小幅回落。

从行业看,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住宿、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46.0%。但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持续较快增长,成为服务业表现好于季节性的主要支撑。

建筑业:景气度明显回升

2023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9%,较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大幅好于疫前同期平均水平,连续两个月大幅回升后已达到2023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从分项指数看,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2.0个百分点,达到5月以来最高水平;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至65.7%,达到2023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3.5个百分点至51.7%,2023年4月以来首次站上荣枯线。

建筑业扩张加快,主要与基建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有关。近期发改委与有关部门已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截至目前,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大部分已落实到具体项目。资金来源到位有助于基建投资增速反弹。

房地产也显示出企稳迹象。2023年11月房企当月新开工和施工面积同比增速均已转正,高频数据显示,12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月环比增长27.3%,同比下降10.8%;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上月涨幅超过2倍,同比下降3.1%。京沪相继出台楼市新政,加之稳地产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环比有所改善,同比降幅亦有所收窄。

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回落

2023年12月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49.0%,连续第3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超出疫前同期平均水平,已降至202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五大分项指数表现为四降一平。其中,生产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8.7%,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7.9%,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3%,与上月持平。

制造业运行表现出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生产端延续扩张,但扩张幅度放缓。2023年12月生产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2%,仍高于荣枯线,但已降至6月以来最低水平。近期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保持恢复,企业生产仍保持扩张状态,但需求不足的约束正在加剧。

二是需求端延续偏弱态势。2023年12月新订单指数回落0.7个百分点至48.7%,降至7月以来最低水平。新出口订单回落0.5个百分点至45.8%,已降至年内最低水平。内外需正在同步放缓。统计局指出,调查中部分企业反映,海外订单减少叠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是企业补库存出现反复。2023年12月企业采购量指数回落0.6个百分点至49.0%,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0.3个百分点至47.7%,产成品库存回落0.4个百分点至47.8%。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三个月低于产成品库存,反映企业正在减少原材料储备,补库存动能不足。

四是企业景气整体走弱。2023年12月大型企业PMI下降0.5个百分点至50.0%,降至荣枯线;中型企业PMI下降0.1个百分点至48.7%,小型企业PMI下降0.5个百分点至47.3%,企业景气水平整体走弱。不过从预期看,12月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升0.9个百分点至57.9%,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下降0.1和1.3个百分点至56.2%和51.4%,大企业对未来预期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价格:上下游保持分化

2023年1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至51.5%,出厂价格回落0.5个百分点至47.7%,上下游价格仍分处50%临界线两侧。

从国际来看,2023年12月以来,CRB指数保持波动下行,其中油价已经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成为主要拖累。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继续保持高位,导致需求回落,叠加美国原油库存激增,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与此同时,铜、铝等工业金属价格仍在上涨。

从国内来看,南华工业品指数2023年12月均值环比下降0.3%。其中,螺纹钢、浮法玻璃、水泥价格保持上涨,但能化指数连续第3个月下降,拖累整体工业指数。

基于PMI指标和高频数据,预计2023年12月PPI环比小幅下行,同比降幅为-2.7%,较上月的-3.0%有所收窄。

政策:逆周期调节有待加码

2023年12月经济景气度继续回落,综合PMI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至50.3%。从结构看,企业补库存出现反复,上下游价格分化不利于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回补,内外需边际放缓均对经济恢复形成拖累。

2023年12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为0.9%,已降至6月以来最低水平,显示经济复苏动能不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预计短期内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加码。

财政政策的基调是“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考虑到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将有5000亿元放在2024年使用,意味着2024年赤字率已经额外增加0.4个百分点左右,预计赤字率目标可能在3.0%~3.5%之间。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的部署,预计2024年专项债规模可能由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0万亿元左右。

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从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来看,央行将“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近期国有行和股份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负债成本下降为贷款利率下调打开了空间,2024年一季度降息概率正在上升,其必要性包括物价走势仍然偏弱、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压力以及刺激年初信贷投放、实现开门红目标。

房地产政策方面,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继续释放“先立后破”的政策导向。“先立”是指“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后破”指“继续稳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两根支柱’”“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近期京沪两地出台降首付、降利率、放松普宅标准政策之后,市场成交量有所反弹,但持续性仍需要观察。从住建部会议表态来看,官方的目标是“稳”而不是“托”,“破”仍然是目标,只不过会以“立”作为前提。因此,目前的政策导向是稳住房地产市场,避免风险外溢和进一步扩大,在“先立后破”的背景下逐步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推动楼市在缓慢调整的过程中实现软着陆,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温彬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静文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民银研究”微信公众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