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滕泰:明年增长目标应定在5%以上,挑战和压力大于今年︱访谈2024
2023年中国经济即将收官。作为疫后恢复的第一年,中国经济爬坡过坎,韧性十足。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当前经济回升向好背景下,稳增长如何加力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如何评价今年的经济表现,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如何设定?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消费增长的后劲在哪里,如何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一系列民营经济支持政策落地,后期如何显效?以人工智能、算力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哪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通过新一轮改革挖掘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
从投资驱动为主转向消费驱动为主,需要从体制和机构设置上进行改革
第一财经:2023年是疫后恢复的第一年,你预计今年经济增速是多少?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如何设定?
滕泰:2023年经济总体平稳向好。虽然说面临着出口负增长、房地产投资负增长、近6个月民间投资负增长等严峻的挑战,但是主要靠消费的拉动,能够实现年初制定的5%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2022年中国经济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基数比较低,如果2023年经济增速达到或略高于5%的话,实际上还是有些低于预期的。
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延续性及经济增长目标的导向性,个人认为2024年经济增长目标也应该定在5%以上,而它实现的挑战和压力会大于2023年,因为基数不同了。实现目标虽有一定难度,但各部门各地方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经过艰苦的努力还是能够实现的。
2024年如果实现5%以上经济增速的话,首先消费增速要高于今年,同时民间投资也应该进一步提升,至少变成正增长,还应该稳定和扩大出口。货币政策要求进一步的宽松,利率和企业的融资成本要进一步降低。只有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消费和民间投资、出口都恢复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2024年5%以上的经济增长。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确保就业的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财经:近年来你一直呼吁,要从过去的投资需求拉动为主,逐步转向以消费需求拉动为主,扩大消费是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你认为2023年消费的复苏呈现哪些特点?中国消费增长的后劲在哪里?收入和预期成为消费疲弱的重要原因,你有哪些建议?
滕泰:今年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该在80%以上,所以说去年年底中央提出把稳定和扩大消费排在优先位置,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今年消费本身占GDP总量的比重和拉动GDP的贡献的比重,也充分证明了这一判断和重要的战略部署。
为什么要从投资驱动为主,逐步转向消费需求拉动为主,这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在后城镇化和后基建时期,不但长期的高增长难持续,而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逐步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是必要的,但过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峰阶段,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明显下降。
考虑到当前每单位财政资金支出用来搞投资的乘数效应小于1,而如果用来发消费券,则乘数效应大于3,因此如果将每年20多万亿元的过剩、低效和无效投资支出转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再转化为居民消费支出,以实现3倍以上的总需求扩张,应全面检查过剩投资、低效投资,把节省出来的财政资金都用于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社保覆盖和力度,或发钱补贴居民消费。
从靠投资转向靠消费,不仅要转变观念,更要调整政府宏观经济的管理机制。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从上到下的投资驱动相关决策和执行机制,从投资驱动为主转向消费驱动为主,需要从体制和机构设置上进行改革。
尽快完成中国民营经济的理论创新
第一财经: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文件,力度之大为近年来少见。另一方面,1~10月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5%,已经连续6个月负增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政策落地见效存在哪些难点和困境?如何破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藩篱?
滕泰:民间投资连续6个月负增长,这种情况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民营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活力的源泉,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的影响和挑战是非常严峻的。
造成民间投资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预期的原因,有结构转型的原因,有金融去杠杆的原因,也有民营经济自身的原因。此外,部分社会舆论仍然没有彻底摆脱“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严重影响着中国民营经济的信心,甚至造成中国民营经济投资增速下滑,成为抑制当前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彻底破除计划经济理论的误导和影响,彻底澄清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错误言论,需要尽快完成中国民营经济的理论创新。除了出台一些实实在在的政策,还应该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民营企业家在经济和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更加全面地认识他们的合法报酬,更加尊重和鼓励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活动。
人工智能带来的投资机遇无处不在
第一财经:今年AI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成为经济新引擎。你曾指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低估。你认为,以人工智能、算力、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将为中国经济带来哪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哪些新挑战?中国应怎样抓住这一机遇?
滕泰:根据高盛的预测,人工智能在未来10年将带来7万亿美元的价值,也就是累计带动全球增长7%以上。另外有研究机构认为,元宇宙技术未来10年也将带来数万亿美元的增长。即便上述预测都是正确的,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带来10万亿美元的增长也只反映了其影响的20%,其余80%的影响是对原有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
但人工智能如果仅仅是替代老的生产方式,并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增长;只有创造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新的需求增长,才会带来经济增长。这种新供给对老供给的替代,对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人类福利的促进是巨大的、不可限量的。
人工智能一定会对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革,因此其投资机遇也是无处不在的。从短期来看,人工智能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历史机遇;第二是在人工智能相关算力和算法领域;第三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产品、新内容、新场景、新体验。
第一财经: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发展动能趋弱,通过新一轮改革挖掘增长潜能成为稳增长的关键。你认为,下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潜能在哪里,应该推进哪些方面的改革?
滕泰: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从需求结构上来看,主要应该靠消费驱动,而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这种转型,需要尽快启动国民收入和支出结构的改革。
国民收入结构和支出结构的改革,关键是把每年二三十万亿元的低效投资、无效投资、过剩投资节省下来,转化成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转化成消费。这种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同时还需要供给结构的改革,中国之前传统产业包括房地产相关、基建相关的行业已经供给过剩了,再靠这些老供给拉动经济已经不可能了。必须得依靠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这些数字经济,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创造新需求。
要抓住这样的机会,除了要把握生产函数原理,还要学会创新思维,要理解创新函数原理所蕴含的管理哲学和创新方法论。以前我们创造财富主要靠消耗自然资源,今后主要靠人的资源;以前我们创造财富主要靠劳动,今后主要靠智慧,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及时推动中国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由传统的房地产制造业驱动向研发创新驱动来转型。
疯狂的茶叶一夜崩盘:“金融茶”暴雷背后的庞氏骗局
“接盘”力量逐渐减退。近期,在广州芳村的古桥茶街,一家名为“昌世茶”的公司因茶价“闪崩”卷入舆论风暴中心,事件涉及500多名茶商,总金额高达数亿元。锤子财富2023-12-18 20:41:260000餐饮消费反弹,海底捞预计上半年净利超去年全年
而在2023年上半年,在“硬骨头”计划下,部分先前关停的门店重开,使得海底捞的餐厅数量同比增加。2023年7月30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6862.HK)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预计不少于1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幅超过23.7%;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22亿元人民币。0000严禁地方为招商引资“滥用税收”!这项条例将产生哪些影响
为了发展经济,不少地方大力招商引资。其中一些地方通过不规范的税费等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驻,影响了市场公平竞争。地方招商引资中出台的一些不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将进一步受到严治。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开了《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公平竞争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平竞争意见稿进一步完善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促进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0000季报解读|并入京东一年后德邦盈利增四成,双方融合怎样了
德邦股份还在今晚发布了关于增加2023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意味着两家公司的业务协同进一步加速。去年三季度正式并入京东的德邦股份(603056.SH)今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7.50亿元,同比增长2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44.47%。财报中指出,公司收入和盈利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聚焦核心业务,同时持续推进成本费用优化。0000AI超级应用什么时候出现?“说不定就在明天,也可能是明年”
从技术革命落地的周期来看,这次已经够快了,。“最近经常有很多同事、很多行业中人问我们,到底超级应用什么时候出现?”7月6日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在论坛中表示。锤子财富2024-07-08 19:18:4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