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企业“两条腿”走路,多部门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内贸和外贸连接生产消费、联通国内国外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当前稳增长、稳就业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从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等5方面提出18条措施,力求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
12月18日,国新办举行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我们对内外贸一体化的理解,是要坚持“一体化”发展,帮助企业“两条腿”走路。既要开拓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既鼓励外贸企业转内销,也鼓励内贸企业做外贸。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搭建共性平台、优化公共服务,提升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的发展能力,让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间顺滑切换。
企业内外贸一体化仍需过“四关”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天风证券认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和海外经济主体的经济周期并完全不同步。通过鼓励企业共同利用好国内外市场,能够有效扩展企业销售渠道,降低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盛秋平提到,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对市场风险、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切换时还面临一些障碍,存在“重外轻内”等问题,企业内外贸一体化仍需过“四关”: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监管关,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还有待提升。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日前在公开演讲中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状态,要努力促进中国的内外贸一体化,形成有利于内循环外循环一体化的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体系。
“什么时候让我们任何一个企业搞内循环和搞外循环,想着内循环就内循环,想着外循环就外循环,情势有利于内循环就内循环,情势有利于外循环就干外循环,形成内外贸企业任何时候的自由选择?”黄奇帆表示,中国目前内外贸还是两个队伍、两个体系、两种规则、两种准入。这也是为什么“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让中国的内贸和外贸一体化,实现一条生产线上同线同质同标。同样的产品无论出口还是内销,税收规则、市场准入规则、检验检测的标准规则都要一体化。这件事如今仍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也是我国要部署的重大任务。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衔接更加有效,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内外联通网络更加完善,政府管理服务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更加健全,实现内外贸高效运行、融合发展。
2022年4月,商务部牵头相关部门组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同年5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决定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随后于当年12月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为试点地区。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司长周强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年来,商务部等部门指导九个试点地区,紧紧围绕试点目标,明确试点任务,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浙江累计培育六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827家,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84家,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江苏确定贸易型、生产型、平台型三类175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单位,强化跟踪服务培育。
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若干措施》提出5个方面18项举措,更好发挥内外贸一体化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稳定企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二是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三是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四是加快重点领域内外贸融合发展,五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标准、检验检疫、监管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难点和堵点。
《若干措施》明确,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促进内外贸检验认证衔接,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表示,海关将聚焦市场关注和企业需求,继续做好国外技术法规标准,特别是发达国家地区技术法规标准的比对、研究和评议工作,及时将相关成果向出口企业开展宣传和贯彻。同时,深化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国际合作,积极与更多国家开展检验检疫电子证书国际联网核查,扩大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范围,大力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融合。
无论是内贸企业“走出去”,还是外贸企业“转内销”,都需要一个好的渠道和平台。企业内外贸市场转换难,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好的对接交流渠道平台。
《若干措施》提到,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组织开展外贸优品拓内销系列活动,加强市场对接和推广,鼓励开展集中采购,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电商平台、进商场超市、进商圈步行街、进工厂折扣店、进商品交易市场。支持内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及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支持内贸企业采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林少滨表示,海关将在促进内外贸市场渠道对接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综合改革措施落地见效,支持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发展,做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展会平台的通关保障,帮助企业打响品牌、拓宽渠道,助力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市场一体化,更需要实现体制机制一体化。一方面,我国企业当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遇到较大阻力,要加强开拓国内市场,但国内外市场体制机制并不完全一样;另一方面,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制度型开放,制度要与国际标准对接,在此过程中也强调国内外制度的一体化。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在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金融要更好地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
为支持国内外贸易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完善外贸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更好支持跨境贸易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围绕物资物流保通保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运转、外贸企业稳份额拓市场等内外贸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支持举措。
《若干措施》从“更好发挥信用保险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在发布会上介绍,鼓励银行机构在做好押汇保理、票据贴现、订单融资等常态化贸易金融服务基础上,优化整合单项产品,推出集支付结算、融资融信、汇率避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并通过线上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更好适应贸易企业资金需求灵活、周转较快的特点。
李明肖表示,支持银行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企业生产经营信息合理评估企业资质并进行授信,为有订单、有市场、有前景但抵质押能力较弱的市场主体提供支持,更好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的要求。
在提升保险保障能力方面,李明肖表示,支持保险公司依法依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持续优化承保理赔条件,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推动保险机构延伸服务链条,通过货物运输保险、产品质量保险等,更好覆盖贸易中的潜在风险,帮助企业全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券商1月金股出炉:这些股获力挺,看好化工、医药等板块
展望后市,有券商认为,A股市场或将峰回路转;也有券商表示,市场或将维持震荡,建议关注季节性因素。去年12月市场总体震荡下行,月尾上扬,上证指数月内收跌1.81%。在新年的1月如何寻找机会?截至1月2日,有超20家券商公布了1月月度投资组合,涉及消费、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哪些个股收获点名最多?锤子财富2024-01-02 20:50:310000碧桂园首笔债务展期获通过,涉资金39亿
该债券为碧桂园控股所发行的“16碧园05”熊猫债。9月2日,有市场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在经历了两周沟通之后,碧桂园第一个债务展期方案获得债权人通过。碧桂园是8月18日披露该笔债券的展期方案的。资料显示,该债券为碧桂园控股所发行的“16碧园05”熊猫债,发行规模58.3亿元,当前余额为39.04亿元,票面利率5.65%,到期日为2023年9月2日。0000在港口、航运等领域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广东发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图”
在港口、航运等领域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战略性新兴领域形成体系化产业布局。加快优质国有资产证券化。健全国有企业创新创造多元化投入机制,优化实施科技成果赋权、股权分红等多种形式的中长期激励机制。11月26日,据广东发布官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意见》发布。0000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后,剑桥科技股价再创新高,年内涨超5倍
剑桥科技股价连续上涨,今日尾盘放量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累计涨幅506.7%。5月25日晚间,剑桥科技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经向管理层核实,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股价创历史新高剑桥科技今日尾盘放量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累计涨幅506.7%。锤子财富2023-05-25 19:51:430000对比中美股市表现和估值结构:驱动因素不同
近两年来,以美国为首的海外股市录得较大涨幅,中国A股则呈现震荡下行趋势,走势分化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尽相同。近两年来,以美国为首的海外股市录得较大涨幅,然而美股“科技七巨头”二季度财报不及预期,加上“科技七巨头”占标普500指数权重的30%以上,各界越发关注美股的集中度风险。同期,中国A股则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中美股市走势分化背后的驱动因素不尽相同,剖析具体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两大资本市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