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车轮、赛事、演唱会……烟火气点燃成都消费热力
拿出真金白银激活汽车消费,凤凰山体育公园“双馆同开”诞生金牌球市和商演之城,“双节”迎客超2000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数据汇成了一条“逐季回升、稳步向好”的曲线图,其中消费更是跑出回暖向上的趋势。
消费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假日经济不断升温,餐饮消费加速回暖,休闲旅游稳步复苏,火热的市场让人们感受到消费恢复的强劲动能。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汽车销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5.7%、25.3%,“双节”期间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6.8%。哪些消费数据蕴藏潜力?哪些消费场景火爆全城?这条回暖曲线上亮点频频。

成都太古里商圈
“舌尖经济”暴涨 汽车消费挖潜
今年以来成都的消费有多热?前三季度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其中,汽车销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15.7%、25.3%,这也意味着成都的“车轮经济”和“舌尖经济”表现出色。
作为消费的“四大金刚”,汽车、家电、家居、餐饮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也是今年提振消费的重点对象。成都将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作为“重头戏”,积极推动市场需求回暖,拿出真金白银。
5月20日-7月20日,2023年“蜀里安逸·车游四方”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开启,资金规模1亿元。8月,成都又出台汽车置换奖补政策,对将传统能源汽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的,最高奖励8000元/辆。而在今年“成都国际车展”期间,汽车订单量达35028台、成交金额60.87亿元。

2023年成都国际车展
以消费券撬动汽车消费的增长,对于促进整体消费有着重中之重的作用。汽车等大宗消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对于稳就业和稳增长也至关重要。成都及时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上出台支持政策,为“稳定大宗消费”拿出了真金白银,稳住了市场预期,推动了居民“敢消费”。
在餐饮消费上,今年成都持续提升成都国际美食节等本土消费活动能级,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成都首创品牌。例如,位于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的蜀宴赋一经开业就成网红,这一将美食、东方文化、表演、古代宴饮仪式融合的餐饮品牌凭借其独特的文化消费体验“俘获”了大量年轻消费者,成为“出圈”的餐饮代表。

第二十届成都国际美食节
聚焦新需求,打造消费新场景,作为国际美食之都的成都“常吃常新”,以烟火气点燃经济热力。
此外,今年成都还迎来了两位“大佬”。苹果CEO库克和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尔诺分别现身成都,向外界传达了对于成都消费市场的重视。世邦魏理仕(CBRE)成都研究部负责人林晴岚表示,“首店经济”正在成为成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亮点,成都SKP、成都IFS、成都太古里三个项目毋庸置疑是成都的商业地标,不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能级都引领全市乃至中西部地区。
演唱会“一票难求”金牌球市火爆中超
要么听一场演唱会,要么看一场球赛,今年的成都消费市场连出两大爆款。
数据统计,截至10月底,四川共计审批引进营业性演出2万余场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动超过1500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9倍,观演人次超200余万,演出场次、观众和票房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这其中,成都作为“商演之城”更是演唱会经济中分得大蛋糕,截至10月中旬,成都市公布的演出票房收入已超过35亿。

成都星巢秘境音乐节现场
从9月起,薛之谦、许巍、郁可唯、蔡依林、张韶涵等一众歌手纷纷开启了在成都的演唱会之旅。10月,张学友和五月天同日开唱,抢占最佳档期。11月,梁静茹、张艺兴等歌手的演唱会也将接踵而至。演出虽多,依然不能满足火爆的市场需求,许多热门场次一开票就“售罄”“秒没”,“陪伴式抢票”“分母式抢票”成为歌迷们遗憾的自嘲。
除了演唱会,各类音乐节、音乐会、话剧、舞剧的活动场次和观演人次也大量增长,吸引着观众源源不断地走进剧场。

众多歌手开启成都的演唱会之旅
11月4日,2023赛季中超联赛落下帷幕。“成都有最好的球迷”“成都蓉城队有最好的主场凤凰山”是人们盘点中超时不忘提到的亮点。据初步统计,2023年中超联赛,成都蓉城队主场比赛15场,总到场人数为524902人,场均34993人。每场比赛,凤凰山专业足球场的3万多张球票开售后,都是分分钟被一抢而空。
今年,去凤凰山专业足球场看球,已经成为成都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赛后的“万人大合唱”更是金牌球市的独特浪漫。

凤凰山体育公园内
大型体育赛事的意义,在赛场之外。受到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的热度辐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面向世界做了一次最好的推广,成都在文旅消费的热度迎来新高。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嘉宾游览武侯祠
来自成都市文广旅局的数据显示,中秋国庆期间,成都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全市共接待游客25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9%、170.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分别增长12.2%、6.8%。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127.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1%、198.8%;按可比口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较2019年增长13.4%。
进入四季度,成都继续通过供需双向发力推动消费升级,激发文体旅等消费新活力,带动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持续回暖。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消费引擎必将更加强劲。
空中陆上织密网络客流物流忙起来
10月30日,成都直飞悉尼的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开通,成都执飞的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增至44条。
这是中国民航开始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以来,在成都的一个增长案例。航班加密、航线增加,整个冬春航季成都都伴随着这样的关键词。
客流和物流、空中和陆上,由成都出发的这条国际贸易运输大动脉在澎湃跳动。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堆叠成山,卡车长龙进进出出,“钢铁驼队”在阵阵鸣笛声中呼啸而过。自2021年统一品牌以来,中欧班列(成渝)已稳定运行线路50余条。截至2023年8月底,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成渝)达到1.3万列,发运箱量近100万标箱,辐射欧亚近40个国家超100个节点城市,综合运行指标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冲刺四季度,“钢铁驼队”忙起来。

中欧班列(成渝)
“开箱喽——”今年夏天,从泰国出发驶向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络绎不绝。反映在市民的餐桌上,就是进口榴莲融入大众日常消费。今年1-10月,通过“天府号”承运的进口榴莲已超过3万吨,市民的餐桌有了更多来自东南亚的水果。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
国际跨境公路运输,被视为除航运、铁路、航空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自2021年四川省港投集团开行首列跨境公路班车以来,已常态化开行中俄、中亚、东盟、中欧、港澳等国际公路运输线路,累计发运车次超过2000班,累计运输货品货值超100亿元人民币。
在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刻,奔跑在亚欧大陆上的“天府号”也加足了马力。满载着机电设备、工程设备运出去,又装着进口水果运进来,来去之间构筑起一张通达世界的网,注入进出口外向型经济的新活力。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跨境电商交易、市场采购规模增长15.4%、26.1%,二手车出口额增长超5倍。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成都市的企业已忙不迭地开展实地拜访、项目对接、考察交流和经贸洽谈等活动,力争推动一批项目达成合作。汇天下之物产,促商贸之流通,创科技之新潮,这场汇世界惠全球的展会上,成都进一步增韧性、挖潜力,向着经济回暖加速奔跑。
智界S7发布引发赛力斯股价“跳水”,两天市值蒸发超200亿
伴随着智界S7的推出,赛力斯在资本市场上的火热表现被打破了。随着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界S7产品发布,赛力斯的股价出现大幅回落。11月9日,华为智界新车发布会当天,赛力斯(601127)股价下跌6.4%。11月10日,赛力斯股价进一步重挫8.43%,报收81.68元/股。00033.3%!去年四季度美国GDP增速大超预期,美股开盘走高
2022年美国四季度实际GDP增长3.3%,市场预期为2%,前值4.9%。当地时间周四(2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初读数据显示,美国去年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3.3%。市场此前预期该数据将回落至2%,前值为4.9%。锤子财富2024-01-25 23:13:440000基金直播成新常态,如何打造差异化特色?
基金直播成新常态,如何打造差异化特色?直播不仅在电商行业普及,也日渐成为金融机构的日常内容传播形式。Yiwealth研究院《2023年度Z世代投教内容需求洞察报告》也发现,直播类内容是当下年轻人们最喜爱的内容呈现形式之一。直播的特点在于回归社交互动逻辑,拉近资产管理人与用户的距离感,让用户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在提升用户粘性、用户转化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锤子财富2023-10-26 12:28:390000税费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助企纾困、促增收扩消费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覆盖面广、优惠力度大、涵盖企业创新全流程各环节的税收支持政策体系。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内容,税费优惠政策直接有效和公平。近期财税部门连续发布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公告,一系列税收政策得以优化、完善、延续,一大批惠及经营主体、稳经济保民生的政策红利相继落地,将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0000麦当劳回应27日全线提价,快餐品牌为何都在涨价
至于涨价的原因,麦当劳官方客服表示:“结合运营成本的变化,我们定期评估并调整价格结构。”近日,麦当劳被曝将在12月27日主要产品全线提价,接近90%的主要汉堡小食类产品挂牌价将于12月27日起提价0.5元,麦卡套餐同步涨价1元。对此,12月25日下午,麦当劳官方客服回应第一财经记者表示,12月27日起,部分单品和套餐开始有调整,明码标价,会在各个点餐渠道公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