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灏:中美息差逆转将帮助人民币落实修复
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局之后,2024年经济与市场的突围之道是什么?
11月24日,思睿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洪灏在2023第⼀财经金融价值榜·金融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短周期基本见底。中美息差逆转将帮助人民币落实修复,预计2024年投资者回报将呈现向上趋势。“大家不应该过分悲观,反而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表示。
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非常大
随着美联储大刀阔斧收紧货币政策,而中国央行保持货币宽松以提振国内经济。
谈及央行货币政策,洪灏表示,“我们看到中国的货币政策重新进入扩张区间,我们保持货币政策的宽松去支持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因此即便美联储没有缩完表,日本没有缩完表,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也是非常大的。”
近一段时间,监管部门一直在为房企融资提供支持政策,且力度不断加大。洪灏分析称,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支持,如果要支持刚需、改善性和保障性住房的“三项工程”,PSL可以成为政策支持工具。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短周期基本见底。虽然这一次房地产周期跟以前表现不太一样,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很明显看到所有的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短周期的底部。
人民币弱势不会进一步扩大
洪灏将中国市场的投资回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由汇率决定的货币部分;二是受利率影响的估值部分;三是盈利增长率。
洪灏认为,中美息差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宽度。“我们看到,美联储基准利率很快就要下行,中国央行维持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去支持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个趋势必然发生逆转,中美基准利率差不会进一步扩大,因此人民币弱势不会进一步扩大。”
在他看来,中美息差逆转将会帮助人民币落实修复,以及减低人民币套利交易的动机。
比较中美利差、套利交易的回报以及人民币汇率走势,洪灏表示,从历史数据分析来看,人民币不仅仅会因为中美息差稳定得到压力的释放,同时,人民币有效汇率在周期性底部之后自动会得到舒缓。他认为,2024年人民币汇率不会进一步拖累投资者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和获得回报。
投资者回报将呈现向上趋势
“很久以前,大家都说中国股市只要出政策就能涨,中国股市一般来说对政策的敏感度非常高。”洪灏称。
但这一趋势在2022年、2023年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此轮美联储加息是有史以来最鹰派的一次。“为什么对政策没有反应,是被美国长债收益率牵制住了。”洪灏说。
在今年美联储不断加息、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下,中美利差几乎已经达到了如2006年、2007年一般的历史最宽水平。
在他看来,中美利差和基准利率差与我国股市的表现高度相关。极限的中美利差,直接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导致了中国股市的压力。不过,人民币对股市的“拖累”很可能很快得到缓解。
洪灏认为,投资者回报将呈现向上趋势。他预计,2024年,上证指数预测大概在3000点至3500点,恒指预测在16000点到20000点以上。同时也会产生两波交易行情,现在年尾的行情很可能正在展开,他认为,“大家不应该过分悲观,反而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
地方财政密集催债,财政暂付款清理难题待解
最近审计署重点审计54个地区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发现,财政暂付款亟待清理。54个地区至2022年底暂付款余额达1481.39亿元,比上年增加83.63亿元。6个地区违规向企业出借资金281.81亿元。地方财政非预算安排支出——财政暂付款受到中央严监管,2023年正迎来一波清理高潮。0000吉林打通海参崴出海口:外贸企业能赚多少,还要考虑这些因素
虽然运距缩短、陆运成本降低了,但通过境外港口中转的实际费用,以及双方的监管便利性,也是企业关注的现实问题。2007年,我国允许黑龙江通过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等境外港口开展国际中转业务,时隔16年,相关合作再进一步——海关总署近期发布公告,同意吉林省新增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为境外中转港口。这引发了业内外高度关注。锤子财富2023-05-18 23:04:450000华为即将发布超充新品;TV面板价格持续上涨丨明日主题前瞻
机构指出,新能源汽车有望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有望带动全产业链需求增长。①财政部称挖掘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行业有望进入加速渗透阶段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财政部等三部门将启动实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工作,今年将支持24个省份70个左右试点县,挖掘农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0000二季度投资规模已达900亿!光伏业巨头热议为何掀起“扩产潮”
谈及现在光伏企业扩产是否理智时,某龙头企业一把手笑称,“基本上都说自己的发展是理性的,人家的发展是不理性的。”本周,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暨2023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宣城)论坛”在安徽省宣城市召开,阳光电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正泰、一道新能源等光伏龙头企业参加。在扩产潮背景下,光伏行业的理性发展成为本次论坛热议的话题。0000芯片企业的高管们,感受到了整车企业传来的压力
降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使得汽车制造厂商在选择上车产品的过程中,更加青睐成本低廉的、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抑或直接探索其他的技术路线。而这种压力直接传导给了上游汽车芯片企业。在经历过多轮新能源汽车整车价格下降的浪潮之后,汽车芯片企业开始感受到了需求的变化。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现场,记者从多家汽车芯片企业的管理层了解到,车厂在选择芯片产品时变得更加务实。锤子财富2023-04-19 18:00: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