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去化速度奠定反转基调,猪周期左侧投资已启动?
近日连续小幅上涨的猪肉价格与猪板块活跃的股价表现,让市场热议猪周期左侧投资是否已经到来。
中国养猪网显示,11月20日,生猪(外三元)报15.03元/公斤,时隔近两周再度回到15元/公斤上方。分析指出,受北方降温影响,季节性腌腊活动逐步开启,市场惜售情绪加重,支撑猪肉价格反弹。
猪肉消费旺季来临之际,二级市场资金也活跃了起来。11月20日,猪肉股领涨两市,新五丰(600975.SH)、金新农(002548.SZ)双双涨停,巨星农牧(603477.SH)、华统股份(002840.SZ)等股跟涨;港股猪肉龙头中粮家佳康(01610.HK)收涨5.59%。
某农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短期内猪肉价格反弹将成为大概率因素,但10月份上市猪企出栏同比增速接近15%,生产效率的提升对供需影响较大,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行业产能去化大趋势仍是2023年猪产业的主基调。
与此同时,周期的最后一个亏损底有望成为投资者左侧布局的时点。
短期价格反弹不改全年主基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当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29,环比下降1.15%。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45.80元,猪价低位上涨,但均价依旧环比微降。
对比上年同期来看,当前猪肉价格仍然处于本轮周期下行期的低位。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2022年11月20日,全国生猪价格为25.01元/公斤,高出当前价格近10元/公斤。实际上2022年11月至当年末,生猪价格几乎就没有跌破过18元/公斤,全行业处于盈利状态。
发改委表示,目前北方屠宰企业开工率提升缓慢,压价意向较浓,预计短期生猪价格或触顶微降,但随着后期家庭腌腊、灌肠活动陆续开启,猪价仍有反弹可能。参考去年的话,当前的猪肉反弹空间有多大?能否让上市猪企步入短暂盈利期?
前述农业分析师认为,短期季节性消费因素能够支撑猪价进一步小幅反弹,但难触及2022年同期的价位。“生产效率提升对供给格局的影响是影响猪肉价格走势的根本因素之一。当前能繁母猪产能去化进展慢,是周期难形成反转合力的主要阻力,且去化速度要慢于2021年同期。”上述分析师对记者说,“周期下行至今已经超过两年半,且去化进展反复无常,这是本轮周期与过往几轮周期的最大区别。我们认为,至少到明年一季度结束,猪产业的主基调都是产能去化。”
近几年,上市猪企的生猪生产效率实现不俗提升,年内月度出栏增速维持两位数增长,导致供需格局始终处于供过于求,猪价因此走跌。根据上市猪企的销售简报,10月18家上市猪企(以养猪为主业)出栏量同比增长14.7%。
华安证券研究所的研报指出,2023年1~10月,18家上市猪企出栏量12352万头,同比增长16.6%;10月,上市猪企出栏量(万头,下同)从高到低依次为牧原股份(488)、温氏股份(239.6)、新希望(147.2)、天邦食品(79.08)、正邦科技(47.9)、大北农(47.3)、傲农生物(45.9)、唐人神(38.4)、中粮家佳康(38.2)、天康生物(23.1)、华统股份(18.4)、京基智农(16.3)、神农集团(11.7)、金新农(7.7)、罗牛山(6.6)、东瑞股份(4.3)、正虹科技(1.7)。
最后一个亏损底=左侧投资启动?
本轮猪周期下行至今超过两年半,发改委此前表示,结合生猪产能和季节性消费淡季考虑的话,明年一季度上市猪企的亏损或较同期加重。
种种迹象及观点都表明,2023年冬季有可能成为本轮猪周期最后的冬季,是否也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开始考虑左侧投资布局?
盘面上来看,二级市场资金博弈高弹性的小市值猪企动作明显。10月1日以来,新五丰领涨猪板块,涨幅达24.1%,大幅跑赢大盘;华统股份、巨星农牧均涨超18%;温氏股份、天康股份、正虹科技涨幅超7%。
“生猪产能实质性加速去化是左侧投资启动的标志性信号,我们认为伴随猪肉价格明年春节后再度探底,产能去加会在今年末与明年初不断提速,形成左侧布局周期的机会。”某私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说,“此时布局的投资者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理性,周期演绎对估值的左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即便是左侧布局也不要轻易上重仓。”
上述私募人士还表示,成本优秀的上市猪企在周期景气阶段,兑现利润的确定性更高。
这轮行业超长的亏损底对上市猪企的现金流考验巨大,三季度上市猪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4%,达到历史最高,主动负债或被动负债均有所增长。仅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的负债率环比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猪企业绩表现分化,成本最低的4家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温氏股份(300498.SZ)、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605296.SH)第三季度均实现盈利,其余上市猪企仍亏损。
生猪养殖行业已经由过去的数量增长驱动逐步进入到质量增长驱动时期,降本增效是上市猪企近两年的核心工作任务,也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龙头股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控成本降费用较为突出。2022年牧原股份完全成本为15.7元/公斤,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公司完全成本逐季度下降,分别是15.5元/公斤、15.0元/公斤、14.5元/公斤。
温氏股份在11月最近一期调研中表示,公司针对降低成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聚焦非洲猪瘟疫病防控,保障大生产稳定。公司还称,随着饲料原料成本逐步下降,生产成绩逐步提升,后续将逐步体现在出栏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的“饲料成本”逐步降低。
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对笑果立案调查;阿里达摩院:关于自动驾驶业务裁员70%的消息不实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消息称首批搭载M3芯片的Mac或在今年底上市据报道,首批搭载M3芯片的Mac可能会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而首款搭载M2芯片的15英寸MacBookAir可能会在今夏发布。(新浪科技)苹果MR头显将在9月量产0000商业健康险逐步走向带病体,慢病管理标准化是重要基础
标准是保险行业的底层逻辑。在政策导向、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促进下,商业健康险的保障范围正逐步从原来的健康体向带病人群扩展,但带病人群的需求除了保险保障之外,健康服务也是重中之重。健康险如何更好地满足这样的复合需求?0000以标准协同促发展趋同,多部门为成渝综合交通定标
今年4月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成渝综合交通标准体系》日前发布,通过建立部省联动、区域协同的高效能标准化工作机制,聚焦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协同管理三方面高品质交通标准需求,以标准协同促发展趋同。锤子财富2024-05-24 12:31:340000首个治疗边缘区淋巴瘤的BTK抑制剂获批上市,对患者意味着什么?
目前国内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治愈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诺诚健华(09969.HK、688428.SH)近日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这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该适应证的BTK抑制剂。0000新准则实施恰逢投资“不给力”,A股五大险企三季度净利降五成
前三季度上市险企投资端普遍承压,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普遍上涨。截至10月30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三季报收官,净利润表现可以用惨淡来形容。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五家上市险企的财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险企合计的归母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经调整数字同比下降17.37%,三季度单季更是同比大降五成,其中三家公司下降幅度甚至高达约九成及以上。锤子财富2023-10-31 21:55: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