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77

“护联体”之后还有“医联体”、“住联体”、“乐联体”,平安正在牵头为居家养老设定标准

锤子财富2023-11-07 15:42:560

近年来,随着国民养老需求的激增,养老产业供给端在持续发力,养老产品与服务日渐丰富,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行业标准的确立至关重要,不仅规范了行业的发展边际,同时也有助于养老市场高质量前行。

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养老护理方面的政策性文件,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正在完善之中。与此同时,市场主体的探索已经在部分养老产业头部机构中开始。10月31日,中国平安在居家养老“护联体”发布暨康护服务发展论坛上,对外宣布成立“平安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联盟体”(下称居家养老“护联体”),“护联体”在管理规范、产品、人员、服务联盟、系统建设等方面构建了“标准-系统-服务-履约”闭环。

据了解,后续中国平安还将继续深化居家养老的联盟生态,陆续发布"医联体"、"住联体"及"乐联体",打造平安特色养老服务四联体,成为中国居家护理、文娱、生活品质的领航者。以"四联体"为依托,平安将协同权威专家学者、康护服务供应商等各方,一起探索和制定关于居家养老的行业标准,组建供给联盟,把控服务品质,提供高品质的居家养老服务,并最终令消费者从中受益。

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社会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7%时,这个社会就可以被定义为老龄化社会,在海外,多个发达经济体于上世纪50-6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其养老产业已高度市场化,产品、服务、科技层出不穷,这期间,标准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美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对照料服务机构实行准入及标准化报告制度,美国卫生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中心也发布实施了养老服务机构标准,以此作为对于养老机构检查监督的手段和依据。此外,美国创立的最小限数集质量评价体系,能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和需求,再结合医生或医疗机构的意见,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照护计划,提高服务质量,该评价体系也被后续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提供参考。

不过,总体来说,美国政府很少介入养老服务的提供,发布的国家标准也非常少,且主要集中在产品或技术领域,更多的、大量的有关于服务的标准则是养老机构或机构联盟之间发布的自律性准则。

英国拥有完善的老年法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比如《国家养老服务框架》、《照护标准法》、《照护机构准则》等。其中,在居家养老领域,英国居家护理协会(UKHCA)负责规范服务和人员培训,这是一个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自愿组成的组织。

日本是亚洲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样拥有完善的养老法律体系和养老产业国家标准,其中,对于养老机构的评价主要依据厚生省老年人保健福祉局制定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

相比上述国家,我国从进入老龄化社会到目前也才十年时间,养老产业正在从起步期步入高速发展期,这也是行业标准确立的重要时期。就目前而言,我国有条件汲取老龄化国家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而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尤其在今年以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性文件,着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进程。比如,9月18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对养老方面的2项国标和5项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涉及到居家养老照护和机构养老照护。

10月下旬,民政部又专门针对居家养老发布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这也是我国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首个国家标准,对于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市场主体的先试先行

按照中国的“9073”养老模式,以目前2.67亿老年人口的数据推算,预计有2.4亿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居家养老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是照护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卫健委数据,我国目前有4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而居家照护作为住院医疗服务的延伸,对于老年病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在国家标准自上而下完善顶层设计的同时,部分养老产业头部机构也开始了先试先行,由此,国家、商业机构、第三方组织形成合力,共塑养老生态。

以中国平安为例,其作为头部险企,于2021年3月正式成立居家养老项目组,同年10月启动深圳、南京服务试点。2022年3月,其居家养老模式完成了8大场景、200余项服务上线准备;同年9月,对外发布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平安管家”。

而截至最新,平安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完成了三位一体管家、10大场景、“到店、到线、到家”服务构建,覆盖全国50余个城市,累计超7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在不断完善服务的同时,平安也敏锐地发现,居家养老市场目前参差不齐的服务质量、尚未完善的服务标准,都是掣肘行业高质量前行的重要因素。

为此,平安整合了包括国内优质康复护理服务供应商、优质医疗资源、数字化技术、专家学者,以及各类相关协会、第三方组织等行业资源,牵头打造“护联体”模式,并希望通过该模式推动康护服务标准化的进程,最终要让消费者从中受益。

多方携手,创新打造行业标准

简单来说,“护联体”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即一套科学的服务管理规范、一套完善的康复护理产品、一套专业的人员认证体系、一个优质的服务战略联盟、一套智能的康复护理系统。

在这“五个一”中,平安联合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及多家国内大型服务提供商基于临床医学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共同打造《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管理规范》团体标准,规范了上门居家康复护理的服务流程,对神经、骨骼、心肺、疼痛等4大类康复护理服务提出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帮助更多的消费者一站式获取护理服务,平安还推出了全场景康复护理解决方案—“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打通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全链路;以及由46家产学研用及行业优质服务商形成的战略联盟体,让覆盖人群更广泛。

同时,考虑到行业痛点,平安以人才培养和系统开发为切入口,帮助行业提高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以及实现康复效果跟踪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包括依据上述管理规范,打造了由北大医疗及行业协会参与认证的高品质三师队伍培训体系,为行业持续输送合格的服务人员;以及研发了集合评估、决策、派遣及监督为一体的康复护理系统。

可以说,“五个一”基本构成了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标准闭环,对于行业来说,机构联盟提出的自律性标准不仅可以激发养老服务行业的内生动力,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还促进了良性竞争,以良币驱逐劣币,构筑最佳的市场秩序。

对于从业者来说,有了这个闭环,服务将有章可依、质量有保障、效果可评估、监督有抓手;而对于居家养老的消费者来说,标准的建立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据介绍,平安牵头联盟成员、深度参与共建统一的管理标准,并积极推动申报。

而平安的“居家养老供应链”也将真正依照统一的标准开展合作,并代表客户监督服务质量,持续优化服务流程体系。

“四联体”出发在即,“保险 服务”持续深化

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中国正在整体朝着深度老龄化加速前行,事实上,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已经有149个地级及以上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14%,进入到深度老龄化。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护理服务特别是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刘均娥在10月31日的论坛上表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护理服务供给与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服务内涵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书记郝燕燕表示,“我们需要不断拓展康护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康护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与家庭、社区、机构等各方合作,也需要与学术界、行业协会等合作,共同研究康护服务的发展方向和问题解决方案,推动康护服务的发展。”她表示,平安的“试水”也将为推动我国居家养老康护服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则认为,寿险公司在居家养老领域大有作为。“目前在养老领域,保司探索最多的就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两种模式。社区养老保险公司参与得比较多,建了很多养老社区。但是居家养老也值得机构去积极探索,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行业贡献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

而这也正是中国平安前行的方向。“护联体”仅仅是平安深入探索居家养老领域,打造到家康护服务体系的一个开端,据了解,后续,平安将联合权威专家与合作伙伴,在“护联体”基础上,陆续发布“医联体”、“住联体”及“乐联体”,打造平安特色养老服务四联体,通过深化上下游“保险 服务”融合,进一步提升协同价值。

健全和完善居家康护服务标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性工作,不仅需要参与者对行业深度的理解、敏锐的观察,同时,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实力。

作为头部保险机构,中国平安从“保险 服务”的模式出发,积极填补市场缺口。目前,平安居家养老已进入深化布局阶段,向着市场标杆的方向努力迈进。中国平安表示,未来还将持续深化“保险 服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协同作用,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老有所养”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表示,中国平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综合金融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未来将充分发挥“综合金融 医疗健康”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中贡献平安力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