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五周年:“机构市”初步形成,指数产品规模超1600亿元
2023年11月5日,科创板迎来宣布设立五周年。
五年间,科创板作为“试验田”推动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改革,试点注册制,并推出了一系列市场化创新举措;同时,科创板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五年来,市场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企业“投票”、购买指数产品等情况,无疑成为检验科创板投资端成效的重要量化指标。目前,科创板“机构市”初步形成,已成为境内机构化、指数化程度最高的板块。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科创板公司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6万户,专业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约4成,交易额占比近半。
汇聚“硬科技”企业的科创板指数及指数产品也持续吸引资金参与其中。截至2023年11月2日,科创指数境内外产品数量已达到46只,包括ETF、指数增强、场外基金以及联接基金等,境内外产品规模已达到1647亿元,今年以来持续引导871亿元资金流入。
科创板“机构市”初步形成
科创板“机构市”初步形成,投资者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科创板公司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6万户,专业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约4成,交易额占比近半。
从基本面来看,截至10月31日,除多地上市红筹企业中芯国际、百济神州、华虹公司、诺诚健华外,科创板558家公司披露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272.93亿元,归母净利润595.31亿元。科创板公司毛利率水平保持高位,前三季度毛利率平均达到42%,大幅领先于其他板块。
营业收入方面,超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60家增长超过50%,59家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方面,超七成公司实现盈利,22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00家增长超50%,4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翻番。
科创板建设五年来,推出了多项市场化的创新之举,比如:2022年10月31日,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正式启动,迎来做市商和竞价并轨的混合交易机制。
“科创板引入了做市商制度。今年4月,华泰证券宣布对公司开展做市交易业务,这给公司带来的变化是积极的。”联影医疗董事、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蔡涛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一般而言,市场容易出现由于投资者“羊群效应”导致的股票价格过度反应。而做市商可凭借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蔡涛认为,长期来看,做市机制可以帮助公司估值趋向合理,同时还可为公司回购、股东增减持、股权激励计划等实施提供便利,间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近年来,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已有长足进步。境外资金投资便利度大幅提升,境内专业机构投资力量迅速成长,集体诉讼制度常态化实施,市场生态持续优化……这意味着投资端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已具备很好的条件和基础。”中复神鹰副总兼董秘金亮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金亮认为,加强投资端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丰富优质投资标的供给,应以更大力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发挥其作为资本市场投资价值源泉的作用。鼓励引导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分红机制,提高现金分红比例;持续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推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能力、信息披露质量;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聚焦主业做优做强,提高竞争能力、创新能力。
指数产品“吸金”逾1600亿元
经过三年多的科创板指数建设,目前科创板指数数量已达到12条,初步形成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等类型的多层次科创板指数体系。
2020年7月23日,科创板开板一周年之际,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正式发布,表征科创板代表性企业的整体走势,是国内“硬科技”领域标杆性指数。随后科创信息、科创生物、科创芯片、科创高装、科创材料、科创成长、科创新能、科创机械、科长三角、科大湾区相继发布。
2023年8月7日,聚焦科创板中盘的科创100指数正式发布,与定位反映科创板大市值证券表现的科创50指数形成差异化,进一步丰富了科创板规模指数体系。
目前,科创50指数境内产品份额已达到1633亿份,境内外产品规模已达到1449亿元,位列境内第二大宽基指数产品,同时已在美国、英国、日本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上市13只产品,是境外产品最多的A股指数之一。
今年以来,科创50指数“吸金”强劲,今年5月底其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后,40个交易日后即突破1200亿元,又仅用21个交易日突破1400亿元,规模相较去年底增长74%,是年内增长最多最快的指数标的,吸引760亿元资金流入科创板。
此外,科创50ETF期权已于6月5日正式上市交易,成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新品种。
聚焦科创板中盘的科创100指数,其首批ETF产品上市后规模持续增长,最新规模达到97亿元,已超过募集规模39.7%。第二批3只科创100ETF以及4只联接基金紧随其后获批并发行。
科创主题、策略指数产品矩阵合计规模目前也已达到101亿元,其中科创芯片今年以来规模增长25倍。
另外,今年以来,易方达、工银瑞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告降低科创50ETF、联接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以更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未来,科创板指数将进一步丰富完善,持续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分享科创板增长红利的良好工具,助力加快深化投资端改革,精准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力促进资本市场生态建设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债市统一对外开放走过一年半,交易所债市如何吸引更多外资?
总规模超100万亿元但却长期割裂的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终于打通。早在一年半前,央行宣布中国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总规模超100万亿元但却长期割裂的银行间、交易所债券市场终于打通,自此外资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和直接入市渠道不仅能进入银行间债市,也可以进入交易所债市。这是深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更好地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0000黑龙江省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专项债限额比降至6.01%丨专项债区域配置分析
2019~2022年黑龙江省重大项目支出与专项债务限额之比从8.25%下降到2.60%。专项债务限额规模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分配采用“财政部-省-市”逐级下达的方式,新增限额的规模由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等决定。锤子财富2023-11-14 12:40:470000北京公布房地产新政,地产股活跃,市场结构性复苏有望实现
机构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又将迎来房地产政策出台的小高潮,从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出发,市场的区域性、结构性复苏是有可能实现的。6月27日,房地产板块开盘冲高,截至发稿,大龙地产涨超6%,京投发展、荣盛发展、京能置业等纷纷上涨。继沪广深之后,北京也跟进了楼市新政,一线城市调控政策全面放松。锤子财富2024-07-01 04:25:560000徐鹏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徐鹏同志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2023年9月27日,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徐鹏同志任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