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涨价20%,对公司和市场影响几何?机构最新解读来了!丨火线解读
10月31日深夜,贵州茅台突然宣布涨价。此次涨价从公告到实施,只隔了短短十来分钟。
机构认为,此次调价标志着中高档白酒市场化涨价能力的再提升,提振板块及资本市场信心。
突然涨价20%,公司回应来了
贵州茅台发布重大事项公告称,经研究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上调本公司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此次调整不涉及本公司产品的市场指导价格。
贵州茅台提示,此次价格调整将会对本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敬请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今日早间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致电贵州茅台,公司投资者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是正常的合理的企业经营行为,因为公司充分考量了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供需变化作出的价格调整。公司兼顾了企业长远的发展,还有市场长期稳定的基础上调整的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
在今年6月13日举办的贵州茅台2022年股东大会上,在回答各界高度关注的飞天茅台是否会提价这一问题时,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价格确实要科学、全面地看待,供求关系是其中的一个经济规律,什么时候提价、怎么提价,确实要有智慧。他进一步称,这两年贵州茅台在做增量价格改革,除了飞天1499元之外,周边的(产品)价格全在动、全在提,实质上实现了价格提价。若飞天茅台能够提价,会有更多利润,管理层也是这样想的,公司还是相信市场化和法治化,今年公司目标营收增长15%,希望能有更好的业绩。
受提价消息影响,贵州茅台今日开盘接近涨停。
时隔6年再次提价,对公司影响几何?
招商证券指出,此次茅台提价是自2017年底公司公告出厂价上调18%后,时隔6年再次提价,增厚2023-2024年公司业绩。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贵州茅台提价时点超预期,开启新价格周期,消费行业企稳、情绪与信心亟待修复的情况迎来茅台提价,利于公司和行业远期发展。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2312.92元。
方正证券指出,此次调整不涉及市场指导价变化,而公司直营渠道占比较大提升,非标产品投放加快,预计终端价格及整体批价将处于波动可控范围。看好未来茅台酒 系列酒双轮驱动,维持长期业绩稳健增长。
提振板块及资本市场信心
东莞证券此前研报提到,白酒出厂价若增加,将直接贡献酒企业绩,提振市场情绪。与批价不同,白酒出厂价是从酒企出厂的价格,直接影响到白酒的业绩水平。
方正证券指出,今年以来市场对于白酒市场库存周转、渠道压力的担心持续存在,叠加过往数年行业涨价受政策端及舆论约束争议,而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中能够顺利提价,或标志着白酒板块进入新周期阶段,需重点关注对估值及盈利的积极信号支撑。茅台作为高端白酒领头企业,有望进入“量价齐增”的新阶段,市场化涨价政策望带动整体估值中枢上移,同时为行业高端、次高端产品的发展空间打开天花板,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端酒龙头批价、次高端基本面强劲的汾酒、随龙头提价空间打开的酱香第二股珍酒李渡等名优酒企望直接受益。
国泰君安认为,目前各大酒企回款陆续接近尾声,批价、库存等渠道反馈皆处于相对良性状态,四季度经销商大会与旺季开门红有望迎来密集反馈与催化。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对白酒将形成积极正向影响,未来经济稳步复苏有望带动白酒回归积极发展势头。
新型电力系统怎么建,这份重磅文件划重点︱晨读能源
九项专项行动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到底“该怎么建”这个问题,国家层面再次“划重点”。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三部门共同制定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公布。《方案》提出,在2024到2027年重点开展的九项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效。0000“酱香拿铁”之后,加入8ml的“酱香火锅”备受关注:是否涉及商标侵权?
法律界人士指出,商家当然可以在火锅里放入茅台酒做底料,也可以宣传,但不能进行商标性使用。瑞幸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走红后,似乎一切与茅台沾边的产品都沾上了“网红”的光环。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不少餐厅、酒吧在售卖加入了茅台的“酱香火锅”“茅台鸡尾酒”等产品。锤子财富2023-09-06 19:16:560000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暴涨超500%;2023云天大会签约金额超750亿元丨明日主题前瞻
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暴涨超500%;2023云天大会签约金额751.06亿元;8月份我国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创历史新高。①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暴涨超500%机构:有望带动出行市场持续增长0000壳牌中国集团换帅,新“掌门人”将带来哪些改变?
不同于陈琳丰富的财务经验,曲雪梅在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不到9个月时间,壳牌中国集团(下称“壳牌中国”)主席再换帅。4月1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壳牌中国获悉,即日起,曲雪梅出任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壳牌中国主席。关于前任主席的去向,壳牌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陈琳女士目前正在病假期间,并已卸任当前职务。”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