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领军人共话院线改革,1.2万家影院期待分线发行制度|疫情后的他们
在中国电影市场似乎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某部被寄予厚望的影片上映时,几乎所有影院的黄金时段都在放映该影片,同期其他声量较小的影片只能“乖乖让座”。
就拿2021年国庆档上映的《长津湖》来说,上映首日它在全国的排片占比高达50%以上;2019年4月24日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首日排片甚至超过80%。
院线上映影片的同质化问题困扰着观众、影院和片方,而分线发行的普及是该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近日,在横店影视节期间举办的以“深化院线制改革 激发行业活力”为主题的论坛中,多位来自影视行业的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了在我国实行分线发行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影院经营同质化怎么破
我国的营业影院数、营业银幕数在持续增长。根据灯塔数据库显示,截至10月17日,2023年全国有票房收入上报的营业影院数达12504家,同比增长1%,在映银幕数7.55万,同比增长1%。
即使这样,不少影迷还是会发现自己爱看的小众影片没几天就下映了,而热门大片总是不断推迟下映时间。
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了该问题。中影发行、中数发展经理张大勇发现,目前中国院线最大的问题是经营的同质化问题。“而且还有非黄金时间的上座率怎么解决的问题,收入怎么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想用更多元的业务形态为影院带来更多的收益。”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作为在一线的电影宣发行业代表,也意识到了中国电影市场今天真正面临的系统性、结构性困难。
“我们整体片子供给不足,拿中国大陆市场、内地市场和中国香港市场、日本市场、美国市场相比,我们每年上映的片数是最少的,这对于人口基数这么大的中国来说,银幕数供给就不足。但是对应带来的是,我们的需求更不足,观众的入场意愿和上座率是偏低的。供给和需求是相对的,正因为供给不足才产生了需求不足。而今年暑期档非常大的效果是供给带动了需求,从而需求反向放大了供给。”
此外,李捷认为,整体来说,影院排片资源浪费是比较严重的,有时候会面临一种窘境,某个片子让影院排了,结果当天上座率不好,从上映第一天就“倒挂”(日票房逐日走低),一直“倒挂”到下映,这就是排片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看到影院资源浪费的同时,有很多优质的中低成本的电影在大档期被‘周末游’或者‘一日游’,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排片空间。”
面对目前中国院线的问题,论坛中的多位专家都强调了推行分线发行的重要性。
所谓分线发行,就是不同的院线上映不同的电影。片方和影院能够根据影片特点、观众喜好、影院地理位置等维度进行差异化排片。影院和片方可能会在该制度下获得更大的收益,观众也能更方便地观看自己爱看的影片。
分线发行能带来什么
在北美和日本电影市场,分线发行模式已经不是新鲜事,而且给电影市场带来了积极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举例称,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史上最高票房的影片《鬼灭之刃》,它的起片影院数是403家,每一家影院也就2、3块荧幕在排,而特色是排映的周期特别长,一部影片可以放100多天、200天甚至是300多天。这样使得更多的影厅能够有更多元化的放映,能够让更多的电影被看到。
李捷坚信,只有在分线发行的情况下,才有更多的片方愿意拍电影,因为他知道他拍的电影一定有机会在影院放映,而不需要一定去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跟大体量的电影争夺排片空间。
猫眼娱乐首席执行官郑志昊也感受到了行业的剧变。他表示:“在过去几年里,曾经常常放在嘴边的规模化、跑马圈地,逐步变成了精细化、市场化、向科技要效率,向新的能力要产出。以前我们谈及发行,会提及统一上片、统一投入、集中上映。而短期的电影生命周期今天已经不能够满足我们行业的发展,分线发行给了我们新的机会。这个机会是让更多的好作品能够有更多的市场化机会,更多的作品能够有更多的精细化发挥。”
随着电影市场涌现出越来越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影片,它们更需要分线发行制度的助力。比如沪语电影《爱情神话》等许多影片具有方言属性。“影片的特色、影片的地域属性决定了它需要精细化和针对性的市场化运作。过去我们经常讲,影院是全国一盘棋,其实不是,我们有机会今天在做本地生活,影院可以成为本地社区的一分子。” 郑志昊说。
对于院线方和观众来说,分线发行是喜闻乐见的。 那么,对于片方来说分线发行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呢?
北京万达文旅产业集团副总裁兼万达电影执行总裁陈洪涛认为,现在有很多优质的中小体量的影片,很多时候是在大档期是“一日游”,极大打击了片方的积极性。而片方又是热爱电影行业的投资者,有一些新进来的投资者,还有很多是新的创作团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快他们就失去热情了,实际上对于后续的投资、后续的人才培养和集聚是极为不利的。而分线发行就可以给影片提供合理、可确定的排片。
已有初步探索
2021年11月公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就曾提出,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促进人民院线、艺术院线等特色院线发展。
10月25日至29日,横店影视节在浙江横店召开。10月26日,在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暨第一届全国电影交易会上,《再团圆》《没问题》《红猪》等24部影片的制片方和发行方与达成合作意向的院线进行了分线发行签约,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分线发行制度又有了新的进展。
中影发行作为国有龙头企业,在疫情三年中一直在规划“预约放映”业务,现在已经到第二阶段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分线供片做了试水。
据张大勇介绍,当时的想法是在疫情中为影院纾困,让已经从商业院线首轮下映影片发挥它的剩余价值,因为市场上还有观众还会有观影的需求。张大勇首次萌生这个想法是在2021年,而在2023年电影行业复苏的这一年,在国家电影局的支持下,从3月份开始中影发行与万达合作开始进行“预约放映”。
“预约放映”制度给了那些因为工作繁忙错过心仪电影的影迷一个重回影院的机会。
公开信息显示,中影打造的自有放映品牌“预约放映”活动正在进行,影迷可通过中国电影通、猫眼电影两大平台的“预约放映”,在中影、上影、万达、横店、CGV、UME六家影院管理公司的全国1500余家影院,通过预约拼场的方式重温经典影片,首个放映周期为10月26日起至11月30日。
张大勇表示:“对于中影来说,后续还会把预约放映的范围做得更大、将观众更细化、地域更细化、内容更细化,所以我们也希望院线能够把自己影院的属性明确了,把自己的观众用户属性明确了,未来我们就会给影院和院线投放符合它的影院属性和观众属性的内容,这样可能片方获得的收益就会更多。”
北京力争到2030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 相关概念股震荡走高
7月5日,数据要素概念股震荡走高,截至发稿,创意信息、兴民智通涨停,海天瑞声、山大地纬等跟涨。7月5日,数据要素概念股震荡走高,截至发稿,创意信息、兴民智通涨停,海天瑞声、山大地纬等跟涨。锤子财富2023-07-05 10:43:040001资金出逃、重要均线失守,美股将迎新一轮调整?
衡量市场情绪的指标之一、恐慌与贪婪指数(Fear&GreedIndex)重新指向“恐慌”区间。上周美股继续承压下行,美联储决议暗示政策立场保持强硬,美元和美债收益率上扬打压风险偏好,恐慌指数VIX大幅拉升,美股基金净流出规模创一个月新高。随着标普500指数失守短线均线支撑,投资者信心也遭遇进一步打击。未来一周,市场焦点将重新转向关键经济数据和政策利率线索,美股调整压力或有待释放。锤子财富2023-09-24 13:35:2200003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办法提出,中央企业应当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严格准入资质管理,把承包商和劳务派遣人员统一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对外发布《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0000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始出坞
后续,邮轮将出海完成两次试航,计划于今年底交付,明年正式运营。刚刚,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始出坞,标志着该邮轮整船主体建造基本完成,转入码头开始设备调试和内装收尾阶段。后续,邮轮将出海完成两次试航,计划于今年底交付,明年正式运营。0000机构论后市丨信心和市场的拐点临近;2024年A股可以更加乐观
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沪指本周跌0.31%,深成指跌1.21%,创业板指跌0.6%。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①中信证券:信心和市场的拐点临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