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十周年,49家银行自由贸易账户资产达1.06万亿元
今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的第十年,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自贸区内银行业机构数量达588家,保险业机构数量达135家。
9月19日,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联合举办了上海银行业保险业自贸十周年新闻通气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在会上指出,监管引领上海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自贸区金融监管制度体系。截至2023年6月末,辖内共有4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核算体系,自由贸易账户资产总计1.06万亿元。
其次是聚焦改革创新,王鑫泽提到,自贸区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针对创新业务给予支持,目前已支持创新试点项目合计46例,涉及金额超1100亿元;打造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通过设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推出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型网络安全保险等,探索实现对产业风险的精准保障;同时推动落地首家外资再保险法人机构、首家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全国唯有的五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等首创性对外开放项目,助力自贸区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发挥自贸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功能,批准约旦阿拉伯银行、阿布扎比第一银行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银行在自贸区内设立分行。
在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方面,王鑫泽介绍称,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银行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苏浙皖三地企业提供贷款余额近3亿元。
具体看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会上介绍称,该行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累计2.7万户。同时,大力推介新片区内制造、商贸、航运企业积极参与跨境便利化试点。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支持区内重点产业发展,为区内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在新片区率先设立长三角中银资本股权投资基金,为区内企业发行首单人民币自贸区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并表型资产支持票据,协助新开发银行成功发行单笔金额最大的熊猫债。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为自贸区客户提供离岸银行平台、自贸平台、海外分行和海外子公司国际化服务。截至8月末,为近5000家客户提供了高效的本外币一体化FT账户服务,为460多家跨国企业搭建了跨境资金池。
交银金租在上海自贸区设立SPV,并落地保税区内首单船舶租赁项目,以及国内金融租赁行业首单自贸区SPV跨境集装箱设备租赁创新项目;通过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单船项目公司开展多个航运租赁项目,总投放金额近30亿元。
太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以中国集成电路保险共同体核心成员的身份,参与制定了行业风险管理标准,近三年为中芯国际等80余家企业提供承保服务,承担了超过4800亿元的风险保额保障。
在服务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面,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承保了东海大桥、长江隧桥、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工程等市政项目。大力推进出口产品责任险、出口货运险、出口信用险业务,上半年提供近1500亿元风险保障金额。
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出口信用保险上海分公司推出中国信保支持上海自贸区保税燃料油加注的工作方案,今年1~8月实现保额1.7亿美元。
普京: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威胁俄罗斯安全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威胁,这是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当地时间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对俄罗斯的安全造成威胁,这是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0000创业板指低开高走涨3.47%,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丨早市热点
一起回顾上午的市场热点。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低开高走,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1.39%,深成指涨2.41%,创业板指涨3.47%。AI应用题材大涨,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新能源车产业链走强,无人驾驶方向领涨;芯片、CRO等概念活跃。两市超4500股上涨,成交额超6200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近40亿元。一起回顾上午的市场热点。【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走强,板块内掀涨停潮】锤子财富2023-08-29 12:02:200000税务总局答一财:十组税收大数据显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
2023年社会保险费收入达8.2万亿元,缴费服务人数超过13亿。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组织各项税费收入31.7万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5.9万亿元,社保费收入8.2万亿元。2023年的税收大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哪些亮点?锤子财富2024-01-18 11:28:590000刺激经济复苏谁更有效?财政、货币效用之争再起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谁更有效?“财政应该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在目前环境下,民间支出意愿低迷,财政花钱创造需求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如果这个时候财政要紧缩开支,就会变成一个经济波动的放大器。”日前,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再次引发关注,他甚至提出猜测:中国面临的挑战,可能比日本30年前面临的挑战更大,由此也引发市场担忧。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