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71

管涛:这是一份促消费与扩投资并举的重要文件

锤子财富2023-08-02 22:41:200
近日发改委发布的《措施》主要是促进扩大消费,但在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和完善消费设施方面均不乏与投资相关的内容。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国内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之一。会议强调,下半年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下称《措施》),从六方面提出了二十条措施。认真研读这份文件,可以发现,其中不只是促消费的政策,还有大量扩投资的举措,为下半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指明了方向。

下半年着力扩大内需尤为迫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今年二季度,“三驾马车”中的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连续三个季度为负,三个季度平均拖累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而2020年一季度~2022年三季度为平均拉动1.4个百分点。上半年,外需累计拖累我国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

海关公布的我国外贸进出口顺差扩大,外需对经济增长却是负贡献,主要是因为统计局按支出法编制GDP数据时,“外需”用的是国际收支口径,与海关口径有较大差异。按照海关口径,今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计值的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长3.7%,进出口顺差增长17.4%。但按照国际收支口径,同期人民币计值的货物出口同比下降0.8%,货物顺差下降0.6%。同时,支出法中的“外需”还包含服务。上半年,人民币计值的服务逆差增长1.63倍,货物和服务顺差合计下降25.2%。

海关与国际收支口径数据存在差异,是因为统计的目的不同,并不等于前者统计有问题。事实上,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各国商品进出口数据,用的就是海关口径数据。而且,海关口径的数据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分析国别/地区的双边贸易状况。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大幅减少,这反映了当地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去库存的影响。

下半年,好消息是,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速环比折年率达到2.4%,超乎市场预期。在7月份的议息会上,美联储也不再预测年内美国经济会陷入衰退。但坏消息是,这对于我国外需的提振作用或将有限。

首先,美国经济复苏的后期主要以服务消费为主,对商品进口的刺激作用减弱。二季度,美国个人年化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占比33.3%,虽然较2021年二季度高点低了1.7个百分点,但仍较2015~2019年季均值高了1.8个百分点。上半年,美方统计的商品贸易逆差同比下降15.7%。

其次,美国经济韧性难阻增速放缓,且难掩美国制造业整体颓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将今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值调高0.2个百分点至1.8%,但仍较上年增速低了0.3个百分点。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PMI指数自去年11月起连续8个月处于收缩区间,6月份低至46.0%,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美国制造业回流,也只是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的回流。

最后,近岸贸易、友岸外包盛行,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及商品贸易差额。今年前5个月,美方统计的对中国商品进口占比为12.9%,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对中国商品进出口逆差占比23.6%,下降6.4个百分点。

在海外通胀高企、主要央行货币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放缓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恢复进程,着力扩大内需将是下半年我国稳增长的“胜负手”。

促消费与扩投资同研究同部署

如前所述,近日发改委发布的《措施》主要是促进扩大消费,但在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和完善消费设施方面均不乏与投资相关的内容。

在稳定大宗消费中,与投资有关的措施有: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利用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柔性显示等新技术,推进供给端技术创新和电子产品升级换代。

在扩大服务消费中,与投资有关的措施有:培育“种养殖基地 中央厨房 冷链物流 餐饮门店”模式,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智能体育装备,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加强体育公园建设。

在促进农村消费中,与投资有关的措施有: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站点建设改造;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在有条件的乡村布设智能快件箱,增加农村零售网点密度,开设专馆专区专柜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品顺畅销售;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支持经营主体开发森林人家、林间步道、健康氧吧、星空露营、汽车旅馆等产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野外探险、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拓展乡村生态游、休闲游。

在拓展新型消费中,与投资有关的措施有:推进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数字技术企业搭建面向生活服务的数字化平台;促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改造,提升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

在完善消费设施中,与投资有关的措施有:提升城市商业体系,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智慧商圈,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合理布局便民生活服务业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推动重点商贸街巷改造升级;稳步推动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关键生产线改造升级,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支持各地保障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用地需求。

优化供给更好扩大消费需求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一揽子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相关政策措施不可能由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文件全部涵盖。

7月18日,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促进消费既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也关系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市场整体呈现良好恢复态势,但仍存在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相对偏弱、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针对制约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痛点和堵点,将会同有关方面从完善消费政策、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入手开展工作。

消费是就业和收入的函数,增加就业和收入无疑是促进消费的重要着力点。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7月31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激发活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通过消费能力提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这些内容并未在《措施》这份文件中涉及。

而在一份促消费的文件中有如此多的扩投资内容,则体现了当前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三大重要原则中的两个。一个是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另一个是坚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结合,突出体现大众化、普惠性,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今年上半年,我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9万亿元,仅完成了年度预算的33.8%,这不但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低了2.0个百分点,更较2015~2019年同期均值低了14.0个百分点。同期,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累计达2.30万亿元,同比下降32.4%,完成了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60.6%,远低于上年同期93.3%的进度。这或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出台更多财政刺激措施的重要背景。在预算执行进展缓慢之时,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或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或为之尚早。而前述与促消费相关的内容丰富了下半年扩投资的场景,有助于缓解政府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推动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和使用。

当然,相关投资也不是全部由政府投入,还要发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的作用。这体现了《措施》强调的另一个重大原则——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顺应市场规律和消费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潜在需求,着力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

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24.1%,虽然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低了1.8个百分点,但较2015~2019年同期均值高了5.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52.9%,不仅较过去三年均值低了2.6个百分点,更较2015~2019年同期趋势值低了9.0个百分点。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落实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推动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还有较大改善空间。这方面固然需要必然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但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我们更需要保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

(作者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