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丨今年全球最大新股Arm上市,首日大涨25%,华尔街怎么看?
备受瞩目的Arm首次公开募股(IPO)正式亮相。
当地时间14日,软银旗下芯片公司Arm于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今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Arm以发行价区间47~51美元上限定价,发行95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股价开盘报56.1美元,并以24.7%的收盘涨幅完成首秀,报63.59美元,市值652亿美元。
Arm首席执行官哈斯(Rene Haas)、软银集团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Yoshimitsu Goto)等一众高管出席上市敲钟仪式。

哈斯表示:“作为Arm的首席执行官,最令我感到兴奋的是,我们有机会将人工智能带给每个人,带往每一处。如今,Arm技术惠及全球70%的人口,这使我们在各类设备上推进人工智能时处于独特地位。”
对于Arm、软银乃至整个美国IPO市场而言,此次交易事关重大。在经历了近两年的“IPO荒”之后,Arm上市将检验投资者对新股的兴趣,故被视为新股市场重新启航的重要风向标。
缘何获华尔街追捧?
2022年,利率大幅走高,地缘局势紧张以及2021年上市表现不佳的后遗症等因素重创美国IPO市场,令其成为30年来最低迷的一年。
“经济环境和市场格局对于新股而言至关重要,很难逆势而为。”纽交所交易员塔奇曼(Peter Tuchma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2022年对于大盘和新股而言都是举步维艰,当市场下跌两位数时无人愿意上市,大家都在观望。不过,2023年至今大盘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人人都渴望参与一笔大热交易,Arm生逢其时。”
塔奇曼表示,除了市况回暖,Arm背后星光熠熠的资本也令投资者兴奋。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软银为其最大股东,持股约90%。Arm首席财务官查尔德(Jason Child)在上市仪式后透露,该公司已向战略投资者出售价值7.35亿美元的股票,这些投资者包括科技巨头苹果、谷歌、英伟达、三星、英特尔、超威半导体等等。Arm自上周路演起即获热烈反响,知情人士称,该公司获得12倍超额认购。
“该新股体量如此庞大,加之诸多大佬、重磅企业为其站台持,有望令整个IPO市场重振旗鼓。”塔奇曼说。

纽交所交易员安德森(Timothy Anderso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大型投行将大力促成Arm成功IPO,并确保上市后拥有不俗的股价表现,以此重振投行业务。“这单交易成功与否对投行盈利前景至关重要,如果IPO市场能够因此再度活跃,将有利大型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
此外,人工智能概念的加持也是Arm备受追捧的原因。安德森表示,去年底,全球掀起人工智能浪潮,至今热度居高不下,鉴于Arm是此轮人工智能繁荣期间第一家上市的概念股,必然吸引眼球。AI狂热之下,更多IPO将接踵而至,但安德森并不担心2000年互联网泡沫重演。
“现在还谈不上泡沫,我们尚处本轮繁荣的初期,如果未来三四年,许多尚未盈利的人工智能公司以离谱的估值上市,或者稍加包装成人工智能概念就寻求上市,那个时候才可称之为泡沫,现在距离这一情形还很遥远。”安德森说。

新股“打折”上市
与此同时,新鲜配送平台Instacart和市场营销公司Klaviyo预计将于下周上市,上述两家公司与Arm面临同样际遇,即不得不因应市况“打折”上市。
Instacart寻求最高93亿美元的估值,较2021年融资时获得的390亿美元估值锐减76%。Klaviyo表示,按其IPO预期规模的高端,目标是获得超过80亿美元的完全稀释估值,低于其在2021年私募融资中获得的95亿美元估值。
此次Arm上市最终以51美元定价,对应估值为540亿美元,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600~700亿美元。且值得一提的是,软银最近才以640亿美元的估值,从旗下Vision Fund手中收购了Arm25%的股份,获得了后者全部股权。
安德森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目标估值600~700亿美元这一传言流传时,正值七月下旬科技股处于高位,此后大盘开始回调,整个科技行业估值在二季度末远高于当前,这导致当时估值偏高,现在估值下调则是回归现实。市场并不愿意看到,初期定价过高导致挂牌交易后的两三个月股价潜水。”

短剧游戏概念表现活跃,掌阅科技等涨停,浙文影业大涨8%
机构指出,海外短剧市场增长&利润空间可期,仍有较大可开发空间。11月26日,短剧游戏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发稿,粤传媒、掌阅科技、横店影视等多股涨停,浙文影业涨逾8%,姚记科技、华策影视等跟涨。近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在杭州发布《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白皮书》指出,据行业机构预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人民币。锤子财富2024-12-04 16:00:310000一财社论:警惕低利率风险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唯有充实公共财政预算,有效改变人们的心理账户分布结构,给人以希望和安全感,有效需求才能真正成为经济的活力之源。防范利率风险成为央行的重要操作思路。9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防范利率风险。这反映了央行对市场敏感度的提升,凸显政策对市场的感知响应能力。0000美联储仍可能加息1次!美元迈向“十周连阳”,人民币再破7.3
如今,难以降息的理由可能已不是通胀居高不下,而是美国经济韧性大幅强于预期。尽管美联储9月暂停加息,但这堪称一次“鹰派暂停”——最关键的是,美联储未来利率预测的点阵图(dotplot)显示,19名投票委员中有12名成员预计今年还将有1次加息,利率中值预测显示明年仅会降息2次,而不是上一次会议预测的4次。锤子财富2023-09-21 15:13:460000上汽集团大动作!中国固态电池专利布局已经赶超日本
目前从政策上,中国还在加大力度鼓励固态电池的发展。全固态电池上车已见“曙光”。近日,上汽集团在“向新十年”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公布了其未来三年的全固态电池发展计划,将在2025年底建成全固态电池产线,并预计到2026年实现电池量产及样车测试。此外,上汽集团旗下智己汽车计划在2027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新车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