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极端天气影响之下,“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更显紧迫性
受超强台风杜苏芮的影响,京津冀部分地区近日出现连续多日强降雨,已经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联。虽然各方保障和救援有序有力,但也凸显了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性。
关于“平急两用”,早在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就已经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考虑平时使用需求,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则在平时和应急情况下都能够发挥效能,能够有效提高使用效率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现在着眼的重点是超大特大城市,相信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会在更宽领域推开。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召开“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会议要求超大特大城市要引领示范,努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要积极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拓展领域,将来覆盖到所有“有急”范围。
现在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一般认识是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等,在重大公共事件突发时可立即转换为隔离收治设施。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来应该包括作为应急使用的道路、隧道、桥梁等交通领域,包括兼具日常和应急能源供应的能源设施,也应该包括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备份通讯网络等。
其次是加大投入力度,要把既有资源盘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在盘活既有资源方面,要积极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依法依规、因地制宜、按需新建相关设施;
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方面,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标准引导和政策支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
当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多由政府和国企主导,民间投资参与较少。有数据表明,公共基础设施大部分由国家和企事业单位投资,投资资金占比分别为21%和55%,社会民间其他资金占比仅11%。这说明在这个领域市场主体的作用还需加强,存在的障碍需要仔细分析和克服。
再次是民间投资既要看到机遇也要看到挑战。
预计一些地方将会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出一批赢利前景较好的项目,并且会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加大投入,这是机遇;但如果将“平急两用”更多看作拉动经济包括拉动房地产的新的增长点,就失之偏颇。“平急两用”既有商业性价值,更有公益的基本属性,对市场主体而言,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两者之间如何做好平衡,是一个挑战。
总之,一些地方极端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巨大,既彰显了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性,也提出了新的课题:“急用”的范围要拓展,“平用”方面的投资热情要充分调动,从而形成政府规划急用场景与民间资本开发商业用途的有机组合。
进军组件环节首年“成绩单”揭晓,通威股份是赚了亏了
入局组件环节不满一年,通威股份在国内接连入围组件集采中标大单,还瞄准欧洲、亚太、南美等海外市场。4月24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2022年年报,这也是通威股份自去年8月份宣布从上游多晶硅、电池环节扩展至下游组件环节后的首次“成绩单”披露。0000跟进降息,多家中小券商下调客户保证金账户活期年利率至0.2%
自2022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经历多轮下调,券商则参照活期存款利率调整连续两年“降息”。自去年下半年券商密集“降息”后,几家中小券商于近期陆续跟上队伍。4月8日,渤海证券官网发布通知,公司自4月15日起,调整客户人民币资金利率标准,调整后的人民币利率标准为年化0.2%。锤子财富2024-04-11 10:01:130000台州:鼓励国有企业投资入股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
加大战新产业布局力度,通过产业基金、市场化基金、直投等多种方式吸引投资优质企业,推动新兴产业建链,助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0000联合国: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3亿的峰值
报告还预测,到2054年,全球人均预期寿命可能达到77.4岁。在2080年前,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数量将超过18岁及以下年龄段人口数量。当地时间7月11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社部)发布《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结果摘要》报告。0000提高待遇、改革经费管理,上海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将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作为科技活动的主体,人才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至关重要。1月23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上海将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深化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上海对人才培养、评价等方面还需要加强改变哪些问题,今年上海两会上的代表、委员支了哪些招?锤子财富2024-01-25 23:09: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