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门专业大数据:临床医学热度第一,这些专业有“钱”景
6月中下旬,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随之而来的就是考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今年的热门报考专业有哪些?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根据今年的《百度热搜·2023高考大数据》(下称“报告”),今年在高考专业方面,临床医学搜索热度第一,航空航天专业搜索热度攀升最快,教育学、经济学及计算机等专业位列其后;在学科搜索热度中,医学成为热搜学科第一,人文社科紧随其后,然后是工学、理学、农学。
此外,本科院校最热门的专业中,临床医学、教育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排前五;最具“钱”景的专业中,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拔得头筹,小语种专业也十分吃香。

今年人文社科类专业热度渐起
在高考之前,考生们都已经基本选定了文理科的方向。而从具体的专业热度搜索来看,每年还是有些许差异。虽然近年来不少工科专业一直是热门选择,但今年一些人文社科类的专业也成功上榜。
报告显示,在学科搜索热度中,医学位居第一,人文社科紧随其后。十大热门专业中,临床医学专业热度断层第一,教育学、经济学及计算机等专业位列其后,总体来看人文类的专业占据一半以上,工学类的专业有两个。细分到人文社科专业,经济学、教育学、城市管理、法学、英语最热;工学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航空航天工程、软件工程最热。

与去年相比,航空航天工程、农业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热门专业仍然保持强劲势头;另一方面,戏剧影视导演、哈萨克语、能源经济等小众冷门专业搜索热度大幅提升,考生的专业兴趣门类在不断拓宽。
就业“钱”景最佳的专业中,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荷兰语、印地语、飞行技术、光源与照明位列就业前景最佳本科专业前五;应用阿拉伯语、物联网应用技术、飞行器维修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表演艺术位列就业前景最佳专科专业前五。
报告认为,综合看专业选择,大数据发现影响考生选择的因素排序为个人兴趣、专业热度、就业前景、深造机会、他人建议。“总的来说,这届考生兴趣先行,兼顾专业热度与就业前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2005年出生的高考生曹霖已经拿到了全国多个美术院校的专业合格证,初中时就立志学美术的她一进入高中就开始了系统性的美术学习。“孩子学什么专业还是主要看她个人,我们家长就全力配合。”曹霖“80后”的母亲对记者说。
对于报考人文社科还是理工,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告诉第一财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人文社科类人才的需求也是同步的,比如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语言交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些都特别需要人文社科类的人才去服务社会。加上现在对于新文科的定义,人文社科专业也需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即使学生选择了人文社科专业,后期也会涉及理工类的通识教育。
作为新版专业目录公布后实行的第一年,今年高校的本科专业也有一些调整。
根据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以及发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列入了新专业共21种。而且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也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和基础学科专业建设。
姚凯解释,近年我国大力推进科技自强自立、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作为需求增长型专业,由于就业前景乐观,考生报考热度高涨。“未来的人才还是更加倾向于复合型人才,即使以后选择了理工科的同学,也要加强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专业热度和“钱”景呈一定的关联
除了考生的个人兴趣,专业的就业前景往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在一些家长看来,选择实用性不高的专业也意味着“毕业即失业”,因此也不能完全按照孩子的兴趣来报考。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有1291万人报名,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谈到当前的就业形势时表示,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求职难’和 ‘招工难’并存,促进就业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仍需要加力。”
付凌晖称,总的来看,青年失业率处在高位。从总量看,初步测算,5月份,16~24岁青年人总量大概有9600多万。16~24岁很多是在校学生未真正进入到劳动力市场,进入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有3300多万,这3300多万当中有2600多万已经找到工作,大概有600多万目前还在寻找工作。
同样是“80后”家长的李杨今年就想让儿子和他当年一样,选择更为实用的信息工程、计算机等工科专业。“他们的兴趣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希望,现在的选择能让孩子在毕业后有在社会上独当一面的能力,毕竟他们这几年出生的孩子依旧是高考大年,未来的就业压力并不小。”
李杨的考虑确实是一部分家长和学生报考专业时的缩影,专业热度和就业“钱”景呈一定的关联。
根据百度实时公布的热门专业排名,工学类的专业在前10中霸榜。记者19日登录百度高考大数据2023高考专业热榜发现,热度前10的专业中,6个为工学专业,分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这也和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现代社会主要经济形态的大背景相符。

另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工科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最大,相较于其他学科,工学专业的市场需求更大,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制造相关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今年工学类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为56.9%,较总体高6.5个百分点,而人文学科类毕业生获得offer的比例为41.3%,较总体低9.1个百分点。
综合薪酬方面的因素,《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指出,2022届本科月收入较高的专业是信息安全(7579元),总体来说2022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10个本科专业均属于工学类。对比2018届,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本科专业表现不俗,较五年前起薪涨幅均达到了19%。

姚凯建议,从就业的角度,考生在报考时可以朝着目前国民经济中需求量较大的行业去努力。“但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毕竟还是综合性的考量,一个是职业的需要,一个是个人综合成长的需要,另外还有很现实的考量就是先考上心仪的学校。”
除此之外,他认为,还可以结合心仪的城市选择报考的专业,比如上海除了金融、科技类人才需求大,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因此,对城市管理类的人才市场需求也不小。
对话海天瑞声:高质量AI训练数据如何得到丨2023数字中国年度对话
海天瑞声是A股稀缺的数据标注智能工厂,也是国内领先的AI训练数据专业提供商。在AI大模型百舸争流时代,能够提供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作为AI三要素之一,数据的积累和质量对AI大模型的训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训练数据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设计、采集、加工(数据标注)及质检。其中,数据标注需要识别语音、图像、文本、视频等原始数据,并添加标签为机器学习模型指定上下文,帮助其做出准确的预测。锤子财富2023-12-12 11:25:020000商务部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多家大行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丨明日主题前瞻
商务部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多家大行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谷歌测试医疗聊天机器人。①商务部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抬升0000碧桂园称公司遇“最大困难” 多家房企半年度业绩预告出炉 6成预亏
截至8月10日,62家上市房企披露半年报预告,其中38家公司亏损。今日晚间,碧桂园在港交所公告,集团预期截至6月30日止半年度净亏损约450亿元至550亿元。预计净亏损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碧桂园表示,坦承“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0001淄博破圈启示:鼓励更多城市成为网红,哪怕是土味网红
至少还能纠正千城一面的痼疾。1因为烧烤,山东淄博火了,火得有点突然、有点热烈,以至于我的一位淄博籍读者调侃道,“上一次淄博这么火的时候,晏婴还活着”。这话说得其实并不准确,至少到西汉,临淄还是和洛阳、邯郸、宛(也就是南阳)、成都齐名的全国五大都市之一。0001关乎股市、楼市、汇率、民企、个税,重磅政策接踵而至丨一周热点回顾
存量房贷利率和购房首付比下调,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出齐,A股利好四箭齐发红盘收官。存量房贷利率和购房首付比下调8月3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楼市迎来两项重大政策。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