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和亏钱的基金,先卖哪一个?
致敬 克里姆特《黑色羽毛帽》简七·豆

文|简七投研组(微信公众号:简七读财)
最近,收到用户询问,手上有两只基金,一只基金赚了30%,另一只亏了10%。
先卖哪一个比较好呢?
Emmm,可能大多数的朋友,都会选择卖赚钱的那一支,然后等亏的那只慢慢回本。
投资大师是怎么做的呢?
卖亏的那个。
去年,巴菲特投资航空股失败,亏损了500亿美元。老爷子承认判断失误,果断卖出了航空股。
面对投资中的损失,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今天我们来和大家聊一聊,这其中微妙的心理,以及对我们投资收益的影响。

01
你可能会问:我长期持有亏损的基金,慢慢等涨回来,有什么不对呢?
对于刚持有基金几个月的朋友来说,确实没有什么问题。短期的市场波动,在所难免。
但如果你已经定投它很久了,比如1-2年,仍然有不小的亏损,而且它的基本面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善,那么你就得认真审视它了,因为它对你的投资收益,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那就要小心了,它或许是一个“财富黑洞”。
面对账户上,亏损数字的不断加大,不少朋友会有更多加仓,摊薄成本的想法。
还可能会卖出其他基本面好,又在盈利着的投资品,“拆了东墙补西墙”来加仓。
它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吸引你去不断投入。但最终,大概率拖累整体财富收益的,还是那只亏损的基金。
另外,等它回本的期间,你可能损失了大量的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做一件事的时候,放弃其他选择能够带来的收益。
比如周末,如果你选择打游戏消磨时间,放弃的机会成本——
可能是做兼职赚的零花钱,或是读书提升自己的价值。
而在投资这件事上,你在等待亏损投资品回本的同时,机会成本就是,你可能错过了其他更好的产品。
如果情感上不愿意接受失败,很可能让你损失了更多的收益。
这样的心理其实也很普遍,厌恶损失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


02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损失厌恶”这个词——
主要用来指出,人们往往对于损失和收益,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再后来,从损失厌恶延伸出去,就有了行为金融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投资者,在面临损失时,会继续持有赔钱的资产,在面临收益的时候,会卖出赚钱的投资品。
如果一只基金亏了,可能很多朋友会和自己说,这只是账面上的亏损。
这样“拒绝认输”的心理,可能会降低很多朋友的整体投资收益。
损失厌恶的另一种表现,也值得大家警醒。
如果某个基金经历了一波大涨,让你获得不错的浮盈。
有些部分可能又会担心,到手的钱,是不是要飞了?如果不及时落袋为安,回报蒸发了怎么办?
如果你过早套现了,那最多只能喝到一些汤,吃不到肉了;还可能因为频繁交易,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损失。


03
读到这里,你可能也发现了,只要我们损失厌恶的念头一起来,就会增加交易的次数,从而影响长期收益。
那么,如何能处理好这人性的一部分呢?简单分享两个思维的小技巧:
首先,投资中尽量减少主观和情感上的判断。
很多时候,我们情感上觉得,一个亏损投资品会好转,或者一个赚钱的投资品未来可能要跌了,但实际未必这样。
不妨站在旁观者视角——
回到产品本质,去看它背后的投资逻辑,你是否理解?
它的风险波动水平如何?是否匹配你的承受能力?
和同类产品比较,它的长期表现如何?
如果能回答这些问题,相信你的投资决策就不会跟着自己的情绪走,而是会更多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去分析。
其次,保持投资钝感力。
我们之所以会有损失厌恶偏差,还是因为对账面上「短期的盈亏」过分敏感了。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写过一本书叫《钝感力》,主要传递的观点就是: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拥有“钝感力”,也就是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在投资中也一样,不要对短期涨跌过分敏感。
给自己设一个定期回顾的时间,不要太短,至少1年的时间。
拉长时间来看资产配置的长期收益,那么就会对眼下的市场波动,少一些内心波动,多一些豁然开朗。
投资工具有不少,有些亲测好用,有些一言难尽,明天想给大家排个雷,想看的点「在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更多理财知识。👇
对我投资影响最大的5本好书
大家好,我是爱读书的毛毛酱。又到了每月一次的简七读书日啦。废话不要多说,各位朋友先预约上读书日直播。👇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发现过年期间沉迷炒基金的他,最近又爱上了短线炒股。席间他兴致勃勃地推荐了我一个财富密码。我问这公司是干什么的?他神秘一笑说:“不知道,但听我的,24块钱可以入,26块钱就走!”我只能苦笑说:“好吧,你开心就好!”简七读财2023-07-31 14:40:48
0000834--我年收入10万左右,老婆在家带小孩,一年到头没有存款,这样正常吗?
原创内容抄袭必究文:谢汶青主要看你们生活在哪里,其次看孩子的花费,假如孩子身体不好,那花费可真没有个数。1.孩子的花费是一个家庭中的主要支出一个三口之家,假如有了孩子的话,那么孩子的花费就是最大的支出了。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动不动生个病,一住院就是好多。我儿子前一段时间生病了,我带他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住院。5分钟视频教学:熟悉这10个最佳寻找入场点位指标
作为一名交易员,我们都想通过一些读取一些指标,达到快速识别和确认入场机会的目标。在本期视频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当下最流行、通用的用于确认入场时机的各种指标。相信大家在看过本期视频后,对这些指标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大大提升自己的交易胜率!锤子财富2023-07-28 04:40:390000自己都快养不活,怎么积累财富?
还记得小编在看《奇葩说》的时候,以为辩手问道“谁想要工作?”的时候,没有人回答,全场沉默。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心态,不想工作,希望能够有自由的时间,想要工作的时候就工作,不想的时候就休息。在现在社会上,自由职业者也已经不是少数。但是,当你收入非常不稳定的时候,还怎么积累财富呢?拓小天2023-08-01 09:17:1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