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看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Megafactory”:跟着马斯克过河 跑通万亿级市场
《科创板日报》4月12日讯(记者 余诗琪 敖瑾) 特斯拉4月9日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Megafactory的消息,点燃了整个储能市场。
据了解,该储能超级工厂计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特斯拉方面表示,该项目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从规模来看,这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储能工厂项目。
4月10日一早,储能板块开盘大涨。此后截至4月11日收盘,易事特、英杰电气涨超10%,派能科技、协鑫能科涨超5%,宁德时代涨幅也达到2.42%。
它掀起的涟漪正传导至一级市场。多位储能领域的投资人都对《科创板日报》表示,特斯拉“杀入”,是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消息。在此之前,国内储能行业还没有出现过规模如此大的超级项目,这会在短时间内催化整个产业链,行业上下游都能从中受益。更关键的是,国内企业可以摸着特斯拉过河,降低试错成本的同时,验证大规模商业化的落地路径。
摸着特斯拉过河
在特斯拉布局“超级工厂”前,业内的普遍认识是,储能市场尚未跑通真正的盈利模式。
某产业集团战略投资总监林玮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国内无论是工商业还是发电侧的储能,目前发展仍受限于政策,因为电网主要的考量还是在安全方面,需要确保实时平衡,而保证储能经济性的优先级靠后。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调用次数不足,储能的经济型就比较难发挥。国内电价特别是农用、居民电价还相对较低,峰谷之间的差距也不是特别大,储能的经济收益还是一般,所以国内户储市场也还没有起来。
“户用国内基本是没有市场的;工商业这块,国内有些重工业园区,能耗比较大,会建一些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储能在这块有一定市场,但这类工业园区并不算特别多;再有一块是强制配储的,即强制配置光伏跟风电的电站需要配一定小时数的储能。”林玮表示,总体而言,储能在国内有一定的需求,“但仍是一个相对被动的生意,走的还是to G和大发电集团这种大B端客户的路线。”
但另一方面随着储能行业前景日益明确,数以万计的储能企业在近几年涌入。根据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数据,仅深圳一地,从事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及电磁储能等经营业务的储能企业,就有6988家。
在昌科金执行总经理郭爽看来,特斯拉的进入对国内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个绝佳的参照物。近40GWh的规模投入,特斯拉肯定是测算过其商业化回报的。目前国内的储能企业在技术、产能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没法像特斯拉这样下巨额资金验证如此大规模化生产的商业落地。现在相当于让特斯拉在前面试错,国内企业能摸着它过河。
这一运营逻辑在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得到过反复验证。这次储能“超级工厂”的落地可能会再次重复历史,在提升储能上游产业链各环节和从业人员的同时,会有一批企业跟着特斯拉跑出来,成为世界一流的储能企业。就像现在智能手机产业链里的小米,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比亚迪一样。
无独有偶,华兴新经济基金投资副总裁任思蒙也有类似观点。他提到,特斯拉接下来最大的贡献可能在于启发消费市场的心智。“还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在2021年以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是有很多偏见的。尤其是2019年至21年期间,随着补贴退潮,新能源汽车销量几乎停滞了。直到特斯拉像“鲶鱼”一样搅动了整个市场,让非常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真正把市场打开了。让它从政策驱动的市场转为需求驱动的市场。”
在任思蒙看来,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现在的储能市场。因为目前国内大型储能主要靠的是政策强配,户储需求其实不大。“我们常说,现在是储能行业爆发的黎明前,但市场需求的爆发是需要培育甚至是教育的。”任思蒙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大B端客户来说,特斯拉都扮演着很好的教育角色。而且储能是个万亿级市场,一旦得到了开拓,它也无法一家通吃,国内企业就有机会快速跟进。”
在这些相对积极的预判之外,也有投资人表示特斯拉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主要的原因就是价格。盈科资本合伙人曹吉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说,现在特斯拉一套1.9MW/3.9MWh的Megapack售价为2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700元/kWh,明显高于国内市场的报价(2023年国内报价预计在1600元/kWh至1700元/kWh)。并且特斯拉采用的直流侧多分支并联路线,并不是国内市场主流。从这个角度判断,特斯拉Megapack未来应该主要向海外市场供货,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这条搅动市场的鲶鱼,还需要时间来发挥威力。
鲇鱼搅动下,项目水涨船高
但在一级市场,特斯拉的进入,给已经火热的储能赛道又添了一把柴。一位储能方向的FA机构合伙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他们已经在收集相关的配套项目信息,给VC机构推过去。投资人也预判,接下来储能赛道会涌入新一波资金。
事实上,储能这把火已经在一级市场中烧得很旺了。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刘冠卓表示,储能产业进入交付放量阶段之前,市场需求相对较低,投资风险较高。随着交付放量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储能赛道投资门槛降低,投资机会增加。不仅大型能源企业可以参与储能产业的投资,小型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投资储能基金等方式,参与储能产业的投资。
不少投资人的直观感受是,这两年跨界投储能等新能源的资本越来越多了,之前主要是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这种大型央企,但现在很多投互联网、消费的资本也在看储能项目,转赛道的FA也不少。
郭爽就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以前的能源类项目很多跟电厂建设等基建投资有关,一个项目就需要十几个亿的资金,对中早期的VC机构来说很不友好。这两年,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兴起,对资金体量的要求一下降了下来,往里面扎的VC机构就越来越多了。现在整个赛道明显过热,对投资机构的产业理解、投资逻辑和出手的谨慎程度,都有了很大考验。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储能赛道共完成31起融资,2022年为65起,2023年第一季度,也已经完成了14起融资,融资数量增速迅猛。
投资热度的攀升,让储能项目估值水涨船高。林玮表示,“大的项目达到百亿级别的规模,一些新的创业公司,首轮估值2亿元,下一轮就能涨到10亿元,这种我们也是有见过的。”其进一步表示,短期内储能项目的估值尚无下降的迹象。
特斯拉的高调杀入给同行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市场创造了新故事。蓬勃发展的储能赛道将会跑出哪些新的独角兽企业,《科创板日报》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李园
废墟里掘金!双线资本:现在是投资商业地产的“最佳时机”
废墟里掘金!双线资本:现在是投资商业地产的“最佳时机”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在质量较高的债务中,寻找便宜的选择。在市场对美国商业地产担忧加剧之际,“新债王”冈拉克旗下的双线资本(DoubleLineCapital)看到了该行业的机会。市场资讯2023-04-12 16:14:310000昨日大跌原因找到了,反弹会无疾而终吗?
原标题:昨日大跌原因找到了,反弹会无疾而终吗?3月3日市场高开低走,沪指盘中击穿了3500整数关口,创业板也回踩了昨日的下引线,昨天下跌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香港继续提高印花税的原因、也有说是贷款利率回升所致,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今日大跌呢?反弹是否就此无疾而终?一、昨日下跌的真正原因1、原油暴跌、“石化双雄”暴跌锤子财富2021-03-03 13:34:340000股民如何判断股票是不是有上涨空间
相信大家对于炒股并不陌生,炒股除了要看技术指标、K线形态之外,一些比较稳健的投资者还要看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股东情况和企业优势、利润增长点等等,更重要的要看公司的成长空间。那么,这个空间是指什么呢?股市投资中的空间,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股价运行的空间,另一种是行业成长性带来的投资价值的提升空间。锤子财富2020-08-29 11:55:4700001200次涨停,这个板块真疯,“妖王”涨到自己都怕
原标题:62万股东注意,你的股票面临巨大风险!1200次涨停,这个板块真疯,“妖王”涨到自己都怕4月份马上就要到了,一批公司将迎来披星戴帽的时刻。锤子财富2021-03-27 20:56:020000个股机会骤然增加!资金云集碳中和
12月24日,近期光伏板块表现出色,两只龙头股大涨,阳光电源4个月涨幅263%,豫能控股13天涨幅108%,涨幅惊人,夺人眼目!一大批资金纷纷介入中低位碳中和个股,潜力股爆发机会开始大幅增加!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解决方式。锤子财富2020-12-24 12:35:3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