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本周面临新一轮考验:近三年来最惨财报季来袭
财联社4月10日讯(编辑 刘蕊)尽管今年美股接连面临存在通胀高企、利率上升和银行业危机等多重挑战,但美股今年迄今为止仍维持了6.9%的涨势。
然而,在前几项挑战仍未结束之际,美股又将面临下一个考验:美股Q1企业财报季将于本周拉开帷幕。投资者将需要考虑,在美股企业盈利普遍恶化的情况下,股市能否守住近期涨势。
美股将经历近三年来最惨财报季
分析人士预计,在本财报季,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季度盈利将出现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
根据FactSet的数据,预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企业第一季度利润将较上年同期下降6.8%,而过去十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利润同比增幅为3.3%。
这意味着本财报季,美股将创下自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大的季度盈利下滑。

Brown Advisory股票主管埃里克?戈登(Eric Gordon)表示:“从企业盈利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处于衰退之中。”
美股市盈率仍略高于历史均值
FactSet指出,此次美股企业盈利预测下调,与发布负面盈利指引的美国公司数量增加相符。截至目前,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有106家公司发布了负面财测,而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为65家。
可以肯定的是,近期华尔街一直在下调对美股企业的业绩预期。投资者将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企业的最新业绩上,以了解企业利润会蒸发多少,以及这是否会让这些公司市盈率提高。
对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利润下降意味着,公司估值可能显得更加高昂。FactSet的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目前的市盈率约为未来12个月预期收益的18倍,略高于10年平均值17.3。
银行股将受到关注
本周,标普500指数中的11家公司计划在公布财报,但市场主要关注点毫无疑问将放在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上。在美国近期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银行倒闭风波之后,市场将更关注这些银行股的财务表现。
本周,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将公布第一季度财报。除了财务业绩本身以外,投资者还将高度关注银行的前瞻性指引和银行系统的健康情况,比如存款流出银行体系的情况等。

能源行业将继续受益于能源价格上涨,但预计该行业利润同比增幅将放缓至10%以内,而销售额将同比萎缩5%。
不过,在“股神”巴菲特近期又开始继续增持西方石油后,一些投资者对该行业仍持乐观态度。
除能源行业以外,消费和工业是Q1财报季中业绩预期平均增速的前三。材料、医疗健康和IT资讯则是Q1业绩下滑的重灾区。
下半年财报情况有望回暖
展望未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中国经济重新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提振一些美股企业的业绩表现和前瞻预期。
此外,有迹象表明,美国通胀问题的改善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提振利润率。
分析师预计,本个财报季将是美股企业今年利润同比降幅最大的财报季,从下半年开始,美股财报表现将恢复正增长。
责任编辑:李园
?碳酸锂价格止跌回升酝酿大反弹 锂价或现“暖冬”
来源:中国证券报电动汽车的风口正在频频托起锂市。毕竟,对于国内碳酸锂市场不足20万吨的供销量,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不小的价格波动。经过上半年的低迷之后,近期随着需求端出现积极变化,锂价再度被看好。此外,本就不宽松的供应端,由于占据锂行业供给产能5%的澳大利亚锂矿Altura宣布因现金流危机进入“托管”的消息,多头已预感锂市可能会酝酿一次“拐点”行情。碳酸锂现货价格止跌回升0000大反转行情下的MSCI调整 机构坚定看好顺周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30日,A股冲高回落,走出出人意料的行情。早盘银行为代表的大金融大幅走强,沪指一度冲高至3456点,仅差2点就触及年内最高点,市场情绪高涨。不料下午大盘突然反转,银行股跳水,并在尾盘遭遇砸盘。而市场风格突然由大金融切换至科技、有色金融、消费等板块。0000锐叔论市 市场情绪较低+隔夜美股闪崩 今日A股或现调整
原标题:锐叔论市市场情绪较低+隔夜美股闪崩今日A股或现调整来源:投资者网昨日大盘对突破前期高点的尝试再次失败,市场情绪已有失去耐心的迹象。叠加盘前美股大跌的影响,市场情绪有可能进一步走低,今天出现调整应无太大悬念。锤子财富2020-09-04 14:33:430000指数如期大阳,后市这个两个细分龙头还会有大机会
A股小幅低开后震荡反弹,创业板领涨,沪指收复3400点,盘面呈现普涨格局。行业板块方面,银行、券商、多元金融、保险、医疗行业、医药制造、软件服务、文化传媒、汽车行业、输配电气、食品饮料、安防设备等涨幅居前;题材股方面,券商概念、MLCC、LED、CRO、云游戏、数字货币、RCS概念、生物疫苗等涨幅居前。锤子财富2020-12-02 12:43:320000新能源车板块回调 私募建议精选赛道
来源:中国证券报作为A股市场四季度以来的一大热门主题,新能源车板块近期持续震荡走弱,个股分化特征凸显。对于新能源车板块的短中期走向,来自多家私募机构的最新策略观点显示,目前私募业内对于新能源车是否已经出现“短期买点”的研判依然分歧较大。在板块整体静态估值偏高、显著约束私募做多热情的同时,不少私募机构表示应精选赛道。调整或未结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