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饭”吃出一个IPO!锅圈食品冲击港股“预制菜”第一股:去年首次扭亏,直营店不足0.1%
华夏时报

近日,家庭餐饮解决方案品牌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锅圈食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冲击港股“预制菜”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本次IPO募资锅圈食品将主要用来提高产能、升级现有生产厂房及产线、投资建设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及产品研发、提升数字化能力等方面。
针对本次IPO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并致函锅圈食品,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近万家门店,99%为加盟
根据招股书,锅圈食品专注于在家火锅、烧烤食品,其产品组合包括八大类别,分别为火锅产品、烧烤产品、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合共755个SKU。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锅圈食品是2022年中国最大的食用在家火锅、烧烤餐食提供商。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锅圈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以及71.74亿元;同期毛利润分别为3.29亿元、3.55亿元以及12.4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1%、9.0%及17.4%。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锅圈食品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41亿元,在2020年、2021年则分别亏损0.43亿元和4.61亿元。
对于此前两年亏损的原因,锅圈食品表示,主要是由于人力增长,以及对加盟商进行的推广活动中投入资源以支持门店扩张及建立品牌知名度。2022年扭亏为盈则是因为采购量增长及规模经济提升使其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叠加越来越受认可的品牌使其能够优化销售及分销开支。
对此,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外出就餐受到极大影响,火锅预制菜给居家餐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类似锅圈食品这样的品牌,既可以到店,又可以送货上门,因此预制菜成为疫情的受益者。
“在疫情结束之后,线下餐饮得到恢复,短期一些预制菜零售企业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事实上,预制菜是一个长期的赛道。”在文志宏看来,在疫情结束之后,企业需要在渠道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比如,火锅类食材本身就具有季节性,冬天是销售旺季,夏天淡季的时候,就需要在产品结构上做一些调整和补充。
锅圈食品也为弥补火锅市场的季节性做出了努力。2022年,锅圈食品推出了小龙虾、肉串、掌中宝等系列烧烤品类,以补充火锅食品在夏季降低的需求量。但从收入贡献比例来看,烧烤增长整体并不明显,2022年收入贡献约10%。
加盟店是锅圈食品最为主要的运营模式。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底,锅圈食品已在中国建立了9221家品牌门店的网络,其中包括9216家加盟店及5家自营店,加盟店占比超99.9%。
锅圈食品在招股书中指出,自营店目的是为加盟店提供一个模式,以及作为创新门店运营管理策略及工具、营销活动等的试点,再将其引入加盟店。锅圈食品也坦言,“加盟店的成功及质量最终取决于加盟商本身,所以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店的业绩,若表现欠佳的门店数量较多,将对锅圈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快速扩张加盟店,将会带来很多隐忧,无论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导致用户流失,还是快速扩张导致的管理和资金问题,都会限制未来进一步发展。”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锅圈食品每年新设加盟店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2020年,其新增的加盟门店数为2883家;2021年,下降至2762家;2022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到了2631家。与此同时,锅圈食品关店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2020年,锅圈食品关店28家,关店率不足1%;2021年关店数量上升至194家,关店率2.8%;而到了2022年,该数字则增至279家,关店率达到3%。
如何做好预制菜“这盘菜”?
根据招股书,锅圈食品定位于“中国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制菜市场。数据显示,该市场的总收入由2017年的114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29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1%。预计于2026年将达到8000亿元。
近两年,预制菜行业迎来高速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家,其中2020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最多,达到9000余家。2023年以来,已新增注册企业150余家。
与此同时,预制菜品牌备受资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预制菜领域有32起融资项目,2022年共发生31起融资项目。以锅圈食品为例,2019年至2022年期间,锅圈食品完成了多轮融资,获得不惑创投、IDG资本、招银国际、三全食品、启承资本、天图投资、茅台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在高承远看来,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场景压抑,叠加“囤货需求”等多重因素,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疫情之后,线下餐饮回归,火锅、烧烤食材需求下降,预制菜企业需要清晰自身定位,要么面向B端,成为相关餐饮企业的配套,要么做好C端产品和品牌,为C端用户提供便捷、安心、高性价比产品。
近年来,格力电器、老板电器等拥有较强供应链能力的企业,纷纷从预制菜生产制造设备、冷链物流设备等角度切入该领域。而西贝、松鹤楼、海底捞等传统餐饮企业品牌也均推出了预制菜产品,发力C端。此外,叮咚买菜、盒马等新零售企业,也都在抢占预制菜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产业的竞争仍集中于B端市场。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我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行业,有85%以上的预制菜产品是销售至B端。
“目前预制菜行业最核心的问题是产品质量缺乏标准化、消费者的固有‘不健康’认知,以及消费场景的不清晰,”高承远表示,这需要龙头企业去引导,比如打造出“郊游套餐”“露营火锅套餐”等,标准化产品 场景价值引导 品牌定位规划,一系列组合拳下来,预制菜行业才会在C端有更大的爆发力。
根据艾媒咨询2022年7月调研数据,有47.5%的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产品口味还原度、食用体验及预期值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54.5%的消费者购买经历中有遇到过产品质量问题。在产品质量问题中,有70%是产品原料不新鲜、59.1%是产品中有异物。
科方得投资执行总裁张晓兵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对于食品品类和安全健康的要求提高、线下餐饮行业的复苏、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等都将影响预制菜行业接下来的走向。预制菜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和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形象建设、个性化差异化竞争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协会等也应该加强对预制菜行业的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马婕
下周,A股小心出现业绩杀
来源:生哥财经1、周末并没有什么重磅的消息出现。外围还是聚焦在美帝的选举上面。总有人觉得老特这次要是选不上的话,美股可能就崩了。这样的担心事实上只是一厢情愿。美股经历了这么多年,一直在稳定运行着,并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就会改变其走势的。美股是全球流动性最大的市场。只要有大跌就会有人接盘。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觉得在11月份美股还会按照自己运行的节奏在走。并不会因为选举的结果而改变。锤子财富2020-10-25 15:49:540000美联储卡什卡利:持续的高通胀比衰退更糟糕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尼尔·卡什卡利(NeelKashkari)周二表示,美联储加息以及上个月两家银行倒闭后可能出现的信贷收缩或许会引发经济衰退,但允许通胀保持在高位对劳动力市场更不利。卡什卡利在蒙大拿州立大学一次活动上回答一个学生关于就业前景的问题时说:“我们的货币政策行动和由于银行业压力而收紧的信贷条件可能会导致经济下滑,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环球市场播报2023-04-12 09:36:230000当心!不懂操作巨亏近30%,强赎风暴刮向可转债,这些个券必须警惕
来源:证券时报可转债迎来密集强赎期。然而,有人因为不懂操作,瞬间巨亏近30%。博特转债赎回结束,未进行换股的投资者损失达28%11月18日,苏博特发布了“博特转债”赎回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截至赎回登记日(2020年11月17日)收盘,尚未转股的“博特转债”面值为人民币260.3万元,占“博特转债”发行总额人民币6.968亿元的0.37%。锤子财富2020-11-19 16:27:230001五矿资源大涨27%,华泰证券:铜价上行周期或于2024年开启
五矿资源大涨27%,华泰证券认为,预计随着Chalcobamba矿坑和Kinsevere扩建项目启动,LasBambas(LB)和Kinsevere的中长期C1成本或将趋于平稳。同时产量增长有望与铜价上涨周期共振;受基本面支撑,铜价上行周期或于2024年开启。预计公司将从2023年开始逐渐步入盈利增长期,但LB矿的平稳运营仍是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0001国元证券抛出55亿配股惨遭跌停 借壳上市以来融资分红比高达2.15
来自:新浪财经10月9日消息,国庆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了大涨,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涨1.68%,创业板指涨3.81%,涨幅为近2个半月以来最高。今日A股的暴涨,可国元证券(10.790,-1.20,-10.01%)的9.66万股民却开心不起来。国元证券开盘后持续下挫,目前封死跌停,报10.79元/股,跌停板封单超15万手,成交额超17.18亿元。锤子财富2020-10-09 18:52: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