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饭”吃出一个IPO!锅圈食品冲击港股“预制菜”第一股:去年首次扭亏,直营店不足0.1%
华夏时报

近日,家庭餐饮解决方案品牌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锅圈食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冲击港股“预制菜”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本次IPO募资锅圈食品将主要用来提高产能、升级现有生产厂房及产线、投资建设食材产品预制中心及产品研发、提升数字化能力等方面。
针对本次IPO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并致函锅圈食品,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近万家门店,99%为加盟
根据招股书,锅圈食品专注于在家火锅、烧烤食品,其产品组合包括八大类别,分别为火锅产品、烧烤产品、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合共755个SKU。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锅圈食品是2022年中国最大的食用在家火锅、烧烤餐食提供商。
业绩方面,2020年至2022年,锅圈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65亿元、39.58亿元以及71.74亿元;同期毛利润分别为3.29亿元、3.55亿元以及12.4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1%、9.0%及17.4%。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锅圈食品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41亿元,在2020年、2021年则分别亏损0.43亿元和4.61亿元。
对于此前两年亏损的原因,锅圈食品表示,主要是由于人力增长,以及对加盟商进行的推广活动中投入资源以支持门店扩张及建立品牌知名度。2022年扭亏为盈则是因为采购量增长及规模经济提升使其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叠加越来越受认可的品牌使其能够优化销售及分销开支。
对此,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疫情期间,外出就餐受到极大影响,火锅预制菜给居家餐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类似锅圈食品这样的品牌,既可以到店,又可以送货上门,因此预制菜成为疫情的受益者。
“在疫情结束之后,线下餐饮得到恢复,短期一些预制菜零售企业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事实上,预制菜是一个长期的赛道。”在文志宏看来,在疫情结束之后,企业需要在渠道布局、产品结构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比如,火锅类食材本身就具有季节性,冬天是销售旺季,夏天淡季的时候,就需要在产品结构上做一些调整和补充。
锅圈食品也为弥补火锅市场的季节性做出了努力。2022年,锅圈食品推出了小龙虾、肉串、掌中宝等系列烧烤品类,以补充火锅食品在夏季降低的需求量。但从收入贡献比例来看,烧烤增长整体并不明显,2022年收入贡献约10%。
加盟店是锅圈食品最为主要的运营模式。根据招股书,截至2022年底,锅圈食品已在中国建立了9221家品牌门店的网络,其中包括9216家加盟店及5家自营店,加盟店占比超99.9%。
锅圈食品在招股书中指出,自营店目的是为加盟店提供一个模式,以及作为创新门店运营管理策略及工具、营销活动等的试点,再将其引入加盟店。锅圈食品也坦言,“加盟店的成功及质量最终取决于加盟商本身,所以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盟店的业绩,若表现欠佳的门店数量较多,将对锅圈收入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快速扩张加盟店,将会带来很多隐忧,无论是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导致用户流失,还是快速扩张导致的管理和资金问题,都会限制未来进一步发展。”眺远营销咨询创始人高承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锅圈食品每年新设加盟店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2020年,其新增的加盟门店数为2883家;2021年,下降至2762家;2022年,这一数字进一步下降到了2631家。与此同时,锅圈食品关店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2020年,锅圈食品关店28家,关店率不足1%;2021年关店数量上升至194家,关店率2.8%;而到了2022年,该数字则增至279家,关店率达到3%。
如何做好预制菜“这盘菜”?
根据招股书,锅圈食品定位于“中国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市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制菜市场。数据显示,该市场的总收入由2017年的114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29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1%。预计于2026年将达到8000亿元。
近两年,预制菜行业迎来高速发展。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家,其中2020年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最多,达到9000余家。2023年以来,已新增注册企业150余家。
与此同时,预制菜品牌备受资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预制菜领域有32起融资项目,2022年共发生31起融资项目。以锅圈食品为例,2019年至2022年期间,锅圈食品完成了多轮融资,获得不惑创投、IDG资本、招银国际、三全食品、启承资本、天图投资、茅台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在高承远看来,疫情期间,线下消费场景压抑,叠加“囤货需求”等多重因素,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疫情之后,线下餐饮回归,火锅、烧烤食材需求下降,预制菜企业需要清晰自身定位,要么面向B端,成为相关餐饮企业的配套,要么做好C端产品和品牌,为C端用户提供便捷、安心、高性价比产品。
近年来,格力电器、老板电器等拥有较强供应链能力的企业,纷纷从预制菜生产制造设备、冷链物流设备等角度切入该领域。而西贝、松鹤楼、海底捞等传统餐饮企业品牌也均推出了预制菜产品,发力C端。此外,叮咚买菜、盒马等新零售企业,也都在抢占预制菜市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产业的竞争仍集中于B端市场。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我国预制菜行业下游最大的需求来自餐饮行业,有85%以上的预制菜产品是销售至B端。
“目前预制菜行业最核心的问题是产品质量缺乏标准化、消费者的固有‘不健康’认知,以及消费场景的不清晰,”高承远表示,这需要龙头企业去引导,比如打造出“郊游套餐”“露营火锅套餐”等,标准化产品 场景价值引导 品牌定位规划,一系列组合拳下来,预制菜行业才会在C端有更大的爆发力。
根据艾媒咨询2022年7月调研数据,有47.5%的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产品口味还原度、食用体验及预期值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54.5%的消费者购买经历中有遇到过产品质量问题。在产品质量问题中,有70%是产品原料不新鲜、59.1%是产品中有异物。
科方得投资执行总裁张晓兵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消费者对于食品品类和安全健康的要求提高、线下餐饮行业的复苏、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等都将影响预制菜行业接下来的走向。预制菜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和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形象建设、个性化差异化竞争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协会等也应该加强对预制菜行业的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马婕
LPR连续6个月按兵不动,市场情绪偏谨慎|债市综述
来源:Wind资讯//债市综述//10月20日,现券期货震荡略走暖,国债期货尾盘拉升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9%。交易员称,继周一因GDP不及预期从而提振市场明显走好后,周二现券陷入窄幅盘整,存单利率居高不下以及在周三天量国债发行前夕,债市情绪谨慎。根据此前公告,财政部10月21日将招标发行共计1460亿元人民币两期国债,再创单日招标规模新高,期限为两年和五年。锤子财富2020-10-21 20:32:170000集体闪崩!300亿大牛股遭闷杀,一则信托传闻引发忧虑,发生了什么?
来源:证券时报原标题:集体闪崩!300亿大牛股遭闷杀,发生了什么?一则传闻引发忧虑,12家董事长被约开会?影响究竟有多大?突然之间,闪崩、被闷杀的股票多了起来!相较于周三的行情,今天A股市场有所回暖。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22%,创业板指跌0.23%。军工、电力、保险、银行涨幅靠前;新能源车概念深度回调。锤子财富2020-11-26 17:16:0400005月利率决议前的最后非农夜!强就业市场终要结束?
来源:华尔街见闻先回顾一下已经公布的美国3月就业数据,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就业指数明显下滑,小非农ADP新增就业人数远不及预期,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大幅超过预期。一系列疲软的就业数据让市场怀疑,强劳动力市场的日子可能即将结束。北京时间4月7日20:30,美国劳工部将公布3月非农就业报告,这份报告也是美联储5月利率决议前的最后一份就业报告。0000突发!300亿空袭,港股吓懵了!
港股再度大幅回调,腾讯成了“导火索”。当地时间4月11日,腾讯大股东Prosus发布公告称拟再度进行回购,作为回购计划的一部分,Prosus本周将采取行动,把9600万股腾讯股票以凭证形式移入香港中央结算系统,以便根据回购计划,在一段时间内有序将此类股票进行交易。若以最新股价计算,上述股票市值约300亿人民币。0001央行:继续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监测管理
原标题:央行:继续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监测管理2021年2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存款管理工作。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国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近年来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存款管理,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取得了积极成效。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