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复感染有何后果?抗病毒药可用作预防吗?专家这样说
在新一轮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阳”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阳”感染者。一些人担心未来甚至可能会出现“三阳”、“四阳”。那么重复感染新冠会对人体有哪些损伤?新冠抗病毒药物是否能作为预防用药?对于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第一财经记者在6月3日上海举行的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专访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

第一财经:这一轮的新冠感染与上一轮相比有何不同?
卢洪洲:我认为确切来讲,目前的这一轮新冠感染不能称为“第二波”,因为它没有对我们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比较确切的描述应该叫做“梯次感染”。因为大部分人已经具有抗体,群体免疫已经建立起来。这次感染以上一轮未感染过或者免疫力较弱的人为主,但整体比例非常少,很难大范围传播开来。由于个体免疫的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又有一部分人会再次被感染,但总的趋势是在逐渐减弱的。
第一财经:重复感染对于人体的伤害会更大吗?
卢洪洲:普遍来说,健康人重复感染的话,症状应该是一次比一次轻,因为体内已经有了抗体,会很快把病毒清除掉。根据团队的研究,感染后随访7个月的结果来看,7个月以后大部分人依然具有很强的细胞免疫能力,抗体可能出现明显下降,但是依然具有很好的细胞免疫能力。如果再次感染,体内的中和抗体先发挥作用,然后细胞免疫再发挥作用,所以很多人即使感染了症状也很轻。但年纪比较大的或者免疫缺陷的人群就要注意了,他们感染一次,对免疫系统就会造成一次重大的打击,再感染可能仍然会出现重症、合并症等。总的来讲,有病毒就会有损伤,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再次感染。
第一财经:为何这一轮感染重症的发生率较少?
卢洪洲:主要是因为抗病毒药物的普及,高危人群能够尽早用上抗病毒药物,及时阻止病毒的复制。绝大部分都有药了,第一时间都能用上,就不至于再出现重症了。对于老年人来说,用药绝对不要观望,不要等,更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新冠是有特效药的,关键是要早用,等到出现合并症再用就来不及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现在已经有很多药物批准上市了,比如3CL靶点药物,这个点位非常重要,可及时抑制病毒的复制。
第一财经:如果老年人疑似感染新冠可以用特效药作为预防吗?
卢洪洲:这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场景。我的观点是,如果能非常方便地到医院做核酸,那么最好很快地核酸确认,如果老人不方便去医院,但家里同住人已经确诊了是感染新冠,老人有明确的密切接触史,那么即使抗原没有检测出阳性,但是有疑似的新冠感染的症状出现,我建议可以口服抗新冠的药物作为一种预防性的措施,在出现症状的早期及时阻止病毒复制,但这个时候用药也应该考虑药物可能出现的相互作用。

第一财经:对于长新冠我们已经了解多少?
卢洪洲:我现在每周一次门诊,还是会发现一些所谓的“新冠后遗症”,尤其以老年女性居多,典型的表现例如忧郁、顽固性睡眠障碍、心悸、脱发等。我们根据长期随访发现,大多数的“长新冠”都是可以康复的,没有那么严重,并且绝大部分的症状是可以改善。我们持续关注“长新冠”机制的研究,以及“长新冠”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以及与各个器官的这些相关性,比如说“长新冠”以后为什么会出现血糖升高和血压波动等。
第一财经:未来疫苗和药物还需要持续研发吗?
卢洪洲:所谓的“科技抗疫”就是要研发更加有效和长效的疫苗以及抗病毒治疗药物,疫苗和药物应该对今后有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发挥好的作用,所以还是要做好技术储备,应对未来疫情可能出现的波动,尤其是长效、通用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这是今后我们研发的方向。
读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4年2.2亿人次,人口流动更自由︱异地医保大调研
2020年5月,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子系统率先升级上线,截至目前,累计结算2.19亿人次,涉及医疗费用7035.39亿元,基本解决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垫资”、跑腿报销问题。锤子财富2024-03-26 09:35:360000国防部:中俄举行“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
根据年度计划和中俄双方共识,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军队于7月上中旬在湛江附近海空域举行“海上联合-2024”联合演习。7月12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0000长期资金入市又一举措落地!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3年长周期考核
截至2023年8月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6.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21%,其中投资股票、基金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4%,占比12.94%。2016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基本稳定在10%~15%之间。长期资金入市再迎新进展。00002023年度Z时代投教内容需求洞察报告:年轻人想要什么样的投教?
2023年度Z时代投教内容需求洞察报告:年轻人想要什么样的投教?时代和人群的碰撞,勾勒出一个个不同世代的画像。Z世代——一个出生在世纪之交(1995-2009年)的群体,生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飞速崛起的年代,拥有多样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在自由与热爱、主流与个性的文化碰撞中蓬勃生长,这一圈层也因最具消费潜力而成为各行业的重点研究对象。锤子财富2023-06-01 19:29:160000“韩流”奔涌全球的文化视角解因
“韩流”虽脱胎于韩国特定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但文化的全球化力量却将其生产、流通与消费导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之中,“韩流”也可以说是来自不同国家多重能动主体交错建构的产物。当前全球“韩流”粉丝达2.25亿,相比10年前强势放量24倍,其中北美地区增速最为强劲,世界各地的韩流俱乐部多达1748个。能够形成这种局面,“韩流”自然有不一样的内在特质与外在赋能。文化传递的独特亮色0000